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始謀
摘 要 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以培養職業實踐能力為基礎的教育.“以實踐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本文針對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目標,闡述了高職商務英語職業能力培養的對策。
關鍵詞 職業能力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高職高專院校應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為出發點來制定教學目標和課程體系。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 專業就有很強的實用性。為培養出復合型實用人才, 結合學校與專業的自身特點,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應該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
1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對策
1.1注重職業教育,認清其重要性
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首先有賴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真正確立。高職學生比較好動,應提倡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通過張揚他們的創新能力來培養職業能力。商務英語是一門技能,教師應把商務英語能力的培養與對學生的職業教育有機地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積極推行“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以素質為根本,在做中學,在學中練”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深化校企合作層次,優化實踐教學體系
高職學校可內外結合通過豐富的校園活動、校內實訓和校外社會實踐、頂崗實習實訓等活動來加強學生的就業能力。校園活動的組織可以結合專業技能訓練,如根據商務英語專業的特點,可以在校內開展英語角、校內交易會、模擬面試、學生創業園區的等活動。這些校園活動的開展既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學生商務職業能力。校內實訓可通過校內模擬實訓室、或情景模擬教學法營造仿真的工作環境。如外貿單證實訓,學生通過單證模擬訓練系統,使用現實當中外貿公司制作單據的方式:標準的辦公軟件、規范的單證格式來進行實際的制單操作,以強化他們對外貿單證的應用能力。又如校內模擬交易會實訓,學生先通過“淘寶”進行產品采購,再利用校內交易會進行銷售,并規定采用英語作為工作語言,使學生仿佛置身于貿易氛圍濃郁的廣交會現場,完成整個貿易磋商環節,并進行貿易合同的簽訂。校外實訓需要學校和企業進行校企合作,為學生搭建專業實習實訓的平臺。在校外實習環節中,專業教師要對學生實行分散式管理,通過定期走訪和電話訪談實習單位,與實習指導老師保持聯絡,溝通實習情況,建立專門QQ群,進行師生互助,實習學生定期返校集中,分專業答疑等方法對實習的學生進行專業課的實習指導。
1.3加強校內外實訓和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加強校內實訓,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和實訓內容,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營造仿真的工作環境,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職業體驗和能力操練。例如,可以模擬商品交易會的形式設計教學,此時學生仿佛置身于職業氣氛濃郁的交易會現場,完成從建立業務關系到簽訂合同整個磋商環節的演練,強化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商務談判能力。要把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推向社會這個大舞臺,可以建立一些校外實訓基地,在校外活動中尋找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項目,組織學生參與,使學生迅速掌握技術要領和實際要求。例如,通過在開發區外貿企業的實習,學生對國際商務活動、進出口公司的管理及操作有了較深的認識;通過在交通運輸的實習,對交通運輸的流程有了更深的了解。這些實習、實踐活動,使學生及早了解社會、進入社會,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謀職能力,也增加了學生的職業認識程度。高職培養的人才最終要面向社會適應市場,只有市場認可,社會需求,職業教育才有出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才能具有更高的職業競爭力。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培育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和社會實踐能力。與產學研相結合,培養商英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方式更具實踐性和多樣化。
參考文獻
[1] 李思靜.論拓寬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渠道——分模塊教學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技能[J].現代商貿工業,2010(24).
[2] 李濤.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探析[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