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圓
摘 要:信息化產業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產物,應時而生的物聯網技術更是推動信息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科技。文章主要針對當前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發展進行分析,并簡要論述了該技術的應用領域,從而探討了物聯網技術發展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應用;應用領域;應用發展
引論
物聯網主要是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及通訊技術和傳感技術將實際的物體同互聯網進行對接,從而實現監管、定位跟蹤和識別物體的技術。從技術層面講物聯網技術包含了紅外感應技術、射頻識別技術、激光掃描技術以及全球定位技術,并結合網絡通訊技術實現物與網絡的連接。該技術作為現代科技革命的起點受到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并且隨著物聯網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發展,其開始引起政府的重視。甚至很多發達國家將物聯網技術的研發作為信息化戰略發展的重點內容。從總體上看,物聯技術仍舊處于起步階段,各項技術都還有待完善,但是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該技術在未來必然將逐步的完善,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經濟、文明的重要科技力量。
1 物聯網技術分析
1.1 數據采集技術
數據采集技術是實現物聯網的關鍵技術之一,目前傳感器技術相對成熟,但如何利用傳感器技術實現實際物體數據的精確采集,利用圖像識別技術仍舊是目前物聯網技術研究的關鍵。
1.2 智能終端技術
感知延伸層的實現是物聯網技術得以全面實現的核心,而智能終端研究則關系到這一層面的最終實現,因此也是物聯網的關鍵技術之一。目前應用廣泛的智能終端主要有智能手機、電腦、智能PDA等,這些智能終端進一步拓展了物聯網,并發揮了物聯網技術的應有價值。但想要真正完善物聯網技術,還需要更加完善、性能更加穩定的智能終端。因此智能終端的研究也是物聯網技術研究的內容之一。
1.3 通信技術
通訊技術是實現物聯網技術的重要依托,尤其是現代無線智能通訊技術。雖然寬帶通訊在現代社會中已廣泛普及,并臻于完善,無線通訊技術也逐步的發展,但如何將這些技術融入到物聯網技術中仍舊是當前技術研發層面上的重要課題。
1.4 數據處理技術
物聯網由于聯通了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因此其所接收處理的數據量必然相當龐大。如何對海量數據進行處理,如何發掘信息價值仍舊是當前物聯網技術發展中的瓶頸。但是隨著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相信這一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1.5 網絡兼容技術研究
網絡兼容技術是物聯網中必不可少的技術,由于物聯網技術將待識別的物體連接入網絡,因此必須需要網絡兼容性實現這種連續連接。
1.6 信息安全問題
信息安全一直是互聯網技術研發所要面對的難題,同樣物聯網的信息安全也是其技術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信息安全研究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安全訪問以及加密技術,還包括系統安全技術、體系安全管理等。
1.7 標準化研究
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者發現,技術標準化是推動技術完善和發展的主要途徑,但是物聯網在我國并沒有制定統一化的標準。這一問題必然會成為制約物聯網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標準化研究也是物聯網技術發展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
2 物聯網的應用
2.1 智能城市的建設
現代人們越來越能體會到智能化生活的便利,而物聯網的應用可以有效實現智能城市的建設,為人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例如令城市管理更加的完善、城市規劃更加的合理,合理配置、利用城市資源,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等。除此之外,通過物聯網,還能對城市進行全面監控、統一管理。
2.2 智能交通的實現
現代城市交通擁堵是阻礙城市發展、影響人們出行質量的重要問題。而通過物聯網則可以很好的實現智能交通,解決交通擁堵問題。通過物聯網可以集中處理監控中心數據,并通過智能化媒體終端進行數據交互,并分析發布最終的多媒體數據信息,從而實現統一管理、合理調配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管理。
2.3 智能家庭的實現
物聯網技術可以將家庭醫療設備納入物聯網體系,從而測試、跟蹤加重病人、老人的各項生理指標。并將這些跟蹤數據發布到家屬智能終端或醫療機構。從而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健康服務,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
2.4 智能家居的應用
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給人更高的家居品質,將家庭各項設備納入物聯網中,從而實現智能化家居。對家庭設備,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操控,實現更加便利的智能化生活。除此之外,通過物聯網還能對家庭進行實時監控,為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2.5 農業智能生產的實現
農業生產為人們提供賴以生存的基礎保障,而通過物聯網則可以改變傳統農業種植模式,現代農業通過對農業種植參數的調整,可以極大的改善作物生產環境,從而減少產出周期,并提高產量。此外物聯網技術可以自動監測作物生長參數,并實時監控傳輸,從而為現代農業技術發展提供可靠依據。
3 物聯網的應用發展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完善,在實際應用中逐步開始發揮其技術優勢,并且隨著新能源建設、環保建設、信息網絡建設以及高端制造產業等領域的發展,物聯網的推廣應用必將進一步推進各個產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業內人士表示,“物聯網”開始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這也意味著物聯網的發展進入了國家層面的視野。總的來說,物聯網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將體現在下面這些方面:
3.1 便捷生活
通過物聯網,公眾可以便捷的獲得自己所需要的食品、物品,并且對食品、物品的了解更加的詳細、清晰,例如原料產地、加工過程等。因此通過物聯網不僅可以保證生活的便捷程度的加深,同時也能夠提高食品安全程度。另外,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在醫療領域也會逐漸的引入物聯網技術,例如遠程護理幫助服務。隨著該技術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在未來,社區老人足不出戶將會獲得專業的護理幫助。因此物聯網對于人們生活的改變不僅僅在于吃得放心、用得舒心、住得順心,還會很大程度上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品質。只要在家中安裝相應的傳感設備,就可以遠程實時監控家中情況,遠程控制家中的電氣設備,保證居家安全。
3.2 節能環保
物聯網對人們生活的改變不僅僅在于生活細節。隨著城市私家車數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困擾著人們,并且擁堵的交通還會加劇能源浪費和空氣污染。而通過物聯網技術,則可以令司機適時了解交通狀況,選擇最便捷的路線,從而降低交通擁堵,不但方便了司機,同時也提高了城市交通效率。供電部門可以隨時了解用戶使用電力的情況.對電網進行智能化處理和設置,通過對配電變壓器的實時監控對電能質量的檢測,對負荷情況的了解可以實現電網的一體化管理。據悉,江西省電網已經通過這種技術使一年的用電損耗降低1.2億千瓦時。物聯網技術還可以通過對輸電線路的監控來減少輸電線路發生故障的幾率,并且也使故障的維修時間減低,實現能源的節約。我們預計,物聯網技術的一體化功能在節能減排方面必將會有極大的貢獻。
3.3 發展潛力巨大
物聯網的發展仍舊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但是我國的物聯網技術同世界物聯網技術的起步相對統一,因此該技術在我國的應用發展具有相當大的潛力。并且目前階段應用效果可以表明,物聯網技術必然會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再一次騰飛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馮杰,郗家貞.對物聯網組網架構的探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08):155-156.
[2]燕妮.淺論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3(19);155-156.
[3]龍燕,韋運玲.制約物聯網發展的因素[J].通信管理與技術,2011(01):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