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獸
孟菲斯灰熊隊如今是季后賽的常客,但他們曾在90年代建隊初期經歷過失敗的痛楚,幸運的是,2003-04賽季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球隊在老教練胡比·布朗的帶領下華麗蛻變,從此成為西部一支勁旅,之后無論哪個賽季,灰熊都是對手們最不愿被碰到的球隊,他們保持著頑強的作風,一代一代不停撕扯著對手的肌膚,成為一支“就算打贏了也得脫層皮”的魔鬼軍團。
當年國王隊的板凳匪徒風靡聯盟,因此他們被稱為團隊籃球的典范。而近年來,團隊籃球在NBA再次大行其道,無論是傳導流暢、球風華麗的強權勇士隊,還是治軍嚴謹、訓練有素的常青馬刺隊,或是全民皆兵、火力全開的新貴火箭隊,都擁有一票可以完美契合先發五人的板凳球員。他們不是沒有實力打上先發,而是應球隊戰術的需求、犧牲自己個人數據成績幫助團隊的勝利,比如勇士隊的安德烈·伊戈達拉和肖恩·利文斯頓、馬刺的吉諾比利和大衛·李、火箭的路易斯·威廉姆斯和埃里克·戈登等等……這樣的輪換能夠讓球隊在場上先發球員休息時的戰力不至于產生斷層,于是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所謂的9人輪換、10人輪換,正是如此。
不過這要是放在十幾年前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8人輪換是大多球隊的標準,畢竟在那個巨星還沒有抱團的年代,先發球員和大部分的替補上場時間還是有不小的落差。但2003-04賽季的灰熊隊是個例外,他們完完全全就是在打10人輪替,有時甚至會發生12人輪換的“難得場面”,全隊上場時間有10人接近或超過20分鐘,只有保羅·加索爾能夠打超過30分鐘,不過也就是剛剛好超過30分鐘一點點而已,這是神奇的杰里·韋斯特第一次成功的試驗,并且為之后灰熊的成功定下了基調。那個賽季之前,與多倫多猛龍隊一同在1995年擴張成軍的灰熊,在加入聯盟7年542場比賽中(包含1998-99縮水賽季)只贏了124場,他們是同時期聯盟所有球隊中戰績最慘的一支。猛龍當時都在文斯·卡特的帶領下成為東部的一方強權,而灰熊卻是一支勝場數從沒超過30場的炮灰球隊。2002-03賽季初,灰熊以一波悲慘的8連敗開局,韋斯特終于坐不住了,他炒掉了兩年多來只帶隊打出26.7%勝率的主教練西德尼·洛維,找來了充滿智慧的老教練胡比·布朗。這位當時已經70歲的老帥早在1972年就在密爾沃基雄鹿隊擔任助理教練,親眼見證了“天勾”賈巴爾的巔峰時期。后來他被ABA的肯塔基上校隊挖走,帶隊第一年就拿下ABA總冠軍,回到NBA后擔任過老鷹和尼克隊的主教練,在老鷹的第二年拿下了最佳教練的獎項。
老布朗有兩項超越其他教練的能力值得一提——首先,他特別會帶領重建期的球隊走出陰霾,盡管他似乎只能把這些“弱雞”調教成季后賽級別的球隊,而不能成為爭奪冠軍等級的勁旅,但如此快速的進步讓他與當年帶來活塞奪冠的名人堂教練是拉里·布朗相提并論。另外,他的帶隊風格走的是全員皆兵的路線,在他執教的球隊中,你不會看到主力球員一直打滿全場的情形,就算在以前的七八十年代,多數球隊主力替補的戰斗力落差極大,他的球隊始終保持著10以上的出賽人數空間,而且他不太崇尚大牌球星。“不管先發還是替補,我只把表現最好的五個球員放在場上。”老布朗曾經這樣說道。
