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 本刊記者 張微微
一座深丘城市的生態突圍之道
——遂寧市綠色發展調查紀實
熊燕 本刊記者 張微微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綠色發展理念,這是中央深刻把握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躍遷的發展大勢和客觀規律,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前所未有的位置來抓。中央把“綠色”上升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雖然目前面臨著不少困難,但這波綠色發展的浪潮還是以不可阻擋之勢蓬勃推動起來。
遂寧蓮理公園 圖/劉昌松
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然而近年來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環境危機:一些主要工業城市,在每年的冬季始終無法逃脫霧霾的困擾。網絡上,人們編出了很多關于霧霾的調侃語段,但詼諧幽默的背后也透露著民眾對天府之國古老生態環境深深的擔憂與惋惜。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出臺了《四川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辦法》,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以最嚴厲的舉措防治污染,壯士斷腕化解落后產能、推進轉型發展,堅決守住綠水青山。在我省推進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不乏亮點與典范,他們的做法和克服重重困難的毅力或許能給一些正在遭遇環境困擾的城市以啟發和借鑒。本期記者以我省的綠色現代產業基地,“養心”文化生態花園城市——遂寧市為樣本,進行調查梳理。
遂寧河東新區觀音湖畔的摩天輪 圖/劉昌松
前不久,當地赫赫有名的新綠洲印染有限公司接到了一張數額不小的罰單。罰單來自何處?公司董事長文多明有點懵。原來,這張罰單是省環保廳在對該企業污水排放監測中發現水中COD(化學需氧量)數據超標0.1而開出的。
“僅僅只超了0.1,感覺是罰得有些重。其實公司的污水經處理已經達到自來水標準了,但是對于我們這樣的企業環保標準更加嚴格,罰款7萬元,停產6天。停產6天意味著上千萬元的損失啊。”文多明很是心疼。
“超標0.1也得重罰。企業生產,必須把環保放在第一位。”遂寧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對省上開出的罰單表示贊同。作為年產值上10億元的大型龍頭企業新綠洲公司在按期繳納罰款后,迅速投入重金換上了一套國內一流品牌的污水監測設備。
其實,近年來新綠洲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并不少,公司在煙氣治理、污水處理、降噪除臭等方面下功夫,通過“熱電聯產”實現循環利用,避免二次污染,又支付了100萬元年薪聘請管理公司來指導環保設施設備的落實。“這些年僅在環保設備投入上,累計投資就達4000多萬元。”文多明表示,堅持環保發展對企業有積極影響。公司的產品早已取得近乎苛刻的歐盟標準的行業綠色生產和產品認證,2016年實現年產值11.4億元,出口創匯2739萬美元,在整體經濟形勢下行壓力的大環境下還實現了小幅增長。
管中窺豹,新綠洲對“超標0.1”的那股較真勁代表的是遂寧市對環保高標準、嚴要求、對綠色發展的認知越來越深入的大多數企業家的常規狀態。而當地政府在這些成效的促成中,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們給企業算長遠賬,比如在生產鍋爐的煤改氣方面,雖然天然氣的單價成本比煤炭要高,但是天然氣燃燒充分且設備自動化、遠程監控化,為企業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環保成本。這些道理我們都是一家一家企業去講,他們也漸漸地接受了。另外,我們每年還要組織不同層次的培訓,組織企業家去全國各大知名高校進行環保知識學習,讓他們接受綠色發展理念。”遂寧市經信委主任劉峰華告訴記者。
1月9日下午,在遂寧市的一家建筑工地上,記者發現了一個新奇的事物。一輛“裝甲車”的炮口正對著施工的拆遷房屋噴射大量的白色煙霧,本該漫天塵土的環境變得清朗了不少。原來,這是一臺霧炮抑塵設備,屬于目前國內比較先進的環保裝置,專門用來對付空氣中的粉塵,它噴出來的極其細小的水霧,對PM2.5都有沉降作用。“如果能大規模地使用,我們就不怕霧霾了。”工人笑呵呵地對記者說。
遂寧市環保局大氣污染防治科科長王璞告訴記者,遂寧市屬四川盆地中部丘陵低山地區,由于海拔低,四周又被德陽、南充、重慶等工業城市包圍,周邊城市的不良空氣很容易在遂寧市沉降,所以近些年來也有受到霧霾襲擊的時候,“受到外來波及是主要因素,但也不能說我們自身城市就沒有空氣污染。但是遂寧市的工業后發優勢讓遂寧市以發展新興產業為主導,加之環保部門對污染源的全面監控和治理,所以全年的大部分空氣質量都是優質的。”
2016年,遂寧市環保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為抓手來開展環保工作,助推綠色經濟發展。
在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上,淘汰13家落后產能企業;在清潔生產上,完成兩戶重點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完成了8家市控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驗收工作;在燃煤小鍋爐整治上,完成全市18家企業,22臺(合計83蒸噸/時)燃煤小鍋爐淘汰或清潔燃料替代工作,且未審批新建規模以下燃煤小鍋爐;在工業大氣污染治理上,按照國家、省級要求已完成1家重點企業的工業煙粉塵治理,每年減少工業粉塵排放22.15噸,減少工業固廢(廢砂)產生量150噸。
目前,全市使用20蒸噸/時燃煤鍋爐的企業僅4家,日常監測達標。同時大力推進企業“煤改氣”,絕大部分已使用天然氣;對石化企業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完成40余座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淘汰。
“工業企業集中搬遷到工業園區,目前主城區僅剩1家工業企業,且將在月底搬遷。”王璞表示,遂寧市對環境監管保持高壓態勢。2016年,強化了54家重點污染源24小時在線監控,對26家企業每季度監督性監測、比對監測。
(左圖)觀音湖圖/劉昌松
兩年前,一家年產值上億元、每年可納稅2000多萬元的蓄電池生產企業連入駐協議都簽訂好了,結果還是被擋在了遂寧城外。對于一直渴望高產值、高稅收企業入駐的四川二線城市來說,這是一塊非常誘人的蛋糕,遂寧市為何要放棄呢?
