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夫,他粗糙的身軀移動在田野中, 他是一個女人的孩子,許多孩子的父親,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邊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壓在他身上, 而他永遠無言地跟在犁后旋轉, 翻起同樣的泥土溶解過他祖先的, 是同樣的受難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群山與藍天,春夏攜秋冬。似中國歷史般久遠的是中國的農業,似農業般久遠的是中國農民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
這縈繞中國農民世世代代的命運或許隨著我們這個時代的發展正在逐漸改變。嗑著瓜子種田、看著電視了解農作物生長狀況,也許只在科幻電影里才能出現的畫面,現在正在變成
現實。
“四妹”“六叔”“八爺”
隨著韋加無人機緩緩降落,30多萬畝玉米保住了。2016年8月的這次陜西華陰縣“滅蟲戰役”由于韋加無人機的參戰而大獲全勝。此次救災中韋加先后投入無人機60余架,130余人參與作業,作業面積4.6萬畝。
此次“戰役”中出盡風頭的是一款外號“八爺”的韋加無人機。這款無人機是20 L八旋翼無人機產品中的重量級“人物”,故稱“八爺”。“八爺”外形高大威猛,機身長4米,噴頭間距3.5米;工作作風強悍,工作能力超強,工作效率是普通無人機的一倍以上,正因如此,成為了大型作業的首選。大載荷、大噴幅、大穿透力,看似猛張飛,卻也是“穿針刺繡”的好手,精確到厘米級別的作物呵護盡顯“八爺”這位威猛先生的柔情一面。
相較于“八爺”的剛柔并存,四旋翼的“四妹”則彰顯著小巧輕盈的智慧理念。“四妹”以其小巧的特點,能夠適應復雜地形和分散作業,在南方多山地丘陵的地形和水田、分散地塊中,她就像蘇杭姑娘一般做著精巧細致的農活。如此精巧的“四妹”來自韋加諸多新技術和專利的支撐,智能電源管理、頂尖飛行控制系統、全自動飛行模式、精準噴灑作業管理、云平臺管理結構等諸多技術融于一身,“四妹”可謂是心靈手巧的好姑娘。
“六叔”是六旋翼植保無人機的經典機型,是植保界多地形、多品種、多氣候條件下作業的中堅力量。“六叔”幾乎可以適應南北方各種地形條件,操作簡單,智能出眾。全自主飛行,一鍵即可操作完成;與“四妹”擁有一樣的云平臺管理、智能噴灑,和“八爺”叫板的厘米級精確操控,加之攝像輔助系統、精確差分技術等,使得這位外表光鮮帥氣的“六叔”擁有一副“技術宰相肚”。
“衣錦歸農”的韋加
“四妹”“六叔”和“八爺”只是韋加農業的冰山一角。對農業傳統作業方式的改造一直是韋加人的夢想。一群從農村中走來也堅定要回到農村去的韋加人,夢之初心,心之所往。
2016年,韋加榮登“2015年中國無人機十大品牌”榜單。從2005年北京韋加航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初起,在董事長于保宏的帶領下,韋加人勝不驕敗不餒,一路拓疆開土、砥礪前行。2006年與西北工業大學合作,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申請第一項國防發明專利;2007年,開發Arena研發平臺;2008年,與貴州航空工業集團合作,取得國防工程企業一級資格,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3項;2009年申請國家專利6項,取得5項軟件著作權,全球首創的“基于第四代移動通信核心技術的寬帶無線多媒體芯片系統”通過產品鑒定;2010年,榮獲“2009中關村最具發展潛力十佳中小創新企業”稱號;2011年,榮獲“中國應急管理信息化技術創新獎和成果應用獎”;2012年,韋加“SC-FDE通訊制式無人機大氣監測應用系統”被認定為2012年中關村首臺(套)重大科技裝備、示范項目;2013年,北京韋加無人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14年,韋加加入國家智慧城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15年,韋加發布20公斤級植保無人機產品,成為“全國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單位。
這一串流水賬單是十年來韋加在諸多領域取得的不俗成績。但是對于韋加人來說,這些成績早已屬于曾經,他們的目標仍然是把韋加這個品牌做到更好,更深入人心。十年來,在軍事、測繪、通信、公安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不僅沒有讓韋加人趑趄不前,而且更讓韋加董事長于保宏有機會釋懷縈繞心間許久的遺憾。
對于地地道道從農家院子里走出來的于保宏來說,農業才是他的真正牽掛。怎么把十多年積累的軍工、警用技術應用到自己心神所往的農業中去呢?