那一次接受灰熊的邀請成為主教練,是布朗在1987年卸下教鞭轉職籃球評論界后,相隔17年后再度擔任起NBA球隊的主教練,很多人都覺得剛剛從湖人來到灰熊上任的總經理韋斯特是不是瘋了。“請一位隨時有可能心臟病發作的老頭子來訓練一幫20多歲的家伙,杰里肯定瘋了。”但是,事實證明了灰熊的改變開始奏效了。
作為一對新搭檔,韋斯特和老布朗相當默契,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整頓球隊的紀律。說起來,灰熊并不像當時的開拓者那樣是一支充滿麻煩球員的球隊,他們不缺乏像大加索爾、賈森·威廉姆斯這樣才華橫溢的球員,也不缺肖恩·巴蒂爾和麥克·米勒般腳踏實地的球員,可是不管在進攻或防守的戰術執行力、專注度、穩定度,這支球隊都令人搖頭。而老布朗在這支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年輕球隊里,看起來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并不是他那幾乎可以當每位球員爺爺的年紀,更是他要求嚴厲且十分注重細節的治軍風格,要知道老布朗是個性情中人,罵起球員毫不留情,犀利無比,當年動不動就抓起激怒自己的球員狠狠地摔在更衣室的門上,這一點與馬刺主教練波波維奇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很多人都擔心以布朗的年紀是否還經得起一年82場的執教,或者這些年輕人會不會經受不住那種傳統的管教方式,結果所有的擔心顯然不必要的,灰熊的小伙子大多吃他那一套。他先是改造了球隊的主力控衛“白巧克力”威廉姆斯。國王隊時期的他幾乎是全聯盟最受球迷歡迎的球員之一,華麗炫目的傳球、運球、過人技巧和各種不按牌理出牌的投籃,甚至讓他有了“新一代手槍”的稱號,也正是他的存在才讓國王隊進入了球迷的視野中。但進入聯盟四年以來,因為濫投而始終低迷的命中率和高失誤率,再加上那水準以下的防守,讓他始終被質疑只是個華而不實的球員。
早前擔任過比賽評論員的布朗就曾經不止一次的批評過威廉姆斯,而在親自執教他之后,布朗改變威廉姆斯的方式就是直接禁止他所有類似不看人傳球和背后傳球之類的花俏動作,快攻也只能有一種得分方式,那就是上籃,不許投那些不講理的大號三分球。剛開始反彈是必然的,但數據會說話。威廉姆斯生涯前四年的三分命中率僅為29.8%,場均助攻是6.7次,失誤是3.0次,而在改變后的第一年,他的三分命中率就提升到了35.4%,助攻更來到生涯新高的8.3次,而失誤則降為2.2次。雖然威廉姆斯的投籃命中率依然不到四成,但他已經逐漸成長為了一個讓人放心的后場指揮官。這一改變確實給威廉姆斯的打法戴上了無形的鎖鏈,使得他的球風由華麗趨于平凡,但對球隊來說,意義非凡。
球隊的另一控衛厄爾·沃特森(現太陽隊主教練)也是因為在布朗的手下了解到如何“控球”,于是懂得了該怎樣控制一場比賽。而最后很多關鍵時刻,沃特森更是那個常常被放在場上的后衛,而不是威廉姆斯。就在整套陣容沒有什么大改變的情形下,那一年的灰熊在老布朗接管的剩余比賽中打出了28勝46負,雖然依舊無緣季后賽,但37.8%的勝率已經是創隊史紀錄,雖然球隊防守還是漏洞百出,不過至少強硬的態度打出來了,而進攻方面則因為戰術執行專注度提升有了長足的進步,因此當2003-04賽季開始后,屬于灰熊的好戲上演了。
