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1.063
摘 要:輸電線路是電力系統中的關鍵部分,對系統穩定運行、安全管理等具有重大影響,為了保證線路基本要求滿足實際需求,需要充分加強檢修技術的優化,該文對220 kV輸電線路檢修狀況、檢修技術等進行了全面分析,旨在提高其運行的穩定性。
關鍵詞:220 kV輸電線路 狀態檢修 檢修工作
中圖分類號:C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4(b)-0063-02
輸電線路的檢修一般分為3種方法,即事后、定期、狀態檢修,傳統檢修工作一般是事后維修,根據設備故障特點、運行狀況進行分析,屬于參考規定進行定期查看,對設備維護工作而言,其強制性較高,實際線路的運行狀況無法全面掌握。狀態檢修一般是針對線路、設備等條件進行故障分析,保證技術人員對其有所了解,進而避免檢修過于盲目的狀況,具有一定目的性。狀態檢修工作中,一般可實現對人力、財力及物力的有效調整,避免檢修成本過高引起的危害。
1 220 kV輸電線路狀態檢修工作概述
220 kV輸電線路的檢修工作,可及時發現其中潛在的安全隱患,并根據線路運行狀況進行故障預防控制。工程實踐表明,輸電線路本體、附屬設備及外部缺陷是輸電線路運行缺陷的主要狀況。桿塔、絕緣子、導線、地線、金具、接地裝置、通道和其他8個部分構成了220 kV輸電線路,而每一年主要是通過對一條線路的接地測量,金具、桿塔、絕緣子、導線等的檢測,統計缺陷主要出現的部分,并對其進行重點檢測。
在外部隱患問題的防治中,一般需要考慮外部影響因素對輸電線路的安全威脅問題,避免潛在的隱患對運行工況的負面影響,如220 kV輸電線路范圍之內的建筑物施工、挖土作業等,均會引起線路運行不穩的狀況,屬于關鍵檢修部分。狀態檢修工作需要根據線路特點、氣候要素等進行分析,避免雷雨天氣下對電阻進行測量等行為,提高線路檢測精度、效率,還需要重點考慮跳閘點的負面影響,提高線路相關指標的全面發揮。
2 狀態檢修的優勢
2.1 目的性
定期維修工作一般是范圍較大的施工行為,一般不會考慮線路是否故障等狀況,增加了檢修工作量,盲目性較為明顯。相比之下,狀態檢修工作屬于針對性較強的行為,可借助狀態檢測實現故障的有效處理,便于技術人員及時了解其不足之處。
2.2 節約性
檢修工作更加注重人員、材料和設備方面的要求分析,其消耗較大,容易引起檢修成本偏高的狀況發生。狀態維修技術在維護輸電線路正常運行的同時,也能發揮出“節約”作用,形成了科學的框架體系,比如:狀態維修可確定輸電線路故障的具體線路段,這就避免了全面搜查的時間消耗,縮短了檢修周期。
2.3 預測性
傳統檢修方法一般是針對易發生故障的行為進行處理,屬于事后行為。狀態檢修工作更加注重運行狀況的全面檢測,進而根據其運行信號、傳輸能力等進行預測,整體控制的前瞻性良好,該技術是參照狀態監測、診斷預測法的融合的最終結果。
2.4 可靠性
狀態檢修工作更加注重參考來源的豐富性,220 kV線路的相關信息可不間斷地進行診斷檢修,如在線監測、程序指令等,當收集到足夠的信息資料后,還能結合檢修、調試、試驗等情況綜合檢修,掌握輸電線路的運行狀態及絕緣性能。
3 220 kV輸電線路狀態檢修技術
3.1 導地線相關的檢修技術
該檢修技術分為5個部分:第一,導地線線夾作業。導地線的檢修工作需要先打開線夾,加強專業檢測行為的執行。實際操作中需要提高針對性處理控制力度。第二,導地線線傷處理。在處理線路的劃傷情況時,首先要掌握劃傷的具體情況,再進行修補工作。進行線傷處理工作前要用0#砂紙磨光導地線受損處的毛刺和棱角等,再修補或更換劃傷的部件。線傷處理技術的選用要綜合考慮實際的線路故障,常用于線路的受損深度控制在1/2直徑范圍內,受損面積小于總體的5%。第三,纏繞作業。導地線故障中,需要加強纏繞法的控制效果,加強對狀態檢修對應規定規范、技術要求的全面了解。如導地線損傷部位需要引起重視盡量維持原狀,保證平整性不受影響,加強對損傷位置材料和修補材料的一致性控制,有效提高導地線損傷的處理效果。第四,修補技術。該操作一般需要考慮補修管相關特點進行檢修。可充分實現對多個導線狀況的有效處理,避免損傷位置發生狀態變化,掩蓋線股受損狀況的不足。第五,切斷作業。線路維修環節中,需要采取切斷法進行導地線的修復,修補后需要及時進行重新連接。該技術一般在下述狀況中較為常見:導地線受損嚴重、受損狀況已經不是補修管能改變的狀況。