于保宏和所有韋加人做的農業夢不再是風吹日曬滿身土的傳統農業,而是輕松、簡單、精準、高效的現代智慧農業夢。夢之所想,行之所向,雖然智慧農業的夢想歷經波折,但韋加人對于田野的赤子情懷卻始終不改。依托于多年來在軍工等領域取得的產品和技術經驗,將核心技術向農用轉移,利用物聯網技術、音視頻技術、3S技術、無線通信技術、農業航空技術以及專家智慧和知識,韋加研發了多款智慧農業相關產品。從第一款專業應用在農業植保的無人機到農業應用全線產品鏈,從點對點到智慧農業系統化應用,不知不覺中,韋加把智慧農業的夢想帶入了現實。
韋加智慧農業
洛川蘋果甲天下。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充足的日照、強烈的紫外線、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低,病蟲害少,使得洛川蘋果色澤鮮艷,含糖量高,香味濃厚,品質優良,所以陜西洛川歷來有“蘋果之鄉”的美稱。
然而如何讓洛川蘋果更上一層樓,卻是單憑自然條件和傳統農業無法做到的。2015年,韋加進駐洛川,和洛川果業局合作,利用韋加智慧農業平臺,搭建全智能化的智慧果園系統,為洛川果業發展建立智慧果園,探索農業智慧之路。智慧果園系統能自動采集土壤、水藥肥和農作物信息等相關信息,監控農業生產環境,智能感知、預警、監測,實現生產可視化,并且利用農業機器人實現了水果分檢自動化、水藥肥自動化,云平臺統一管理;智慧果園還實現了果園的全鏈服務,包括果園的監控、作業、收入、農產品溯源、農場地圖、采購、銷售、市場營銷等全面的智能應用管理,實現了農業自動化以及農產品的信息可追溯。韋加為洛川量身打造的智慧果園為洛川蘋果的經營規范化、流程標準化、農業精準化、決策科學化提供全面的信息技術支持和智慧的決策方案。
2016年,韋加智慧農業更進一步。為江西省各級農業部門提供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平臺。服務平臺利用農業物聯網設備,將插秧機、地面植保農機、植保無人機的速度、位置、作業時間、作業信息等各類信息自動上傳到韋加智慧農業云平臺,云平臺自動記錄作業地點、作業時間、作業機械、作業軌跡等并自動計算作業面積。該平臺還將作業管理與政府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既為農業生產提供全自動化的生產作業以及管理過程,又為政府提供快速、準確、科學的數據依據,為政府決策提供行之有效的決策方案。政府可以通過該平臺對作業信息進行深度數據挖掘,實現快速、準確、合理的作業合同的錄入和補貼核對、補貼審核和發放、補貼數據匯總統計、項目驗收、資金監控等功能。
一個平臺將政府和農業更高效地銜接起來,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提高了效率,實現了智慧農業;在社會層面上,讓農業變得更簡單、順暢。這或許就是韋加人的智慧農業夢想,不僅讓田野變成智慧的土壤,更要讓人與人的交流變得智慧和順暢。
智慧農業體系
韋加先后與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河北農業大學和河南農業大學等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聚力智慧農業,為農業生產和發展提供妥善的解決方案,公司在智能管理系統、遠程可視化、遠程控制、災變預警方面已經卓有成效。目前不僅在通用無人機方面取得卓越成績,而且逐漸建立和完善一套韋加的智慧農業體系。通過韋加農業物聯網、韋加農業大數據分析、韋加智慧云平臺、韋加農業全產業鏈服務、韋加智慧農業決策5個層次建立起完善的韋加智慧農業網絡。
憑借在軍用精密導航和通用導航技術上的經驗,韋加研制出針對農業特征的農業物聯網。韋加農業物聯網是韋加智慧農業理念的基礎和技術保障。韋加農業物聯網通過智能傳感器可以進行農業智能環境監控、農產品生長和生產全過程視頻監控、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全方位的智慧農業作業。
