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傅喬成 通訊員/方銓禹 林弘梫 彭育平
福建聯合石化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室成果豐碩
■本刊記者/傅喬成 通訊員/方銓禹 林弘梫 彭育平

張肇宏(中)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肖萬元 攝)
福建聯合石化公司以全國勞模張肇宏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和首批泉港區“工匠”吳良江為代表的“職工創新工作室”,帶動公司廣大職工實踐創新創效。兩個工作室共完成22項創新項目,創新點子43項,有力促進了企業的創新活動。今年一季度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59%。
張肇宏是儀表專業的高級技師、全國勞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吳良江是能源管理工程師。他們倆各自成立的創新工作室,匯聚了各個專業人才,扎根生產一線,立足解決安全生產難題,帶領著職工一起創新創效。
“張肇宏勞模工作室”設有儀表專業組、靜設備維修專業組、電氣專業組3個小組,建立設備故障案例分析交流平臺。自2015年成立以來,工作室總結提煉了多項創新創效成果。僅乙烯壓縮機UPS電源優化改造一項就可以為公司減少經濟損失2000多萬元/次。
2016年,電氣專業小組開展了電氣設備隱患治理,解決了高壓變頻器存在的隱患,解決變頻器輸出諧波治理問題 ,同時發現和解決了電氣設備及臨時用電安全隱患共202項,極大地提升了電氣設備可靠性。利用創新工作小組這一平臺,他們把電氣專業職工吸引和聚集到職工創新活動中來,形成了良好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氛圍。一段時間來,蒸汽管道保溫效果不佳,導致蒸汽熱損失巨大。創新工作小組與職工創新工作室聯合攻關,根據不同的管道制定了7套保溫整改方案,2016年減少蒸汽損失量21400噸,降低能源費用300萬元。
為降低生產成本,公司于2016年成立燒油攻關小組,將“加熱爐多燒油少燒氣”作為攻關項目。吳良江職工創新工作室成員積極開展攻關,改造了油火嘴和長明燈,反復調整燃料油和霧化蒸汽控制流程。采取多油嘴控制,調整每個油火嘴的配風量,保持最優的火焰形狀和高度,攻關項目取得成效顯著。目前80%燒油加熱爐已實現自動化控制,僅2016年就為公司節省費用3500萬元。
為了激發職工創新創效熱情,公司連續五年開展“創新日”活動,征集創新創效“金點子”,設立了金扳手獎等創新獎項,有力促進了企業創新活動開展。今年的“創新日”活動,吳良江與職工創新工作室成員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內,共提出43個創新“金點子”項目。2016年,張肇宏勞模工作室出版了《創新創效成果及論文匯編》,共收集創新創效成果29項,科技論文15篇。
在“福建省五小創新大賽”中,勞模工作室有6個項目獲獎,其中“關于乙烯三機組跳車電磁閥控制電源優化改造”榮獲得二等獎。同時還榮獲5個三等獎。以吳良江為代表的職工創新工作室有4個項目獲獎。這些創新項目的實施,一年以來為公司創造效益約3800萬元。
作為公司職工能力模型測試培訓基地,“張肇宏勞模工作室”一年來協助公司開展員工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工作,成效顯著。并對專業承包商開展技能培訓,人數超過600人次。在儀表專業創新工作小組,開展了“導師帶徒”結對培養和“考徒弟比師父”競賽活動,“張肇宏勞模工作室”還被福建省總工會授予示范性勞模工作室稱號。

職工創新工作室開展技術交流活動。(肖萬元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