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增濤
(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林業局 山東濱州 256800)
沾冬2號塑料大棚栽培管理技術
羅增濤
(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林業局 山東濱州 256800)
沾冬2號(圖1)是沾化當地的一個優質晚熟鮮食新品種,又稱2代冬棗、冬棗2號、短枝冬棗,是由普通的冬棗選育而成。其果型較大,呈扁圓形,含糖量高,皮脆肉嫩、口感極佳,營養豐富,單果比普通沾化冬棗重6~12克。該品種2010年通過專家鑒定,暫定名為沾冬2號。由于沾冬2號的抗鹽堿能力,抗病蟲能力,抗旱能力比普通沾化冬棗品種弱,對肥水條件的要求高,需要更精細、更科學的栽培管理。而對沾冬2號進行塑料大棚栽培管理,能顯著改善果實品質,提高坐果率和產量。

圖1 沾冬2號
現將沾化區當地多年的沾冬2號塑料大棚栽培(圖2)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圖2 沾冬2號塑料大棚
首先選擇排灌良好的地塊,最好是沙壤土。冬棗樹栽植密度為1.5米×2米,畝栽222株。塑料大棚一般為南北拱圓式塑料大棚,采用鋼制或竹木結構,以鋼管或鋼筋水泥柱為支撐,跨度8~14米,矢高為3~3.5米,長度因地而異,一般30~50米。棚膜選用無滴膜,棚膜幅與幅之間相互壓茬。在每組桿中間,用一條壓膜線或竹竿壓緊。在棚肩部兩幅棚膜壓茬處,可留活動縫隙作為通風口。
當日均氣溫在4~5℃時就可以扣棚,一般在2月上旬左右,遇雨雪天或寒流時可向后推移5~7天,因地而異。2月易發生倒春寒,應加強棚室管理。

圖3 沾冬2號大棚通風
3.1 控制溫度
根據沾冬2號的生長特性,把握好生長發育階段的溫度。一是扣棚后要逐漸提高溫度,白天16~22℃,晚上3~6℃,往后每周提溫3~4℃,最高溫度不應超過30℃。二是萌芽期,白天棚內溫度應控制在28℃以內,晚間不低于10℃。三是花蕾期,白天棚內溫度25℃左右,不應超過30℃,晚間不應低于13℃。四是果實膨大期,溫度在25~28℃,不宜高于35℃;五是轉色成熟期,最適溫度在22~25℃,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轉色增加糖分。這個時期外界自然溫度較高,需要注意防高溫日灼,可樹下滴灌,樹上噴水,用水調溫。在極端高溫天氣情況下,應在12∶00—16∶00棚上蓋遮陽網降溫。
3.2 合理通風
生產中一般采用棚體通風來調節棚內的溫度、濕度和氣體成分(圖3),具體要根據棗樹的不同物候期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和天氣情況,靈活掌握通風口大小、通風時間和通風部位。前期通風一般以頂部通風為主,以免造成溫度不均衡,從而使棗樹的開花結果物候期不同步。當外界氣溫上升到5℃左右時可通邊風。通風時要隨時注意外界氣溫的變化,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要提早通風,不要等到棚內溫度上升到所需溫度才開始通風。通風時要注意先通小風,逐漸拉大通風口。沾冬2號花期更應注意要早通風慢升溫,切不可通風過急。
4.1 施肥
大棚沾冬2號栽培中的施肥管理,最好實施測土化驗配方施肥。應控制化肥使用量,多施生物肥、有機肥、礦物肥等,前期以施氮肥促進生長,施磷肥促進生根;中后期則要多施鉀肥,噴施硅肥和補硼增鈣以提高果實品質。基肥可以在萌芽前和膨果期各施一次。萌芽前施硝硫基復合肥每畝40~50千克,配施硝酸銨鈣和硫酸鉀各30千克;膨果期每畝追施聚離子鉀肥20~30千克,葉面噴高含鉀的磷酸二氫鉀等。秋季收獲后以施有機肥為主,每畝施生物有機肥60~80千克,優質腐熟有機肥3000~4000千克,多元素礦物肥30~50千克,配施復合肥60~100千克,在冬棗樹行間進行溝施。
4.2 澆水
扣棚前冬灌一次,萌芽后根據墑情進行滴灌、溝灌、滲灌等。一般晴天時灌溉,在陰雨天空氣濕度大時不灌溉。花期應保持溫室相對濕度在80%~90%。
4.3 修剪
樹形最好采用自由紡錘形或開心形。控制樹高低于棚膜35~45厘米,以方便管理。可采用拉枝等方法來增大采光降低樹高。修剪時首先應剪除病枝、枯枝和無結果能力的枝條,其次疏除弱枝、過密枝和交叉重疊枝,對空間大、結果多的多年生徒長枝可培養成骨干枝。對骨干枝上抽生的1~2年生發育枝,根據樹形空間大小,一般留3~5個二次枝,培養成結果枝組。對衰老枝應進行更新或疏除,可縮剪1/3~1/2,以復壯促發新枝。
4.4 花期管理(圖4)
4.4.1 花期授粉從初花期開始,可進行蜜蜂傳粉或同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蜜蜂傳粉可在大棚內放養1~2箱蜂,在蜂箱口放一加糖水的平盤就可以。人工輔助授粉要在開花后每日上午8—11點,用毛筆逐花點授花粉。
4.4.2 適時開甲在棗樹盛花初期就可以開甲,在主干距離地面20~30厘米處進行環狀剝皮,寬度在0.3~0.6厘米,根據樹勢強弱酌情決定開甲寬度。開甲后晾2~3天,然后用塑料布包扎。

圖4 沾冬2號開花期
4.4.3 嚴格疏果留果過多,易造成樹勢衰弱。留果量根據樹勢和結果枝強弱來確定,一般強枝每一棗吊留2~3個幼果,弱枝留1個幼果,其余全部疏除。疏果時,要盡量選留頂花果和棗頭枝的木質化棗吊,以提高產量。
4.5 肥水管理
扣棚后,用3%~5%尿素噴樹冠,以提高樹體營養水平及棚內相對濕度。開花期噴施0.3%的硼砂。幼果膨大期株施果樹專用肥1.5千克,同時加強葉面噴肥,每9天左右噴1次,連噴3~4次。前期可用0.3%尿素和0.3%光合微肥,以增強抗逆性,提高坐果率,減少生理落果。后期可用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以提高果實品質。
4.6 病蟲害防治
大棚內主要病蟲害有棗銹病、棗炭疽病、干腐病、綠盲椿象、紅蜘蛛、桃小食心蟲等。扣膜后1周噴一遍5波美度石硫合劑,萌芽前噴一遍3波美度石硫合劑,以防治越冬病蟲害;棗樹萌芽期,防治綠盲椿象、紅蜘蛛、桃小食心蟲等害蟲可噴施25%滅幼脲3號1500倍液+愛美樂、萬靈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2500~3000倍液+5%啶蟲脒3000倍液+增效劑+阿維菌素5000倍液防治;對于落葉病和干腐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寶麗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用腐必治20倍液+高效活性滲透劑涂抹病斑。果實生長期主要防治棗銹病、棗炭疽病,可選用腈菌唑2500倍、凱潤3000倍+農用鏈霉素、特普唑800~1000倍或斑銹靈1000倍液等,每7~10天噴施一次,噴施2~3次,最后一次在果實成熟前1個月;噴50%多菌靈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2~3次。
(作者聯系電話:139630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