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美 Xu Chunmei
可持續性與設計倫理
——當代設計師需要深入認識和嚴肅對待的本質性問題
徐春美 Xu Chunmei

簡·畢特郭居靜新建筑和瑞士蘇黎世迪蒂孔前工業區的再利用?HolzerKoblerArchitekturen
可持續性與設計倫理是當代設計界討論得如火如荼的話題。湯姆·拉斯的《可持續性與設計倫理》一書從哲學、生態學、經濟學、管理學等角度全面分析了設計的基本價值觀和倫理觀,并在可持續性的新背景下,提出新的設計規范應立足于新的設計價值觀和倫理觀,由此帶來可持續的未來以及成功的設計實踐,實現人類共榮的最終目的。
可持續性,設計倫理,共榮


可持續性與設計倫理是當代設計界討論得如火如荼的話題,其涉及面非常廣泛,包括了建筑設計、工業設計、環境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影視動畫設計、機械設計等諸多門類。可持續性與設計倫理已經成為當代設計師需要深入認識和嚴肅對待的本質性問題,那么,到底什么是可持續性和設計倫理呢?
可持續性指的是可長期維持的狀態或者能力,也指的是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能源。1總的來說,可持續性指的是可持續發展的狀態或者能力。關于可持續發展,較早的定義出自1987年聯合國的一份報告——《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2。該報告共有三個部分:共同關注、共同挑戰、共同努力。其中,第一部分的第二小點針對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定義。該定義寫道:“可持續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會影響未來人類滿足需求的能力。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兩個重要概念:‘需求’的概念,特別是世界上窮人的基本需求,這些人的需求應該具有絕對的優先權;局限性的觀念,即科技水平和社會機構在環境滿足當代和未來需求的能力方面強加的局限性。”3很明顯,此定義強調了可持續發展對人(包括窮人和未來人類)的需求和對環境的重視。這一定義雖然稍顯模糊,不夠具體,但卻為后來人們在可持續性方面的探討指明了大體方向。1999年,美國全國研究委員會政策司發布了《我們共同的旅程:向可持續性轉變》4,以一種更具體、更直觀的方式比較并總結了多種對于可持續性的定義。如圖2所示,雖然對于可持續性的定義繁多,但主要圍繞“什么需要保持”、“什么需要發展”這兩方面展開,只是在時間長度以及雙方所占比重方面有所區別。2006年的一種定義則更為清晰明了,認為“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過程,要保持自然系統持續提供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服務的能力,這是經濟和社會的基礎,同時,還要實現人類發展的目標”。5如圖3所示,該定義一目了然地解釋了可持續發展在社會、環境和經濟三方面的平衡關系,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可持續發展狀態,也是人們追求的最佳狀態。
設計倫理是20世紀70年代新興起來的應用倫理學中的一個分支,即設計道德,要求設計中必須綜合考慮人、環境、資源的因素,著眼于長遠利益,發揚人性中美的、善的、真的方面,運用倫理學取得人、環境、資源的平衡和協同。關于設計倫理的提出,人們通常認為源于1971年帕帕奈克的《為真實的世界設計》一書,在該書的第二版中,帕帕奈克明確指出設計師身上具有巨大的道德和社會責任。6隨著環境的急劇惡化、資源的迅速減少,人們不斷反思以往的設計行為和設計指導思想以及對設計產品的預期,設計倫理學逐漸成為設計藝術學科關注的新方向,倫理也成了繼設計三大原則——實用、經濟、美觀——之外的第四原則。隨著人們把人類、環境、資源作為一個系統整體加以看待,為了提高這一整體的平衡和協調發展,設計師們做出了許多研究和嘗試,各種新的設計名詞不斷進入人們的視野,如綠色設計、生態設計、可持續設計、零廢物設計、責任設計、倫理設計等。
比較可持續性和設計倫理的定義,我們發現,二者的含義非常接近,都力圖在社會、環境和經濟之間取得平衡而長遠的發展。對于這一點,湯姆·拉斯在他的《可持續性與設計倫理》一書中作了非常詳盡的論述。該書內容非常全面,共七章,從哲學、生態學、經濟學、管理學等角度全面分析了設計的基本價值觀和倫理觀,并在可持續性的新背景下,提出新的設計規范應立足于新的設計價值觀和倫理觀,由此帶來可持續的未來以及成功的設計實踐,實現人類共榮的最終目的。
第一章論述了可持續性,并把它與設計行業聯系起來,既把它看作是設計行業的責任,也把它看作是設計行業的機會。對于可持續性這一觀念的探討,不僅包括它的一般含義,更重要的是它對于設計師而言所具有的特殊含義。可持續設計的核心就在于把自然當作可以用于投資的資本,而不是可以盡情利用的資源。這種可持續性是弱可持續性與強可持續性之間的連續變量。
第二章非常廣泛地闡述了職業倫理準則。作者從兩個方面回顧了幾個精選的專業團體的倫理準則:這些準則如何演變并進而包含環保問題;這些準則能否通過盡職評估。對不同倫理準則的回顧揭示出一個現象:雖然這些專業團體之間存在某些一致性,但是,有些專業已經把可持續性納入其倫理準則,而另一些專業卻無動于衷。這說明在采納可持續性理念方面,雖然我們正不斷取得進步,但還是處于初級階段。
第三章進一步展開更明確的討論:可持續設計是不是專業人士的一種倫理責任?可持續性可以被視為關乎公共健康、公共安全和公共福利的問題嗎?如果可以,這又會帶來什么其他的責任?在設計過程中,如何對自然和環境諸元素加以評估?為了可持續性的目的而履行的責任是否會帶來對非人類的生命和其他物種的責任?作者在本章中著力為設計專業人士把可持續性目的包含在自己的倫理思考中提供合理的道德推理。
第四章指出,絕大部分設計專業人士受雇于某一機構而進行設計活動,這一現象通常會怎樣影響設計師的倫理觀和責任感。作者指出,在機構里面,或者在大型項目中,設計師個人可能僅僅參與了整個項目的一小部分,此時,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僅是設計專業人士的倫理責任,而更應該關注專業公司的倫理責任,或者提供設計服務的公司的倫理責任。面對公司的不道德做法,迫不得已之時,專業人士還可以選擇“檢舉”雇主。
第五章把前幾章中提出的觀點用于專業人士或者專業機構在追求可持續結果時所作出的選擇。現實世界有許多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團,他們通常會有利益沖突;現實世界也有許多明顯非持續的規則和設計標準,在這樣的世界里,作為設計過程的領導者,設計專業人士有責任確保可持續性。但是,現實世界中,客戶可以在提供服務的許多專業人士中進行挑選,那些習慣于循規蹈矩的人也不愿意改變,那么,作為現實世界的一員,設計專業人士為了可持續結果而進行的設計整合可能與過去的做法大相徑庭。
