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亮,王春鳳
(1.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 100028;2.中國民用航空局清算中心,北京 100029)
我國空鐵聯運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
王永亮1,王春鳳2
(1.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 100028;2.中國民用航空局清算中心,北京 100029)
空鐵聯運作為多式聯運和綜合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潛力巨大。針對我國民航和高速鐵路構成的空鐵聯運業務,系統梳理發展現狀,深入挖掘存在的主要問題,詳細分析引起問題的主要原因,提出構建空鐵聯運組織、創新空鐵聯運產品、打造空鐵聯運平臺、提升空鐵聯運品質、完善空鐵聯運法規等發展對策,以促進空鐵聯運可持續發展。
空鐵聯運;民用航空;高速鐵路;存在問題;發展對策
基礎設施層面,2015年頒證運輸機場數量達到210個,千萬級機場由2011年的21個增加至26個,運輸航空公司數量達到55家,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9.15億人次和1 409.4萬t[1];2015年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9萬km[2],位居世界第一位,年均增長30.25%,占世界高鐵路總里程的60%以上。我國樞紐機場客貨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張,運輸航空公司數量的急速增長,以及“四縱四橫”高速鐵路主骨架網絡布局的基本形成,為我國開展空鐵聯運業務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運營層面,各樞紐機場為了健全完善其集疏運系統,快速擴大其輻射范圍,有效緩解其容量壓力,加快提升其樞紐功能及全國排名,積極推動開展空鐵聯運業務;各航空公司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協商聯合地方鐵路局(高鐵運營公司),以提升乘客出行體驗為目的,主導開展空鐵聯運業務,實現民航和高速鐵路兩種交通方式相互喂給客流、雙方互利共贏。
目前,我國立足民航和高速鐵路的空鐵聯運業務已形成了三種模式,即以成都雙流機場、海口美蘭機場為代表的依托基礎設施空鐵聯運模式[3],以重慶江北機場、天津濱海機場為代表的依托運輸服務空鐵聯運模式,以長三角地區上海機場、杭州蕭山機場、南京祿口機場等為代表的依托基礎設施和運輸服務相結合的空鐵聯運模式。見表1。
深入分析國內當前存在的主要空鐵聯運產品發現,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2.1 產品服務范圍有待完善
盡管我國國土面積幅員遼闊,但是我國高速鐵路網絡卻非常發達,目前已經覆蓋大多數擁有民航運輸樞紐機場的城市,成都雙流機場、海口美蘭機場等甚至設置有高速鐵路車站,形成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國內民航乘客的出發地城市和目的地城市均有高鐵線路經過的可能性較大。推出空鐵聯運產品背景下,很大比例乘客全旅程服務鏈由出發地城市旅程服務鏈(從乘客查詢空鐵聯運產品開始,至乘客完成登機結束)、空中旅程服務鏈(從乘客完成登機開始,至乘客離開飛機結束)和目的地城市旅程服務鏈(從乘客離開飛機開始,至乘客離開高速鐵路車站結束)構成。

表1 我國主要空鐵聯運產品情況
然而,我國現有主要空鐵聯運業務服務范圍并不完善,僅僅圍繞出發地城市旅程服務鏈或目的地城市旅程服務鏈開展產品設計,提供了殘缺的旅程服務鏈服務,導致很多空鐵聯運乘客在出發地城市或目的地城市出行體驗相對優質,而剩余服務鏈則體驗不佳。
2.2 優惠政策重于優質服務
我國空鐵聯運業務總體上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4]。一般來說,樞紐機場的航線網絡、航班頻率、航班延誤等狀況,途經機場歸屬城市的高鐵線路數量、線路走向、發車頻率、車票價格等現狀,樞紐機場與高鐵車站之間互聯互通以及通道的安全、經濟、快速、舒適、便捷等情況,基本共同決定了單個樞紐機場空鐵聯運產品能夠吸引的旅客市場范圍,而優惠政策和優質服務作為提升產品效果的主要手段,能夠起到吸引更多乘客選擇空鐵聯運產品、擴大空鐵聯運市場范圍的作用。
然而,我國目前主要空鐵聯運產品更多的是通過優惠政策而非優質服務來擴張旅客市場范圍。從優惠政策來看,已經從最初僅提供免費(打折)高鐵車票逐步向提供各種優惠券、免費住宿服務,優惠景區門票等過渡,極大豐富了優惠政策體系,但是卻不同程度地破壞了空鐵聯運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導致地方政府或航空公司、機場承擔過高的補貼費用負擔。從優質服務來看,維持了空鐵聯運一票通(人工領取高鐵車票)、值機等基本服務,但空鐵聯運產品在線實時查詢、航班和列車相互高效銜接(銜接班次較多、銜接時刻合理)、乘客中轉有效引導、行李直掛等優質服務仍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對提升乘客出行體驗效果有限。
總體上看,空鐵聯運供需層面協調不夠,即空鐵聯運產品與乘客需求契合程度不高,導致我國空鐵聯運業務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存在上述產品服務范圍有待完善、優惠政策重于優質服務等問題。
3.1 乘客出行需求考慮不足
