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孝華
暢通領導干部“能下”出口
熊孝華
近年來,大英縣圍繞破解干部“能下”難題,建立完善協調聯系、有序退出、科學考核、工作問責四項機制,有效暢通干部“下”的出口,讓領導干部“下不來”成為“過去時”。
“前些年,因為干部監管聯系機制不健全等原因,一些領導干部涉及違紀違法問題未能及時通報組織部門,存在個別不宜繼續擔任領導職務的干部沒有及時‘下來’,仍然留在領導崗位上的情況。”縣委組織部干部監督科干部稅正波說。
為解決這類問題,縣委組織部建立完善干部監督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溝通聯席會議,通報干部在遵守法紀、維護穩定以及信訪審計等方面的情況,對“問題”干部一經核實,及時調整。
“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平平安安再等幾年,就退休了”。新形勢下,一些領導干部面對思想上、能力上、工作上、紀律上的新要求,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不適應,部分領導干部面對新的挑戰不是選擇迎難而上、主動適應,而是選擇消極怠工、得過且過。

大英縣城全景 供圖/大英組
為此,大英縣進一步鮮明選人用人導向,鮮明干部能“上”的四重導向,重點提拔受到表彰的優秀干部、實績突出的基層一線干部、表現優異的年輕干部、干在實處的務實干部,對年齡較大,但工作有激情、敢于改革創新的干部,大力支持和鼓勵其在重要崗位繼續干;對不敢擔當、動力不足、庸懶散浮拖的干部堅決予以調整。
科學的考核機制讓全縣干部感受到了工作壓力。大英縣先后建立完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目標考核辦法、黨建政績考核評價辦法等制度規定,細化工作考核指標,列出工作考核負面清單,強化工作考核和結果運用,有效發揮了考核的“指揮棒”作用。
“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大英縣建立的“清單明責、定期述責、考核評責、常態問責”責任機制,推動了工作責任層層壓實。同時,進一步建立完善效能監督問責實施辦法,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到位,推進重點工作不力的干部采取通報、誡勉、組織調整等方式進行問責處理。
去年以來,因涉及違紀違法問題,大英縣7名科級領導干部被免職,31名“兩代表一委員”初步人選被及時“放下”;24名科級領導干部因思想上產生惰性、工作激情減退等原因被免職;23名年度考核擬評優對象因負面清單被取消評優資格,黨建政績考核排名最后2名的單位負責人受到誡勉談話;1名鄉鎮黨委書記和2名鄉鎮黨委副書記因履行黨建責任不力被予以組織調整。(責編:余娜)
(作者單位:大英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