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
傳染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地方性等特點。隨著氣溫漸漸升高,自然界各種微生物也開始活躍起來。不久前,江蘇省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專家庫成員、南通市預防醫學會健康教育組成員、南通市衛生監督所原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科科長吳正和為大家講解了幾類傳染病,并給出了有效的預防措施和建議。
防控傳染病
目前,常見的傳染病一般有流行性感冒、流腦、麻疹、水痘、腮腺炎、風疹、猩紅熱等。這些傳染病大多通過呼吸道傳播,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
吳正和介紹,傳染病傳播和流行有3個環節:一是傳染源,指的是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二是傳播途徑,指的是病原體傳染他人的途徑;三是易感者,指的是對該種傳染病無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斷其中的一個環節,就能防止該種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他說。
對于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預防措施?吳正和給出了幾點建議。一是要增強體質,合理膳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二是要勤洗手,用流動的水徹底清洗雙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三是要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是宿舍、電腦室、教室等。四是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做到生活有規律,不要過度疲勞,以免抗病力下降。五是要注意個人衛生,不隨便吐痰。六是生病及時就醫,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防控。七是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及住過的房間應適當消毒,如在日光下晾曬衣被,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
預防禽流感
近年來,禽流感備受大家關注。據了解,禽流感每年在冬春季出現季節性流行,肺炎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常出現發熱、咳嗽、咳痰,伴有頭痛、肌肉酸痛、腹瀉或嘔吐等癥狀。
“導致人感染H7N9病毒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直接或間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帶毒禽類污染的環境。”吳正和解釋,尚沒有證據顯示H7N9病毒能夠通過妥善處理的禽類或禽蛋類傳播給人類,吃煮熟的食物也不會感染H7N9病毒。
他提醒市民,盡量避免直接購買活禽、直接接觸活禽和自行宰殺活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從流動攤販處購買活禽,也不要將從活禽市場或流動攤販處購買的活禽與自家家養活禽混養。選擇購買冷鮮、冰鮮禽類產品。生熟分開,將食物燒熟煮透。如果接觸活禽,要做好個人防護,比如戴手套、戴口罩、穿工作服,接觸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出現感染癥狀時及時就醫,主動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接觸過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是否到過活禽市場等情況,以便醫生及時、準確地作出診斷,并給予針對性的治療。
此外,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生活環境要注意適度通風換氣;注意飲食和營養,保證充足睡眠,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
遠離諾如病毒
吳正和介紹了一種常見的病毒——諾如病毒。“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病毒,目前已被歐美國家公認為是導致成人病毒性腹瀉及急性胃腸炎的首要病因,在兒童病毒性腹瀉中僅次于輪狀病毒。”他說。病毒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每年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是高發期。
據了解,這類病毒的特征是感染強、傳播快、易突襲,容易在人群密集的社區、學校、餐館、敬老院等處引起急性暴發。感染者發病突然,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
“諾如病毒目前沒有疫苗,注意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的關鍵。”吳正和說。諾如病毒屬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情況下可通過補液,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以及休息、飲食調理等對癥治療。輕癥患者發病兩三天后病情就會好轉且不留后遺癥,大多數人一周內可以康復。但患者一旦高燒不退,嘔吐腹瀉嚴重,尤其是發生慢性脫水,則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摘自《南通日報》2017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