劉鋒華給出的解答是“綠色發展,要從源頭做起”。
“蓄電池企業要求周圍幾公里內無居住區和商業區,可以想見對環境的污染將會非常大。我們幾經考量,最后下決心放棄,GDP固然重要,但我們要的是可持續發展。”劉鋒華對記者說,這幾年遂寧市牢守生態“紅線”,像這樣高產值、高稅收但又高污染的企業已經被拒絕了好幾十家。“我們拒絕引入高污染企業,目的是要做好新興產業的后發優勢,走綠色發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近年來,在產業引進和布局上,遂寧高屋建瓴,堅持按照綠色產業布局原則,以引進符合綠色發展的高端成長型產業企業為主。同時,對食品、紡織等傳統企業進行提升,對企業加大力度進行技改投資,實施“智能制造”,實現提質增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此外,加大對環保企業的資金、政策支持。目前,對全市企業節能減排技術的投入達到4000萬元—500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遂寧市產業的集約集群發展實現了70%—80%。“集約集群發展,配套及生產成本較低,且環境治理及監測成本也低。”
幾年堅持下來,遂寧市綠色發展的經濟成效日益凸顯。2016年,全市工業企業中,新興企業產值占比30%。“在前期階段來看,堅守綠色紅線,對GDP‘數字經濟’有影響,如果以GDP來評判,對政府的政績似乎也有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我們政府的工作不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嗎?現在中央和省上把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提高百姓對環境的滿意度成為我們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所以,我堅信遂寧的工作方向是正確的。”劉鋒華表示,這幾年遂寧市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保持全省前幾名,正是“綠色經濟”理念的后發優勢的體現。
記者觀察
政策的落地,需要法治的保障
在采訪的過程中,遂寧市經信委主任劉鋒華向記者說出了近幾年工作中的一些困惑。綠色發展之路,從理念到制度的生成需要政府來制定一個發展的標準,但難點就在這里,政府的工作太繁重,責任太大。“幾乎每一項工作都得跟進,而各行各業的標準又不一樣。比如食品加工你不可能跟紡織業的環評標準一樣,但是中間政策又需要不停變化,要與時俱進,要有預期目標,這對我們工作的考驗相當大。所以,很多時候政府的工作效率會受到影響,這對綠色發展的速度恐怕要打上折扣。”劉鋒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記者了解到,遂寧市的綠色發展目前主要是以調動地方政府的行政手段來推動,政府和企業在環保設備上經費投入巨大。這雖然是一個必要的方法,但突如其來的資金壓力,會讓很多中小型企業無法承受,甚至無法生存。
如果,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能夠在法律上得到支持和細化,那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緊密結合依法治國的大背景,制定出針對各個行業的、有一定階段性、目標性的環保法案,讓獎懲都由現成的法律來決定,并建立第三方評價機制,那么不僅僅對政府職能部門,對企業、對整個生態文明的建設都會形成一個良性互動的局面。(責編:陳暉)
政策的落地,需要法治的保障
在采訪的過程中,遂寧市經信委主任劉鋒華向記者說出了近幾年工作中的一些困惑。綠色發展之路,從理念到制度的生成需要政府來制定一個發展的標準,但難點就在這里,政府的工作太繁重,責任太大。“幾乎每一項工作都得跟進,而各行各業的標準又不一樣。比如食品加工你不可能跟紡織業的環評標準一樣,但是中間政策又需要不停變化,要與時俱進,要有預期目標,這對我們工作的考驗相當大。所以,很多時候政府的工作效率會受到影響,這對綠色發展的速度恐怕要打上折扣。”劉鋒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記者了解到,遂寧市的綠色發展目前主要是以調動地方政府的行政手段來推動,政府和企業在環保設備上經費投入巨大。這雖然是一個必要的方法,但突如其來的資金壓力,會讓很多中小型企業無法承受,甚至無法生存。
如果,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能夠在法律上得到支持和細化,那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緊密結合依法治國的大背景,制定出針對各個行業的、有一定階段性、目標性的環保法案,讓獎懲都由現成的法律來決定,并建立第三方評價機制,那么不僅僅對政府職能部門,對企業、對整個生態文明的建設都會形成一個良性互動的局面。(責編:陳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