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軍
摘 要:目前,暖通空調系統在改善建筑物室內居住環境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然而,受限于優化控制技術水平,我國暖通空調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依然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較大差距,這顯然不符合環境保護的發展需求。因此,針對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的應用價值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我國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與發展現狀,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結合筆者多年實踐經驗,就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的要點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希望能夠從理論層面上支持我國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暖通空調 優化控制 技術
引言
近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對室內居住環境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暖通空調系統作為人們居住環境中重要的一部分,針對暖通空調的優化與控制對于改善室內居住環境而言有著重要意義與影響。然而,我國暖通空調技術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其中能耗問題一直比較突出,這顯然不利于節約型社會的發展,鑒于此,針對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的應用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一、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的應用價值
所謂的暖通空調控制,就是指調節冷凍水調節閥電壓以實現對冷凍水流量的控制,進而使混風溫度得到有效調節,如此就可以實現室內整體溫度的控制。通常情況下,暖通空調系統控制涉及到很多內容,例如室內房間負荷、濕度等等,其整體控制難度較大,如果無法做到合理調節與控制,那么就會降低室內舒適度,同時還會增加能源損耗,對環境資源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暖通空調系統設計中,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優化控制技術,以此充分發揮暖通空調系統的作用與價值,同時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二、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能耗問題以及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是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的兩個重大缺陷。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暖通空調得到了廣泛運用,其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能耗顯然對環境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暖通空調系統的技術方案設計則是影響到其能耗的重要環節。然而目前大部分空調系統控制技術設計方案并不能滿足建筑物采暖通風的需求。由于空調系統運行質量不高,因此人們的室內空調環境并不有得到有效改善,特別是在房屋室內裝修中的甲醛指標與濕度難以得到有效控制,進而導致人們室內居住舒適度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在此背景下,人們的工作效率與生活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健康問題。
三、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的發展
在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傳統暖通空調系統控制技術存在的滯后性已經非常明顯,其產生的巨大能耗問題甚至導致我國建筑物環境不斷惡化,更談不上環境質量的改善了。對于建筑室內環境而言,由于其運行環境具有多邊形,因此空調系統對送風量、變風量、壓力以及室內溫度的控制存在較大難度,一旦處理不當,就有可能使暖通控制系統的能耗進一步增加。從中不難發現,暖通空調控制系統具有較強的滯后性與時變性,這些特點決定了系統參數調整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這顯然不利于能耗的有效控制。而為了有效提高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效率與質量,使暖通空調優化控制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須對其優化控制技術的改進進行研究。
四、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的要點分析
1.優化暖通控制器的在線滾動
暖通空調系統控制器的作用就在于室內溫度的合理設定與控制。基于此,為了使外部環境對室內溫度產生的影響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須對暖通空調模型進行優化,使其節能性與環保性得到強化,提高輸出信息預測的合理性,并將滾動優化方法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對于暖通空調優化控制系統而言,技術人員應對其控制規律與方法進行分析,并對系統計算量予以綜合考慮。與此同時,技術人員還要對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進行完善,確保其滿足規范要求,實現對暖通空調系統的有效控制。在設備安裝的接口部位,應對檢測顯示器進行安裝,基于此才能夠做好對建筑室內空調系統的動態監測。此外,對于高層建筑物而言,技術人員還要對入戶熱力裝置的安裝予以重視,并以此對暖通控制器的在線滾動進行改進,這一點對于中央空調系統的安裝與設計的細節部分尤為關鍵。
2.優化暖通空調廣義的預測控制結構
目前,一種RBF模糊神經神經網絡的空調預測控制系統在我國暖通空調控制系統中有著廣泛的運用。該系統結構主要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即室內通風、室內采暖與室內空氣調節。為了有效預測暖通空調的相關數據,例如濕度、溫度、通風量等等,就必須要求暖通空調合理輸出這部分數據,并基于此對暖通空調的優化與控制進行改進與創新,對神經網絡進行修正,并對暖通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與規律進行合理分析,實現暖通空調系統相關計算方法的有效反饋與校正。
3.優化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技術
對于建筑室內暖通空調系統的通風設計而言,為了提高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作為暖通空調技術人員,就必須對制冷機容量進行合理設計,實現建筑物通風設計方案的完善。其次,暖通空調系統技術人員還要對建筑物中央空調系統采暖與通風設計的實際需求予以分析,并積極了解與學習其設計與安裝規范標準,使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再者,在通風負荷指標與空調容量計算中,應采取科學的方法,以此實現對建筑物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誤差的有效控制,并且也要對制冷機的裝機容量與空調運行效率的提升予以重視,如此才能夠使能耗問題得到解決。此外,在暖通空調制冷機容量設計與安裝中,設計人員還要對空調面積的制冷劑裝機容量進行合理控制,使暖通空調的成本投入得以降低,并且要關注自然能源的開發與運用,使暖通空調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得以實現。最后,在暖通空調系統中,熱水體系、溫度體系與采暖體系的可循環利用與運行具有重要意義。設計人員應針對燃氣設備控制系統的加熱與通風的自動轉換進行研究與分析,為整個暖通空調系統的環保性得到有效提升,如此才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建筑物室內居住環境的改善而言,暖通空調系統確實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作為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與安裝人員,必須針對其中存在的不足與缺陷進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使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推動暖通空調系統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王金良,李道同.關于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的應用與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0):158-158.
[2] 孫亞軍.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探微[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5):3872-3872.
[3] 陳進.淺析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5).
[4] 付玉龍.淺談暖通空調優化控制技術分析[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5,(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