那個賽季開始前的夏天,球隊首先簽下了球風強硬且態度認真的小前鋒詹姆斯·波西,這是灰熊成功的一步關鍵好棋,大大加強了球隊側翼的防守。接著從太陽隊交易來了內線老將博·奧特洛,他可以打中鋒和大前鋒兩個位置,得分能力雖然不出眾(尤其罰球姿勢很怪異),但防守和卡位極其優異,他的到來提升了球隊禁區替補的防守能量。季前賽中,灰熊以一個7勝1負的華麗戰績開局,而這個勢頭在常規賽開始后絲毫沒有停止的趨勢。第一個月,灰熊隊交出了9勝8負的成績。這看起來似乎沒什么,但這已經是灰熊隊史第一次在賽季開始一個月后勝率維持在五成以上。
不過韋斯特還是看出了球隊的短板,板凳的得分能力不足。于是他用射手老將韋斯利·珀森外加一個選秀簽從開拓者換來了邦奇·威爾斯。原先有不少人認為在開拓者名聲已經搞臭的威爾斯會影響到灰熊好不容易構建的團隊紀律與和諧,但這又是一次多余的擔心,布朗就是有本事讓麻煩球員變得服服貼貼,專注在球場上的威爾斯成為了球隊板凳上的大殺器。自此,球隊的陣容完全定了下來——中鋒有洛倫岑·萊特和杰克·薩卡利迪斯,大前鋒是加索爾和斯威夫特以及奧特洛,波西和巴蒂爾出任小前鋒,米勒與威爾斯是得分后衛,控衛則由威廉姆斯和沃特森擔綱。
嚴格來說,這支球隊沒有任何一個明星球員——加索爾是到兩年后才第一次入選全明星賽——但深度方面完全可以不分先發替補,而且只要是上場的球員都各有用處,絕不是那種只為了替換讓主力下去喘口氣的龍套角色。其中波西和巴蒂爾的小前鋒輪替對球隊相當重要,兩個人的打法和積極的防守有時會讓對手感覺像是跟同一個人對戰48分鐘,他倆也正是球隊中最好的側翼防守球員。而先發得分后衛米勒和替補的威爾斯則是完全不同的類型,一個是游走在三分線外的專職射手、一個則是運用厚實身材專打禁區的爛仗高手。
同樣類型組合也可以運用在加索爾和斯威夫特這組內線搭配身上,加索爾的能力就不多說了,斯威夫特從進入聯盟后就被喻為一個天才,甚至被認為有可能是下一個KG,雖然他的始終打不出來讓人失望,但以替補身份登場靠著本身夸張的體能和爆發力進行協防火鍋和打亂對方禁區節奏,這點上他做得很好。替補控衛沃特森在學會了“真正的控球”之后,在場均20分鐘的時間里交出了5.7分和5.0助攻的成績,助攻的大幅提升更可以看出他節奏的掌握和穩定。再加上高效率的籃板手萊特和薩卡利迪斯,一直以來賬面看似不弱的灰熊禁區,在布朗教練調教下總算發揮應有的實力,他們的身后還有一個老經驗的奧特洛,這樣的陣容剛好完美地詮釋了布朗打造的所謂全員輪替,并成為整個NBA討論的話題。
在布朗的戰術理念中,多人打球、淡化主力和替補之間的界限是他執教的核心。布朗認為能夠在NBA打球的球員都具有過人之處,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出他們的潛力,發揮出自己的全部水平。“球員們之間的實力相差其實并不大,所以我們球隊各個球員的上場時間比較均衡。”他說道。在灰熊的花名冊中,只有球隊進攻核心加索爾一人的上場時間超過30分鐘(但也不過是31.5分鐘),而其余的9位輪換球員都在20分鐘左右,甚至“第12人”薩卡利迪斯平均每場也能打12分鐘。球隊頭號得分手加索爾平均每場得分只有17.6分,但球隊中平均得分超過9分的有7名球員。這一情形正如巴蒂爾所說:“我們球隊沒有一名球員的平均技術統計能夠達到20分和10個籃板,我們靠的是一個團隊的出色發揮。球隊能夠彼此信任和依靠,如果有一兩名球員在某個晚上發揮失常,對我們的影響一點都不大。”
