周乃林
建立輪崗制度初探
周乃林
本文通過對員工輪崗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對工廠現有崗位及人員分布進行盤點,對員工專業進行梳理,對各崗位職責進行歸類整合,提出了員工輪崗交流的初步設想及相應的保障機制,為企業員工能力素質提升和人才隊伍建設探索新的途徑提供借鑒和參考。
通過對工廠中層及以下員工的崗位職責進行梳理,對職責相近或工作性質相似的崗位進行歸類,統計出了如下崗位類別及員工人數,見下表。
員工輪崗交流構想。按照前面輪崗可行性分析認為,輪崗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個人績效與團隊整體績效最大化。從管理實踐來看,認為高能力不等于高績效、經驗多不等于高績效、高學歷也不等于高績效,只有在全體員工個人能力與工作激情都得到充分發揮的情況下,才可能產生個人績效與企業整體績效的最大化。為此,佳能公司亞洲營銷總裁小澤秀樹基于“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的理念,由物理學的質能方程啟發,創造了員工工作的個人動量公式:個人動量=個人能力×工作熱情。其中個人能力包含必備的知識與技能等素質,工作熱情則包含強烈動機、專業方向、個性與價值觀等素質。該公式說明員工不僅個人能力強,還要工作熱情高,才能產生高的工作績效。
基于個人動量公式的內涵,結合工廠已有的崗位說明書分析基礎,在目前未對全體員工進行素質測評的情況下,可參照員工所學專業方向,或者其長期從事的實際崗位專業內容,按照人崗匹配原則關于工作要求與員工素質匹配的標準,初步提出企業員工的輪崗交流構想。
輪崗的路線設計。在前面對工廠的崗位進行梳理、相近崗位進行歸類,以及員工的專業進行盤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工廠目前崗類與員工專業類之間的適應關系進行初步關聯。設計如下:一是可按員工所學的專業為主線輪崗。即根據員工所學的專業,或者員工所擅長的專業,按照專業類與崗位類的對應關聯程度,可在其專業所對應的相關崗類的崗位之間進行輪崗。二是可按工廠的崗類為主線輪崗。首先員工可在同一崗類的不同崗位之間進行輪崗;其次員工在不同的崗類之間可按以下路線方向進行輪崗。
輪崗可采取非制度化輪崗和制度化輪崗兩種形式進行。
非制度化輪崗又包括非制度化自愿輪崗和非制度化定期性輪崗兩個方面。一是非制度化自愿輪崗即采取員工輪崗雙方自愿或主動申請、企業協調同意的方式進行輪崗;二是非制度化定期性輪崗即按照財經法規規定,以及反腐敗的要求,對會計、出納、審計、采購等掌握資金、我自管理權的相關崗位進行定期性輪崗,以防范企業風險。如財務的出納崗位,按財經規定必須每兩年定期輪崗一次,工廠已按要求嚴格執行。
制度化輪崗即由企業制定完善的輪崗制度并行文,對員工進行有計劃、有步驟、有考核的定期性、強制性輪崗。
輪崗人員的條件設計。要讓輪崗工作能夠得到深入持久地實施,則應使輪崗員工能夠循環有序地流動。可采取同級輪崗、升級輪崗和降級輪崗三種輪崗方式,這里的同級可以指定為同一行政職務級別或同一薪資級別,并規定員工在同一崗位工作兩年以上,連續兩次年度考核優秀者可升級輪崗,連續兩次年度考核稱職者可同級輪崗,連續兩次年度考核不稱職者則應降級輪崗,其中員工優秀和不稱職的比例可規定為5%~10%左右。從而使輪崗工作能夠得到激勵和約束,也讓員工能夠進行升降有序地流動。
若企業采取制度性輪崗,使輪崗工作順利實現企業控制風險、培養人才、激勵人才、留住人才的管理目標,則必須建立相適應的輪崗保障機制。
制度保障。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解釋,員工的工作崗位及其工作內容與待遇,應是企業與員工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輪崗作為企業的主導行為,應與廣大員工或員工代表達成一致意見,并形成制度文件予以確定,才不會在輪崗過程中因崗位變動而產生員工與企業之間勞動合同關系的法律糾紛,減少法律風險。
應建立科學的輪崗工作實施制度,以明確輪崗計劃、輪崗資格、輪崗周期、輪崗比例、輪崗考核標準、輪崗工作流程等內容。如輪崗計劃應包括定期參加輪崗的崗位、擬輪崗的員工、輪崗效果評估等都應進行詳細規定。
應建立輪崗培訓保障制度,以盡快讓員工的能力素質適應新的崗位工作要求。按照崗位工作所要求的員工素質可以分為三級,包括通用素質、可遷移素質和專業素質,通用素質即指各類崗位的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可遷移素質即指領導力和管理能力,專業素質即包括財務、營銷、法律、技術等特定的專業知識。不同層級的崗位對員工的各級素質的側重點會有不同要求,工廠應針對不同崗位要求結合輪崗員工的素質狀況,為員工量身定做相應的培訓計劃,幫助員工彌補自身“短板”的不足,有的放矢突出培訓的重點,提高培訓的效果,進一步開發員工的潛力,以適應輪崗工作要求。
應建立輪崗的薪酬保障制度,薪酬模式應以激勵員工快速提升能力素質為導向,可采取績效工資與技能工資相結合的薪酬模式來確定輪崗員工薪酬,做到既有利于企業績效的創造,又有利于員工能力素質的提升,以促進輪崗工作實施。
考核評價。應建立輪崗的考核評價機制,考核指標應以員工素質特征要素為主要內容,以員工勝任力素質提升與崗位工作要求的匹配程度為核心要求。
(作者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七三〇四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