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裴佩
黨建
南充:創新制度釋放人才活力“真金+真情”引進高層次人才
本刊記者 裴佩
今年春節前,都京港嘉陵江大橋建設現場一片忙碌,施工方正在開展主橋梁鋪筑作業。這段時間,曾耀常常加班到深夜。這位同濟大學道路橋梁專業畢業的博士研究生,是南充市交通運輸局引進的專家型人才。兩年來,曾耀的專業水準和敬業精神已得到當地業內一致認可。
“南充實施‘155’發展戰略,交通建設駛入快車道,任務也更重。”南充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只有把專業活交給行家里手,才能保障工程保質保量完工。”
整合各方資源,服務地方發展,南充堅持“真金+真情”,廣攬天下英才,在創新政策集成、優化引才機制上實施了一系列的務實舉措。截至去年底,南充引進碩士以上急需緊缺人才1360人,包括柔性引進2名院士,剛性引進了6名省“千人計劃”專家、1個省“千人計劃”創業團隊,為打造“成渝第二城”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近段時間,我正在為兩件事奔忙。”記者見到嘉美控股集團董事長黃祖林時,他剛接完風投機構打來的電話。他指的這兩件事,一是為公司的芳綸1414纖維材料研發及生產融資,跟風投機構談判;二是公司蠟染團隊攻克絲綢印染難題。
他提到的芳綸1414纖維材料俗稱“防彈材料”,可用于防彈衣制造。之前,其主要生產技術掌握在美日俄等國手中,我國使用的類似產品全部從國外引進。
“前幾年我們另辟蹊徑,直接從韓國引進了以崔松博士為首的芳綸纖維材料研發及生產高新技術團隊。”他說,目前在主要技術上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但進一步研發和生產還需要大量資金,這也是他忙著跟風投機構談判的原因。
據了解,崔松團隊已成功入選四川省“千人計劃”創業團隊。在爭取風投機構投資期間,崔松團隊在芳綸1313方面已完成了技術攻關,這種防火材料和芳綸1414一樣有著巨大市場空間,兩種新材料將成為嘉美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核心競爭力。
呂家麟的蠟染團隊則已經為嘉美取得了巨大收益,流水生產線快速生產。呂家麟是蠟染行業的領軍人才,也是該公司的副董事長。“我們公司妥善解決了引進人才的社保、工齡等具體問題,成功引進了山東省紡織研究院染化研究室主任呂家麟,并任命他為公司副董事長兼蠟染研究院院長。”黃祖林告訴記者。
2014年10月,呂家麟組建了20人的蠟染技術團隊。在團隊的努力下,一年多時間,他們先后完成了20多項蠟染技術革新,確保了嘉美印染的裝備成為國內獨一無二的蠟印先進設備,污水處理標準也在國內同行中名列前茅。
兩個團隊,都是嘉美引入的緊缺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我們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就是要做好‘引、用、留’。引,就是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用,就是要人盡其才,各展其長;留,就是要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指出。
嘉美是該市引入高端急缺人才,并已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范例之一。近年來,該市堅持“引進一個人才,培育一個團隊,催生一個產業”的人才引進理念,既為引進人才提供優厚待遇,也為他們創造一流發展空間,使他們盡展所長,為南充創造了巨大經濟社會效益。

南充創業小鎮 供圖/南充組
鐘肇星是南充嘉陵區創業小鎮的南充天下網絡發展有限公司老板。這家公司創建于2001年,主要處理房地產線上資訊和房地產大數據等方面的業務。“我們公司2016年5月決定搬遷至創業小鎮,到6月初實現全部搬遷,僅用了1個月時間。”鐘肇星介紹說。
是什么讓這個公司迫不及待搶灘落戶嘉陵?原來,嘉陵區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近年來,該區拋出“政策繡球”吸引人才前來創業,目前人才聚集效應已逐步得到體現。
嘉陵區創業小鎮的建成,讓鐘肇星看到了他的公司在南充發展壯大的曙光。“1元 / 平方米 / 年的房租、免費使用的公共設施……”鐘肇星說,最初吸引他的就是創業小鎮的優惠政策。從去年初第一次到創業小鎮考察后,他就對創業小鎮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今年3月,小飛俠科技首先落戶嘉陵。隨后,也碼科技、“積分寶”等公司也來了……30多家企業快速入駐創業小鎮,鐘肇星感嘆說:“好的政策帶來了更多、更強的同行,這么一塊‘風水寶地’誰不想盡快占有呢?”
2016年10月12日,“南充市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在南充創業小鎮正式掛牌。沒過多久,該區出臺了《南充創業小鎮管理辦法》等系列政策,從平臺建設、銀政企助力、引才獎勵等方面制定了支持政策。記者翻看《辦法》時了解到,創業小鎮對于新建創新創業載體,經評審符合條件的,會給予最高300萬元的綜合落地補助。
“要進一步搭建好‘雙創’平臺,完善軟硬件設施,搞好服務工作,努力把南充建設成為創業之城,我也希望當一個名副其實的創業市長。”南充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群剛說。實際上,創業小鎮100天建成就是南充市為“雙創”工作創造一流環境最具說服力的案例之一。創業小鎮專門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務,擁有核心技術的創業團隊可以拎包入駐創業小鎮。
“南充實施‘嘉陵江英才工程’,廣納天下英才,產生了良好的磁場效應,打造了引才聚智‘金字招牌’。”南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2016年底,南充全球發帖,計劃在2017年再次引入888名高端人才和高端智力項目。“在人才引進上,我們還根據需要編制了《南充市2017年高校專場人才招聘會方案》,面向全國部分知名重點院校開展招聘活動。”南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3月14日—3月16日,在西安交大舉行的今年首場人才專場招聘會上,南充收獲滿滿。“前來咨詢了解的學生達1060多人,現場投遞簡歷279人(碩博人才179人),現場簽訂意向協議112人(碩博人才108人)。”南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南充還將在成都、武漢、蘭州等地高校舉辦多場人才招聘會。
引入人才的同時,投入重金海納天下英才,也是南充市引才留才考慮的重點。目前,南充市每年定期召開專題評審會為引進人才發放政府生活補貼,并集成各類資金重點支持高端人才(團隊)創新創業。此外,還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建成高檔次人才公寓,擁有298套住房,目前已有228名高層次人才拎包入住。
從《“嘉陵江英才工程”若干優惠政策暫行規定》中可以感受到,南充市委、市政府努力從政策上打破體制機制壁壘,積極構建引進培養人才政策體系,支持人才創新創業。《規定》涵蓋了生活保障、人事服務等5個方面,涉及政府生活補貼、個人稅收、戶籍管理、配偶就業等20項具體政策。其中,包括最高300萬元的生活補貼、最高1000萬元的創新載體資助政策。
呂家麟便是受益者之一,市人才辦協調解決了其子女就讀涪江路小學的問題。曾耀子女的讀書問題也得到妥善解決,市人才辦還協調市人社局解決了其保留副高級職稱等問題。“2016年,南充市出臺了《南充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實施辦法》,從制度上保證了解決人才子女入學難問題。”南充市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堅持標準,大膽改革,簡化流程,南充開辟了對各類人才引入的快捷通道。比如,對頂尖團隊的引進,市、縣均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辦法,從資金、土地、工作條件等方面給予特別資助;對事業單位引進特殊人才,采取編制外引進,推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和項目工資等,很多具體的政策舉措給那些具有較高學術造詣、重大研究成果或特殊技能的體制外高層次人才開辟了上升空間。 (責編: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