防守是灰熊的小伙子們一整年來改變最大的一環,尤其以這樣的輪替方式,更可以在幾乎全員體力都充沛的情況下拼防守,他們的失分從前一賽季的100.7下降到94.3,這已經是聯盟中上的水準了,而之后兩個賽季則再提升到91.1(聯盟前五)和88.5(聯盟第一)。可以說,如今灰熊隊一直以來給人堅硬的防守風格,就是13年前布朗打下的基礎。憑借著這樣的打法,灰熊不斷地取得勝利,他們在2004年一月份打出了一波8連勝,這是隊史最高,同時單月10勝4負同樣也是隊史最高,當時賽季剛剛過半,灰熊隊的戰績就達到了25勝21負,已經沒有人再認為這是一支萬年爛隊了,同樣也沒有人再敢看輕他們了。而接下來的兩個月,灰熊則在外界一片模棱兩可的態度中確定了自己的季后賽席位。
整整28場比賽,灰熊隊就像排列組合一般打出了4連勝、5連勝、6連勝、7連勝……特別是在3月,他們取得了13勝2負勝率高達86.7%的戰績,成為了當時聯盟最炙手可熱的球隊,再加上二月份的10勝3負,布朗連續兩個月獲得單月最佳教練獎。另外,還有一項不得不提的成績可能會讓現在的球隊都興嘆——連續17場讓對手得分無法破百。他們不但把金字塔球館變成了全聯盟最讓人恐怖的客場,而且得到了“翻盤男孩”的綽號,他們有14場比賽的勝利都是在第三節結束時還落后的情況下取得的。最終,這些好勝的灰熊小伙子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取得了令所有人都驚訝的50勝32負的戰績,以西部第六的成績獲得了第一次打季后賽的資格。
灰熊比上賽季多贏了22場比賽,漲幅領先于全聯盟,因此被認為是當賽季進步最快的球隊。在上一年常規賽輸掉50場的情況下,第二年獲得50勝,這在聯盟歷史上都是很少有球隊能夠做到的。他們并不是一支充斥著老人或傷兵的球隊,要靠故意拖慢節奏打比賽,相反的,他們是聯盟中第三年輕的球隊。整年球隊的得分和進攻效率更是聯盟的前段水準,他們靠著更穩定和更有耐性的攻守節奏穩扎穩打,這才是他們一整年大進步的主要原因,而整個賽季5場加時賽全部獲勝,也看出年輕球員們關鍵時刻的抗壓能力和處理球的進步。
步行者當時的主教練里克·卡萊爾就對布朗的戰術很欣賞:“他們的表現超出人們的預計,但是想想,他們隊中有10名球員都能夠很好地打比賽,這讓他們成為聯盟中整體實力最強的球隊之一。”
當然,灰熊還是有些小失望的——在創隊以來第一次季后賽之旅中,還是以直落四場的大比分被老練的馬刺隊淘汰,但這無損于他們本賽季的成功,韋斯特被《體育畫報》評為NBA當年最佳總經理,布朗也拿到了相隔26年的年度最佳教練。與此同時,這批年輕人也得到了很好的經驗。“如果你坐下來好好想一想,就會發現布朗教練總是對的。”波西說道。而加索爾則認為:“沒有什么是胡比沒見識過的,他對任何事情都有答案。”巴蒂爾更對布朗教練推崇備至,他還獲得那個賽季的NBA體育風尚獎。“在指導過我的教練中,他是最精力旺盛的一位。”巴蒂爾說道。
不到兩個賽季的時間,布朗帶領灰熊的總勝率就來到了50%(78勝78負),要求嚴厲且十分注重細節的他其實對球員十分關心,而且他擁有令人尊敬的工作態度,以其嚴格而熱情的治軍風格將灰熊的這批年輕球員拉拔長大。“胡比改變了灰熊,他使我們有了明確穩固的中心特性。他是一個老師,也是一個領導者,他總能將生活與籃球融合在一起。我所知道另一個,同時也是惟一能夠做到這些事情的人,就只有UCLA的約翰·伍登了。”在布朗手下獲益匪淺的沃特森說道。
如今,多人輪換的球隊比比皆是,但是當你看到馬刺或勇士用整體團隊的攻守風格一次次獲得勝利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當初那支同樣主打團隊籃球的灰熊。他們多年以前就建立起這樣的風格,并且對現在的這支灰熊有著巨大的影響,這點看來,灰熊的眼光還真是有夠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