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鵬

摘 要:該鏜床工作臺使用一定年限后,出現直線運動導軌和轉動導軌磨損嚴重,部分傳動零部件磨損,導致運行過程中幾何精度不好、電機經常燒壞。通過更換傳動磨損件、粘耐磨涂層的方法修復導軌、恢復導軌潤滑油路的方法,恢復工作臺原有的加工能力和使用精度。
關鍵詞:工作臺;導軌;耐磨涂層;精度
1 修理原因
(1)工作臺導軌是工作臺部件運行的基礎,又是機床制造時的工藝、測量、裝配基準,它與主軸箱、主軸等應保持一定的垂直度、平行度等位置精度,導軌磨損后會使導軌本身運動精度破壞,使運動部件運動的直線度精度下降,實際位置發生變化,嚴重時不可以作為工藝、測量、裝配的基準,且與主軸箱、主軸的位置也發生變化,磨損嚴重時直接影響加工精度。
(2)導軌磨損后也會使導軌表面研傷,使導軌面出現拉毛起線,研傷部位會破壞潤滑油膜的生成,加快導軌的磨損。
(3)導軌磨損后會增加部件運行中的阻力,使電機帶動減速箱的力矩增大,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提高了設備使用的成本。
通過修理工作臺可提高設備的加工能力和使用性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減少了設備的使用成本。
2 修理方法
(1)分解工作臺,檢查傳動箱內轉臺渦輪蝸桿、齒輪、軸、軸承等零部件磨損情況,更換磨損的零部件。檢查潤滑油路功能,疏通堵塞的油路,保證傳動箱和導軌面的潤滑油路暢通。
(2)修復研傷導軌,制作導軌涂層前準備工作
a.加工磨損的長直導軌面,到導軌磨床精磨底座直線導軌面,保證導軌的直線度和平面度在0.01mm以內,修磨的余量嚴格控制在最低數值之內,以免影響導軌的剛度。
b.加工短直導軌面,留兩側約3~5mm窄面為涂料支撐邊,到刨床將中間部分加工成溝槽狀,用規定角度尖刀溝槽底面加工成毛面,溝槽底部毛面的角度在60°~90°之間,毛面深為0.5~1mm,間距為1.5mm,將導軌面加工成毛面是有利于耐磨涂層粘接牢靠,增加涂料與導軌的附著力。轉臺圓導軌下配合面的加工方法與直導軌相同。
c.去除支撐邊毛刺,用鋼絲刷去除導軌面金屬削,并徹底清洗表面油污和雜物。
d.制做墊木等高墊,一般保證涂層與等高塊持平且厚度高于支撐邊0.5mm左右,作為刮研余量,可采用J39瞬干膠將墊木塊粘貼在支撐邊面上或其他基礎面上。
e.調整等高塊,將短導軌扣合在長導軌上用水平儀檢查,配研墊木塊尺寸,使扣合導軌上基準部分架設水平儀并調整為水平狀態,檢查無誤后記下扣合位置做好標記,待導軌涂上涂層后扣合于同一位置。轉臺圓導軌在直導軌涂層刮研完之后進行,方法和直導軌相同。
f.用高效清潔劑仔細清洗導軌面,按油路設計在長導軌上粘貼油槽線,直導軌和工作臺轉動圓導軌方法相同。
(3)粘導軌涂層
a.在非粘涂層導軌面和涂層可能溢出的位置噴涂脫模劑(TS-1731),在粘涂層支撐邊邊緣及涂層可能溢出處噴涂脫模劑,切記不要將脫模劑涂到待涂支撐面的溝槽內,防止起模時耐磨涂層與毛面脫開。
b.在原導軌上的潤滑油孔做好標記,待涂層固化后重新通鉆潤滑油孔。
c.將耐磨涂料均勻預熱以便容易調和,在調料板上調配耐磨涂料(TS316),一般調4~5分鐘,嚴格按說明書比例配調,涂料要調均勻,防止固化后涂料軟硬不一。涂層用量參考標準:導軌長cm×寬cm×實際厚cm×2.5÷1000=涂料用量kg。
d.扣合導軌進行壓模成型,自配制涂料至扣合時間應在60min內完成。
e.涂料凝固,環境溫度在25℃適宜,如果室溫過低,應搭建臨時保溫棚或延長固化時間,使耐磨涂層完全凝固,并在壓涂層部件上方加一定重量的配重,保證涂層能夠壓實,涂料凝固時間一般需要24小時以上。
f.起模,用四個千斤頂緩慢均勻頂起上方導軌,待涂層完全脫開后,用天車吊起上方導軌,清除擠壓出的多余涂料,用專用工具去除多余的部分,去除油槽線,按之前做好的油孔標記定位并用手電鉆鉆通潤滑油孔,清除鉆屑,安裝油管接頭配好潤滑油管。粘好的涂層若有缺陷應進行修補,凝固后修理平整。
(4)刮研
a.刮研環境要求整潔干凈,要選無嚴重振源牢靠穩定的地點,無陽光直射溫差變化不大的地方,刮研前將直導軌床身用可調墊鐵調整成水平狀態,墊鐵的位置要與機床基礎安裝位置一致,本工作臺按由下往上的順序進行,先刮研直導軌,再刮研轉臺圓導軌順序進行,Φ130鏜床在生產車間為較高精度機床,要求刮研的接觸精度的每25mm×25mm接觸點為12點~16點為準。
b.刮研中滑板底面耐磨涂層(與直導軌配合面),直導軌為工作臺的主導軌,應先進行刮研,在中滑板自重的作用下緩慢來回移動,移動的行程200mm~300mm適宜,用電動角磨機粗刮配合面,使整個導軌接觸點均勻分布,然后用手動刮刀精刮接觸面,使接觸點達到相應標準為止。
c.刮研上面耐磨涂層(與轉臺配合面),刮研前按標記找到潤滑油孔位置,用手電鉆將油孔鉆好,接好油管接頭后開始刮研,在涂層面配研導軌時,在工作臺的自重的作用下,緩慢往復轉動工作臺,其回轉角不得大于90°,每次落入時位置應變化,不得小于30°往復轉動后吊起工作臺,用電動角磨機粗刮配合面,使整個導軌接觸點均勻分布,然后用手動刮刀精刮接觸面,使接觸點達到相應標準為止。
d.為了保證直導軌運行的反向間隙精度,還需刮研直導軌稍鐵配合面,研稍鐵時將稍鐵往復楔入數次,用力應均勻,檢查刮研面的配合情況,用電動角磨機粗刮配合面,使接觸面上的接觸點在整個接觸面上均勻分布,然后用手動刮刀精刮接觸面,使接觸點達到相應標準,檢查結合面,用0.04mm塞尺不得塞入。
3 回裝
(1)將合研好的工作臺部件組裝,傳動箱及各零部件清洗干凈后回裝,接通電源調試,調試合格后安裝護罩,并將護罩刷漆做防銹處理。(2)將組裝好的工作臺安裝在機床上,調整墊鐵的高度使工作臺平面度符合要求,調整工作臺稍鐵使其反向間隙控制在0.02mm以內,調整工作臺與主軸箱的垂直度和平行度,合格后交付使用。
4 結束語
該工作臺的修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和生產效率,降低了設備的故障率,為企業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參考文獻
[1]黃祥成,胡農,李德富.機修鉗工技師手冊[M].機械工業出版社,1997.
[2]邱言龍,劉繼福.機修鉗工實用技術手冊[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