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大國集團,早已經名不副實,這兩年可謂越辦越尷尬。本次峰會,更是連強顏歡笑都做不到了。雖然一位歐盟領導人稱此次峰會為多年來最具挑戰性的一次,談判很辛苦,可是峰會最終形成的公報僅有6頁,與去年的32頁相距甚遠。
談不攏,可以歸結為新人多。7國領導人中有4人是新面孔:美國總統特朗普、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特蕾莎與意大利總理真蒂洛尼,都是 “黑天鵝”的當事人。
新面孔也不可怕,怕就怕不按照江湖規矩出牌。在此次峰會上,特朗普表現得尤其“不合群”:開幕式“全家福”合影遲到也就罷了,他還推了黑山共和國領導人一把,擠到前排;其他領導人步行,他乘高爾夫球車;閉幕式發布會上見不到他的身影,原來他已飛去幾十公里外的美軍基地發表演講。

5月26日,在意大利陶爾米納七國集團峰會會場,美國總統特朗普(右)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交談,圖/CFP
禮節上的事都“無傷大雅”,特朗普對其他盟友最大的背叛在于:在G7峰會結束之際,在推特上表示,“我將在下周對巴黎協議做出最終決定”。聯合公報上也不得不宣布,美國將重審巴黎氣候協議。
路透等多家媒體報道稱,在為期兩天的峰會中,氣候協議是最具爭議的問題,特朗普輕蔑地拒絕與絕大多數歐洲領導人一起共同承諾遵守協議。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內的多位領導人有意說服特朗普,但會談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
默克爾在峰會結束后向媒體表示:峰會的情況是,六個領導人,或者加上歐盟是七個,在反對一個領導人。她還指出,特朗普的舉動也許是G7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違反協議行為。不高興的不只是默克爾,一名歐盟高級官員在北約會議閉幕后稱:“(有些領導人)像班上沒人喜歡的怪孩子。”
峰會之后,默克爾仍余怒未消。28日,她說,“最近幾天的經歷讓我感受到,從某種程度來講,我們互相完全依賴對方的時代已經結束。”既然曾經可靠的歐美關系已經結束,歐洲人的命運應掌握在自己手中。
能讓默克爾如此生氣,《巴黎協定》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它是全球第一次全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在奧巴馬政府執政時期簽就。然而,生效僅四天后,特朗普便當選美國總統,他曾稱氣候變化是“騙局”,其政府還提議,美方應削減向數個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項目撥款。
另據美國媒體消息,特朗普已在私底下告知環保署(EPA)局長等人,他希望退出關于氣候變化的巴黎協議。有美國政府官員表示,如果特朗普公開宣布退出,可能在宣布后逐步退出,直到2020年11月完成,也可能用極端方式在一年內退出。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氣候變化歷來是歐洲關注的重點,但特朗普出于其自身國內政治利益的考慮,在氣候問題上依然故我,不僅使全球氣候治理的前景更加黯淡,也使本次峰會變得“十分尷尬”。
除此之外,美德矛盾還體現在貿易順差上。據報道,美國總統在布魯塞爾會晤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期間,稱德國“很壞、很壞”,向美國市場投放大量汽車。這么“不合適”的發言默克爾當然不能忍,她表示已經在峰會間隙與美國總統談過這個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就是這樣的尷尬峰會,還“照顧日方的關切”,提了東海和南海問題。對此,中國外交部表示了強烈不滿。
雖然七國集團峰會傳出不和消息,但特朗普似乎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他在推特發文寫道:“剛從歐洲回來,這次旅程對美國來說大獲成功。雖然工作辛苦,但成果豐碩!”顯然,盛氣凌人的特朗普會沒有把默克爾的抱怨當回事,還要將“美國優先”這一原則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