韋加大數據通過收集、整合農業數據,適用性分析和挖掘有效數據,為客戶的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決策和消費趨向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和保障,幫助農業實現經營信息化、管理數據化、消費科學化。
韋加云平臺前身可以追溯到微云。微云是一款韋加開發的軍用微信平臺,為軍隊的戰術應用作戰和單兵作戰提供云計算機服務。基于微云取得的技術和經驗,針對農業現狀,韋加開發出智慧農業云平臺。智慧云平臺繼承了微云“軍人”般的穩定性,以及有力的數據處理能力,同時加入了農業所需的農機管理、農作物管理、農藥管理、補貼管理、人員管理。韋加智慧云平臺對農業“耕種收管”各個環節都進行有效管理監控,讓一切變得透明高效。
韋加以云平臺管理系統為基礎,融合多年來對中國農業的研究和理解,將云平臺技術應用到廣泛農業生產領域中,建立起全產業鏈服務。韋加農業全產業鏈服務,融合農機培訓、農事論壇、專家答疑、農機農事服務,以及農機管理、工人管理、地塊管理、農藥管理、化肥管理、作物管理、資產管理、任務管理、呼叫和接單服務、農資網上購、觀光農場、土地樹木認養、農產品線上交易和政府管理部門信息發布、政策引導、農事數據、決策分析等于一體,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線上線下綜合服務。
正是以上4個層面的突破發展,韋加才能做到智慧農業的智慧決策,為農事各個環節提供有效的、實時的、科學的實踐生產保障,實現農業決策的精細化,切實把每個決策做到關鍵的點子上。
基于這5個層次的農業管理體系,韋加正在把智慧農業的夢想變成近在咫尺的現代農業理念。韋加人一直牢記自己是一群從農村中走來的人,他們的夢想是“戴著白手套”從事農業生產,他們希望改變從小就看到的父母用汗水和艱辛換來的豐收。韋加人砥礪在農業發展之路上,他們堅信,農業夢想的遠方不是汗水和烈陽,而是詩意和希望。而夢想,曾經或許遙不可及,而今卻就在他們咫尺的地方。“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許不僅僅是桃源仙境里的故事,而是韋加人照進現實的希望。
遠方、初心
詩意、希望和遠方卻從來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碧水藍天、皚皚白雪,這里有“人間天堂”美稱,也有“世界屋脊”之譽。不曾來過這里,不敢自稱“真正的旅行家”;沒有飛躍這里,不敢自稱“真正的無人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不僅對人類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于無人機來說也是一個如同“煉獄”的地方。高海拔,是對無人機真正的挑戰。青藏高原空氣稀薄,無人機發動機動力輸出大幅下降,螺旋槳效率也會大受影響,機翼的升力將在高原上面臨挑戰。
2016年1月,深冬的早晨,陽光明媚,空氣卻異常寒冷,韋加的工程師們整裝待發,準備迎接大自然最嚴酷的挑戰。這一早,面臨嚴寒和高海拔的不僅有韋加人,還有韋加的寶貝無人機。零下13攝氏度,起飛海拔4640米,飛行海拔超過5000米,面對如此嚴苛的挑戰,工程師們不禁捏一把冷汗。接受最嚴苛挑戰的是韋加引以為傲的韋加電動固定翼無人機,這款無人機采用全電動、專業的空氣動力學設計,能較好地克服空氣稀薄對無人機螺旋槳和機翼的影響。
在工程師們的調控之下,“韋加雄鷹”一飛沖天,自由翱翔在青藏高原碧藍而危險的高空,俯瞰這令人神往的“人間仙境”。
韋加人,一次次在自然和技術的困難面前選擇勇往直前,砥礪共進;一次次攻克技術難關,戰勝自然困難,不斷朝著韋加人夢寐以求的智慧農業前進。
小時候,父母把臉埋進腳下的黃土地里;小時候,父母用雙腳丈量土地的面積;小時候,父母用臉上的皺紋計算著春夏秋冬。那時候的辛酸和艱苦,韋加人都還牢記心頭,這是他們的智慧農業夢開始的地方。或許,只要還有一個人在田里彎腰耕地,還有一個人在地里跟在耙犁后頭,還有一個人光著腳在冰冷的稻田里施肥,韋加人的現代智慧農業夢就會做下去,直到韋加人的夢成為所有農民和農業工作者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