第六章針對設計的不確定性提出預防原則及其運用,指導設計專業人士達到可持續設計測評的標準,避免建成環境中出現意外的結果,使得設計師個人能盡量確保對自己的作品盡職盡責。
第七章針對那些會面臨可持續性倫理挑戰的不同設計行業提出了一些解決之道,介紹了什么樣的設計價值觀有助于可持續設計,并能帶來令人滿意的可持續結果。
歸根結底,在可持續性和設計倫理的框架下,所有的設計都是有前途的,所有的設計師內心也都是樂觀的。當代是一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正是在這個時代,個人才有最大的機會脫穎而出,各行各業也才有最大的機會向公眾證明他們值得公眾的信任。設計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設計師的基本哲學或價值觀。
在適應可持續設計的時期,許多設計師和設計機構都在進行著自己的思考,該書也正是這些思考中的一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可持續性與設計倫理》提出了許多問題,但同時,也給出了同樣多的答案。在我們努力尋找通往這些設計規范之路時,希望這本書能引起人們的深思和討論。
當前對于可持續性與設計倫理的論證,大多都是從具體設計作品和設計實踐出發,指出可持續設計的具體措施和方法。而該書獨辟蹊徑,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論述。首先,從可持續設計的哲學依據和理論基礎的角度追根溯源,為可持續設計找到理論依據與價值觀指導。第二,結合大量的環境和生態事件的翔實數據,說明可持續設計的必要性。第三,根據美國設計界許多最高機構所制定的具體倫理準則,論述可持續設計倫理準則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第四,從公司管理的角度,說明公司領導者的倫理責任以及他們應該如何處理與作為雇員的專業人士之間的關系。第五,從實踐可行性出發,提出將預防原則作為設計行為的指導。湯姆·拉斯以這種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相互論證的方式,有條不紊、清晰明了地論證了可持續設計倫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持續性與設計倫理》一書也的確是一本不得不讀的好書。
正如《可持續性與設計倫理》在開頭和結尾都提到的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一樣,設計師由于具有的專業知識,接受了專業培訓,他們也就具有了普羅米修斯一樣的先知先覺的能力,因此,可持續設計倫理是設計師不可逃避的責任,只有設計師責無旁貸地承擔起這一責任,深入研究各種可持續設計之道,在自己的設計活動中充分考慮可持續設計倫理,在各種場合盡力傳播可持續設計思想和價值觀,可持續設計才可能真正流行起來,成為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也只有通過新的設計規范帶來可持續的未來以及成功的設計實踐,才能促進人類的富足、增長、健康和繁榮!

假日家園,美國費城?Michael Moran
1.霍恩比.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2038.
2.United Nations,Report of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1987,http://www.un-documents.net/wcedocf.htm
3.United Nations,Report of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 June 1987,http://www.un-documents.net/ ocf-02.htm#I
4.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Our Common Journey: A Transition Toward Sustainabilit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9,http://www.sustainabledevelopmentinfo.com/thede fi ni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
5.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 Sustainable_development
6.維克多·帕帕奈克.為真實的世界設計[M].周博, 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76.
Sustainability and Design Ethic— The Essential Problems that Contemporary Designers Need to Understand Deeply and Treat Seriously
Sustainability and design ethics are the heated topics in current design circles. In his bookSustainability and Design Ethics, Tom Russ analyses the basic values and ethics in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hilosophy, ecolog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 also proposes that new design paradigms should be grounded on new design values and ethics in the new context of sustainability, which can bring about sustainable future and successful design practice, thus realizing the fl ourishing of human beings.
Sustainability, Design ethics, Design paradig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