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安 博
“小黃人”快時代中的分揀小能手
■ 實習記者 安 博

“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p>
每每讀起這句話,腦海里都會映出一幅唯美、安逸的畫面。曾經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簡單,漫長的時間線上牽動的是人們不緊不慢的生活。只是逐漸的,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了,仿佛你走慢一步就會被身后狂追不舍的“大怪獸”吃掉了。于是,像這樣只存在于記憶里的場景,并不會出現在如今這個“快餐時代”。
快節奏的生活似乎捆綁著每一個人,像是上了發條一樣的人們,匆匆穿行于自己生活的空間。每天接近兩點一線的生活已然成了一種墨守成規的習慣。但在這樣配套的“快生活”中,我們除了傷春悲秋,感慨時光匆匆以外,還可以投放一些關注,給那些因為需要變快而出現的“可愛”事物。
在這個網購盛行的大時代,物流運輸絕對稱得上是一個肩負重任的“男子漢”。據統計在去年,大獲群眾青睞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當天,全網銷售額高達1770.4億元,同比增長44.0%,全網的包裹數高達10.7億個。
龐大的數字讓人能夠輕松想到人們現如今對于網購的熱情,同時,在往深處思考一下,我們就可以想到這些快遞包裹的物流運輸。這么多的物品,要幾乎同時穿梭在不同的城市,在這之前,他們需要被集中放在一起,然后再進行分揀工作。
平時的分揀工作也許靠人力就可以完成,但是遇到雙十一這樣的巨額任務時,靠人力很顯然已經不足以應付了。于是,就出現了“傳說”中的分揀機器人——“小黃人”。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第一次見到工作中的“小黃人”是在《奔跑吧》這檔節目上??粗麄冇行虻拇┧笤诠ぷ鲌龅刂校總€“小黃人”頭上頂著不同的物品,走著不同的線路,旋轉、歪頭,貨就進了指定對應的地點。他們甚至會在相遇時避讓,外加黃色的“皮膚”,真的是像極了電影《神偷奶爸》中的“小黃人”。
其實機器人運用在工業企業中已經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了。而且像“小黃人”一樣的高速分揀機器人在不同的行業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只是在作為基礎產業、社會發展支撐的交通物流運輸中,它的價值更能充分的體現。
首先,作為一個機器人,“小黃人”的工作效率是十分高的。在一秒內“小黃人”就可以進行2到3次的物品分揀工作,并且能夠迅速的將物品放進對應的地方。同時,它抓取分揀物的精準性是相當高的。基于高速分揀機器人對于物品位置的識別能力,它可以在瞬間抓到需要的東西。而且,它們的協同能力強。幾個高速分揀機器人可以協同、配合工作,在同一流水線上進行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高速分揀機器人更優于人力的部分在于,它們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進行分揀工作,而且占地面積更少,這樣精準、高效、能夠提升工作效率的存在,大大的降低了物流運輸中的成本。也正是因此,物流的分揀人員也都不得不擔憂自己是否會下崗。
“小黃人”的工作內容主要是針對長不超過60cm,寬不超過50cm,重量在5kg以下的小件包裹。對這些包裹進行掃碼、稱重、分揀的工作。實現快遞面單信息識別,選擇最優的路線進行投遞,每次的掃碼工作在一秒內就能完成,而運行速度是3米/秒,每小時能夠完成18000件物品的分揀,每天至少能分揀出20萬個快件。
快遞分揀中心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第高速分揀機器人的工作平臺,下層則是分揀收件區,兩層之間有240個分揀口,每個口代表一個城市或者是運轉中心??爝f包裹由傳送帶傳送至上層,“小黃人”會迅速的讀出被放在自己身上的物品的信息,并進行分揀,按區域投遞到下層的收件區。
談到“小黃人”的由來,更像是電影中的情節。幾個“技術宅”校友合伙成立了立鏢機器人公司,經過了近兩年的研發,申請了40多項專利,最終研發出了這款高速分揀機器人。相較于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的手機來說,高速分揀機器人則是充電5分鐘,運行4小時。公司的技術總監表示,在之前的工作模式中,大量的人力集中在分揀環節,而現在,在一個標準分揀平臺內,350臺機器人同時作業,節省人力的同時還能減少搬運的次數,進而使得包裹更安全。
對于節省了大量人力后,人們對于失業的擔憂,技術總監朱建強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他覺得機器人代替人去做一些機械活,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被釋放出來,去做一些更具有創造性、更有意義的事。
“小黃人”的到來對于物流運輸業來說是一個新的機遇,看到它們背著自己的快遞,穿梭在無數個方格之間的“呆萌”形態,你一定也會由衷的感嘆一句:厲害了我的“小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