3.2 輸電線路中桿塔檢修技術
桿塔作為線路主要支撐部分,其檢修工作需要引起重視,分析如下:第一,常規方法。電力系統正常工作狀況下,需要電力企業及時進行桿塔狀況的定期維修,避免線路運行環節中發生意外,及時處理突發狀況。常規方法在管理控制中需要充分考慮桿塔設計運行狀況,一旦發現桿塔故障問題,需要進行檢測行為,保證對應檢測相關數據及時上傳至相關管理人員。第二,裂縫處理。針對混凝土中的桿塔,一旦發現裂痕裂縫,需要及時檢修,避免縫隙擴散引起損失增加。桿塔裂縫通常采用兩種處理方法:對桿塔設置套筒或添加抱箍。第三,傾斜處理。桿塔傾斜狀況下,需要及時進行下述操作:拉線后調整實際正確位置,結合現場設備條件對桿塔進行垂直度校正,及時進行機械拉線施工,避免受力不均引起的意外。第四,防腐。桿塔長期處于室外,無法避免腐蝕狀況的發生,需要及時進行防腐處理,保證防腐漆、防腐材料等應用。第五,桿材處理。輸電線路中,桿塔一般因為使用時間過長,導致無法繼續使用,加強桿塔更新已經成為必然做法。需要充分保證各個環節的精確控制,如零部件搭設中,及時進行螺栓固定處理、調整變形等行為,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3.3 絕緣子檢修技術
第一,檢測工作。絕緣子一般體積小,但是檢修內容十分豐富。包括連接金屬銷是否脫落或出現銹蝕,瓷質絕緣子是否開裂或受到損傷等情況。狀態檢修的重點對象應該為出現損傷的絕緣子。第二,雜質清理。對絕緣子表面的雜質等及時清理,提高其絕緣效果,包括停電、帶電等作業方法,需要參照相關規范規定、技術要求等進行分析,提高相關作業人員的安全性,必要時可采取專業清潔劑進行清洗。第三,材料更新。在電力系統中,線路檢測工作需要引起重視,保證產品合格后方可投入后期使用。在新產品安裝中,需要加強導地線的有效控制,避免脫硫等狀況多發生,確保絕緣體、串鋼帽以及鋼腳保持在同一軸線上。第四,驗收施工。狀態檢修后,未來保證線路檢修質量達到預期要求,需要對絕緣子進行性能驗收處理,保證其正常服務水平。驗收工作中主要考慮線路安全問題,一旦驗收環節發現潛在問題,需要相關作業人員及時進行解決處理。
4 結語
與傳統定期、事后維修相比,狀態維修工作的優勢十分明顯。可充分提高線路檢修作業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設備成本,為此,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需要采取狀態檢修為主的管理模式,對電力系統而言,其檢修工作、檢修人才相關技能均可得到全面發揮。為了提高狀態檢修的合理性、安全性、穩定性,相關作業人員需要加強檢修期間安全注意事項的考慮,避免意外事故等帶來的危害,提高整體檢修環節的安全等級,進而提高220 kV輸電線路的可利用程度,便于企業經濟效益的長期穩定增長。
參考文獻
[1] 楊先杰.110kV輸電線路狀態檢修實現方法及分析[J].科技向導,2010(3):95.
[2] 鄺毅.220kV輸電線路狀態檢修技術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7):164-165.
[3] 郎嵐.220kV及500kV輸電線路狀態檢修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34):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