乘客對出行方式的需求具體體現在安全性、經濟性、快速性、舒適性、便捷性等特征[5]。從空鐵聯運產品全旅程服務鏈來看,出行環節主要包括產品查詢、購買產品、取高鐵票、檢票、乘坐列車、值機、機場中轉、辦理乘機手續、乘坐擺渡車、行李托運、接受一關三檢、乘坐航班、取高鐵票、檢票、乘坐列車等,乘客切身體驗整個出行環節,合理評估產品對安全、經濟、快速、舒適、便捷等出行需求的滿足程度。
然而,目前我國空鐵聯運產品并未以最大程度滿足乘客出行需求為設計出發點、優化完善全旅程服務鏈的出行環節,而是圍繞出發地城市旅程服務鏈或目的地城市旅程服務鏈,通過嵌入過多的優惠政策力求擴張市場范圍,導致產品吸引力度相對較弱、市場前景不太明朗。
3.2 乘客個人屬性分析不夠
乘客個人屬性包括年齡、性別、收入、出行目的等[6],不同特性乘客的出行需求是有差別的。由于空鐵聯運產品涉及民航和高速鐵路兩種運輸方式、全旅程服務鏈條相對較長,具有不同特性的乘客對空鐵聯運產品的需求差異更加明顯。
然而,目前我國空鐵聯運產品并未針對乘客個人屬性的差別,形成最大化滿足不同屬性乘客需求的差異化、多元化的產品體系,而是圍繞出發地城市旅程服務鏈或目的地城市旅程服務鏈,集中于較少考慮乘客個人屬性的大眾化產品,導致乘客滿意度相對較低、實際運行效果低于預期。
3.3 空鐵聯運管理體制不順
空鐵聯運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創新和完善其管理體制,國家各部委出臺空鐵聯運戰略規劃,實現民航與高速鐵路在基礎設施上的“無縫”銜接、運輸網絡的有機融合,嚴格空鐵聯運承運人資格和準入條件,加強對空鐵聯運的管理和服務,能夠更好地激發空鐵聯運的發展活力。
然而,目前我國空鐵聯運管理體制相對不順。由于歷史原因致使民航局和國家鐵路局(各地方鐵路局)各自為政、交通運輸部沒有設置空鐵聯運的相關管理部門,同時各行業管理部門均沒有出臺指導空鐵聯運發展的相關意見,導致產品服務范圍不健全,以及空鐵聯運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協作運營相對滯后。
3.4 空鐵聯運運行機制不暢
航空公司和高速鐵路運輸企業,通過建立健全有效的協調和合作機制,推動民航和高速鐵路信息共享、票務結算、資源共享、安檢政策、運輸組織和服務標準的協作,完善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技術規范,能夠推進空鐵聯運系統的高效運轉。
然而,目前我國空鐵聯運運行機制不暢。航空公司和高速鐵路運輸企業之間基本采用松散化的合作模式,沒有搭建空鐵聯運信息管理平臺,沒有實現聯程一票通,沒有形成統一的技術服務規范標準,沒有推出覆蓋全旅程服務鏈的產品等,導致空鐵聯運產品運行效率相對不高、效果相對不佳。
落實“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背景下,隨著我國民航客貨業務規模的快速成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機場體系的日益形成,航空公司面臨的競爭局面日益復雜激烈,以及新時期“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絡宏大藍圖的漸次展開,我國空鐵聯運未來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為了實現空鐵聯運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共享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和發展導向相結合,以最大化滿足乘客出行需求為目標,著力推進空鐵聯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全旅程服務鏈空鐵聯運產品,完善健全空鐵聯運服務體系。
4.1 構建空鐵聯運組織
國家層面,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等部委創新完善管理體制,優化頂層設計,設立空鐵聯運(多式聯運)管理部門或明確承擔空鐵聯運管理職責部門,加快出臺空鐵聯運發展的相關戰略規劃及指導意見,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運行層面,由于航空公司和高速鐵路承運人之間考核機制、考核指標、管理程序等差異明顯,導致相互之間協調合作障礙偏多、效率不高,雙方宜采用入股等資產投入方式成立空鐵聯運新企業,全面開展空鐵聯運業務,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4.2 創新空鐵聯運產品
服務鏈層面,掌握理順乘客選擇空鐵聯運出行方式后實際經歷的各種環節,將乘客出發地或目的地城市旅程服務鏈延伸為全旅程服務鏈,通過嵌入適當的優惠政策和優質服務設計產品方案,完善產品服務范圍,增強產品吸引力度,激發產品市場需求。
產品設計層面,全面系統梳理不同特性乘客對空鐵聯運產品的差異需求,以最大化滿足不同特性乘客需求,推進產品創新轉型升級,形成差異化、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靈活化的產品體系,提升廣大乘客滿意度及切身體驗。
4.3 打造空鐵聯運平臺
查詢服務層面,協調民航和高速鐵路行業管理部門、以及航空公司和高速鐵路承運人運行部門,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搭建空鐵聯運公共信息查詢服務系統,為乘客提供出行路徑查詢、空鐵聯運產品查詢、實時信息(航班、列車、行李信息等)查詢服務。
產品銷售層面,整合重組民航和高速鐵路各自的售票系統,搭建空鐵聯運產品銷售系統,實時更新宣傳最新推出的系列產品,實行網絡支付結算,推行一票聯運的電子客票模式,為乘客及時提供產品購買成功告知服務。
4.4 提升空鐵聯運品質
