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珠寶首飾得到了人們的熱烈追求。在猛烈追求下,不但對珠寶材質有著新的要求,而且對珠寶外觀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結合當前人們對珠寶需求日益擴大的背景下,需要深入研究我國珠寶藝術發展趨勢,這對于引導廣大珠寶設計師設計出符合現代人們審美價值的珠寶藝術品意義重大。
關鍵詞:中國 珠寶 藝術方向
我國珠寶藝術美學體系里,簡單、純潔、規整的畫面、定格的描繪手法、題材中選用的自然主題等,這些都與新藝術運動主題相符,煥發了藝術家們的設計靈感,使我國珠寶藝術品更具有新穎性和美觀性。但想要設計出廣大公眾所喜歡的珠寶藝術品,還需要對我國珠寶藝術方向深入分析,這對于設計出迎合受眾口味、符合新時代工藝品設計要求的珠寶作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珠寶藝術品中體現的藝術特征
1.運用的曲線
在“效法自然”中,新時代的珠寶藝術家們不斷尋覓設計靈感,在藝術加工過程中將一些自然題材提煉成為主要設計元素,為衍生出珠寶藝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管是珠寶上的一些裝飾,還是整體形態,曲線頗多,已經成為了當前設計新藝術珠寶的主要元素,并且也是區分我國與其他國家設計珠寶的風格主要標志。
2.描繪的女性元素
無論是在哪個年代,珠寶藝術設計中都重視描述女性主題。在女性意識逐漸崛起的今天,女性中的生動、唯美等特點在新藝術珠寶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在設計過程中,珠寶藝術家普遍使用了女性元素,以此來達到呼吁男女平衡的目的。在設計珠寶中,廣大藝術家們都大膽的、創新的將女性臉龐與珠寶材質相融合,以體現出女性高貴、優雅的氣質,與當前人們普遍的審美價值觀相符。
3.渲染的神話色彩
在我國現代珠寶設計中,也融入了濃厚的神話色彩,這一色彩的融入來源于人們渴望刺激感官和釋放身上的壓力,珠寶藝術家們異想天開的將神話故事與設計結合,在新的珠寶材質中融入虛構的怪獸形象,雖然聽起來有些荒誕,但是受到了人們的一致歡迎。
4.構思與創意的獨特性
在新藝術運動階段中,在設計珠寶形態與思想上,廣大珠寶藝術家們可謂花空了心思。對各種其他的主旋律融合,使用了很多自然式的裝飾紋樣,并在設計后成為了形式各樣的珠寶藝術品。同時,在選擇珠寶材質上,并不都是一些寶石或者鉆石,可以說材料選擇非常豐富,盡量體現出每種材料的原真性,結合材料特征針對性的社交,使這些看起來普通的材料換發出神奇的魔力,最大程度上體現出藝術設計的美感。
二、 珠寶設計中運用的主要題材
1.女人題材
在新藝術運動前,如果珠寶藝術中以女性為主題,通常是會被批判的。直至發生新運動之后,以女性胴體或者臉龐為設計珠寶的主要元素,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女性以高貴、典雅的形象出現在珠寶設計過程中。在珠寶藝術運用大量的女性元素,既代表著這個階段女性社會地位在不斷提高,也表示著當時那個年代人們尊重女性、追求感官刺激的意識。通過研究發現,在新藝術珠寶里,對女性體態圖形的描繪分為曼妙女性、詭異造型、秀美女性頭像三種體態,這三種體態各有其應用優勢,藝術家們可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針對性的在設計珠寶藝術品運用。
2.昆蟲類題材
在藝術語言里,昆蟲再次被新藝術珠寶設計師重視,有的被制作成為了胸針發飾,有的被制作成為項圈頭冠。同時,黃蜂、蚱蜢等動物也被藝術家們挖掘,憑借著這些動物動感的形態和豐富的肌里,給珠寶設計帶來了別樣的美感。
3.爬蟲與兩棲類題材
在新藝術珠寶運動中,兩棲類和爬蟲也經常被設計家使用,如青蛙和蛇就是運用頻率最高的。蛇以其發光的鱗片與動感的身形預示著人們追求永恒生命的意識,而藝術家們正是利用人們這一意識,在珠寶設計中引入了蛇元素,在滿足人們審美要求的基礎上,也為珠寶自身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同時,藝術家們廣泛使用這些經典題材,也從某方面上體現出新藝術運動誕生顛覆了傳統人們的審美觀。
4.鳥類題材
鳥兒的羽毛和翅膀豐富的色彩,再加上鮮明的網狀線條,與珠寶設計需要的色彩及線條變化要求相符。孔雀代表著善良、高貴、吉祥;白天鵝代表著純凈、驕傲、希望;燕子代表著靈活、親和等,這些都成為了新珠寶藝術家們喜愛和追求的藝術語言,在使用這些藝術語言下,既可以設計出吸引受眾眼球的珠寶藝術品,也可以反映出某一時期人們的價值取向,可謂是一舉兩得。
5.植物類題材
植物通常以其豐富的種類、優美的形態,與新藝術運動曲線風格不謀而合。洋蘭是珠寶藝術家們最常使用的植物題材,同時楓葉、薔薇、葡萄等植物也被廣大珠寶藝術家們使用。在這些植物里,不但有著寓意較深的文化性植物,而且也有一些日常經常看見的普通植物。所以,在選題中,珠寶藝術家更重視植物的線條美。
6.風景畫題材
在新藝術運動下,珠寶藝術家是從日本設計珠寶風格中進行了借鑒,常常將動物、植物、女人等與風景相融合,制作成女性佩戴的項墜。不同顏色的寶石,在珠寶藝術家設計中就成為了在靈活舞蹈的蛇、飄逸著長發的裸女等,逼真的畫面闡釋出相應的意境,仿佛是一部部電影正在等待著開始播放。
三、結語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見,新藝術珠寶以靈活的曲線來詮釋出生命的美好;以不對稱的結構呈現出另一種藝術美,這些都對設計珠寶藝術品起到一定借鑒作用。但我國珠寶藝術品的設計水平還可以更高,這就需要珠寶設計師深入鉆研,并對生活中美的元素進行挖掘,以便在珠寶設計中應用,進而設計出更多、更有特色的珠寶首飾,供給廣大受眾欣賞和佩戴。
參考文獻
[1]武文龍.頂級珠寶品牌的營銷策略[J].藝術市場. 2013(24).
[2]李光斗.為什么明星愛珠寶——論珠寶品牌的炫耀性[J].中國檢驗檢疫. 2010(10).
[3]包德清.打造中華民族珠寶品牌[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 2003(01).
[4]龐穎,張樂.頂級珠寶品牌與明星的“邂逅情緣”[J].中國黃金珠寶. 2013(03).
[5]梁武超.傳統珠寶“心”策略[J].銷售與市場(管理版). 2012(05).
[6]鄭立捷.張旭東:打造民族珠寶品牌[J].經濟. 2011(09).
[7]龐穎.捷夫珠寶的營銷之道 打造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的真正奢華珠寶品牌[J].中國黃金珠寶. 2011(06).
[8]孔云.國際珠寶舞臺上的“中國設計”[J].中國黃金珠寶. 2009(04).
[9]陳亭.如何塑造珠寶品牌的價值群[J].華商. 2008(10).
[10]楊寧.看TESIRO通靈品牌如何攻城又攻心[J].廣告人. 2007(12).
作者簡介
琚翠薇(1989-6),女,漢族,江西省景德鎮人,主要從事中式珠寶的設計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