效率層面,強化民航和高速鐵路在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階段的協調和溝通,推進樞紐機場和高速鐵路車站一體式接駁,簡化空鐵聯運乘客出行流程流線,合理布局中轉引導標志標線,優化空鐵聯運網絡設計,實現航班和列車高效銜接,節約乘客出行時間。
便捷層面,依據乘客喜好,依托技術更新,不斷優化完善空鐵聯運平臺,更好地為乘客提供查詢和銷售服務;推行航空公司遠程行李托運服務,實現乘客行李直掛;面對突發意外、延誤等引起的產品服務鏈斷裂失效情況,推出及時變更為備選的可行產品服務。
4.5 完善空鐵聯運法規
法律法規層面,健全完善我國空鐵聯運相關的法律制度及法規體系,明確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及風險分擔責任,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嚴格按照市場準入和許可條件,建立市場培育激勵機制,引導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法律法規環境。
規范標準層面,以提升乘客體驗和產品運行效率為目標,圍繞全旅程服務鏈,加快出臺空鐵聯運公共信息、資源共享、運輸組織、服務質量、安全標準、綠色發展等技術性規范標準,指導規范空鐵聯運市場運行機制,推動空鐵聯運行業快速健康發展。
目前,隨著我國民航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高速鐵路網絡的日趨完善,立足民航和高速鐵路兩種交通方式的空鐵聯運業務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仍然存在產品服務范圍有待完善、優惠政策重于優質服務等不足。
考慮到空鐵聯運業務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結合當前業務對乘客出行需求考慮不足、對乘客個人屬性分析不夠,以及管理體制不順和運行機制不暢等現狀,堅持問題導向和發展導向相結合,以最大化滿足乘客出行需求為目標,著力推進空鐵聯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構建空鐵聯運組織、創新空鐵聯運產品、打造空鐵聯運平臺、提升空鐵聯運品質、完善空鐵聯運法規等發展對策,以推進空鐵聯運可持續發展。
[1]2011-2015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M].北京:中國民用航空局,2012-2016.
[2]國家鐵路局.2013-2015年鐵道統計公報[M].北京:國家鐵路局,2014-2016.
[3]張曉光,孫相軍,雀姝.我國空鐵聯運發展的對策建議[J].綜合運輸,2015,37(8):41-45.
[4]樊樺,劉昭然.我國空鐵聯運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建議[J].綜合運輸,2015,37(4):48-52.
[5]朱宇婷,毛保華,王永亮,劉路.中長距離通道客流結構及高速鐵路運營策略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5,15(1): 17-22.
[6]劉莎莎,姚恩建,張永生.軌道交通乘客個性化出行路徑規劃算法[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4,14(5):100-104.
Existing Problem 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of Air-railway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China
WangYongliang1,WangChunfeng2
(1.ChinaAcademyofCivilAviation Science&Technology,Beijing 100028;2.CAACClearingCenter,Beijing 100029,China)
In this paper,we went over systematically the current status and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air-railway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China comprising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nd the high-speed railway network,analyzed the causes underlying these problem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ir-railway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ir-railway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civilaviation;high-speed railway;existingproblem;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F250;F512.4
A
1005-152X(2017)05-0001-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7.05.001
2017-03-06
王永亮,男,山西晉城人,博士,研究方向:民航發展戰略規劃;王春鳳,女,山東煙臺人,碩士,研究方向:民航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