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剌靈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前,對上海提出的四個新作為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其內容包括:在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上有新作為,在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有新作為,在推進社會治理創新上有新作為,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有新作為。
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城市頑癥難題
結合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薛潮在隨后召開的上海市、區人大內務司法工作會議上與與會者談了自己的幾條體會精神。
首先,深入領會總書記提出的法治精神。薛潮提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強化依法治理,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城市頑癥難題,努力形成城市綜合治理法治化的新格局。他認為,提升社會治理的根本是提升依法治理的能力與水平。比如,交通擁堵整治問題,這是國際、國內任何一個大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都無法回避的社會治理難題。它不僅關系到城市秩序,同時也關系到公民財產權、出行權等多項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所以必須做到于法有據。在社會治理創新中,要關注法治的程度和水平。搞社會治理創新還要提供法制保障,比如目前的交通大整治要轉化為社會治理的態勢,切實加強法治保障。
其次,深入學習領會“大城市社會治理要加強科技化、智能化相結合”的要求。總書記強調提高城市科技化、智能化管理,更多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作為技術手段。科技是拉動社會治理水平能力的引擎。網絡時代的大數據、云計算,為社會治理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可以極大地提升社會風險防控能力,讓管理者能夠看得更早、看得更遠。薛潮認為,上海要提高科技在社會治理中有效利用的水平,智能管理體系的建立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在調研中,他想到,那么多的公眾號,那么多的微信,諸如馬云的商業動員系統,如果能轉化成社會動員系統,進而轉化成我黨作為執政黨的政治動員系統那該多好!
薛潮還向在座舉了兩個例子。比如,滴滴打車、摩拜共享單車出來了,政府反應遲鈍,管理被動,一系列問題出來倒逼政府去追趕。“尚且不談摩拜背后的數據庫,在上海很多公司借社會服務,掌握了整個城市的出行交通的大數據,但政府的大數據不僅被部門分割,而且常常不更新。所以我們諸位要反思,上海市政府離社會智能管理有沒有距離?”薛潮指出,上海必須建立智能化社會體系。這是超大城市創新社會治理的必由之路。
第三,深入學習習總書記提出的綜合施策的原則。薛潮強調要加快補好短板,聚焦制約城市安全、制約發展、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綜合整治,形成常態長效管理機制,努力讓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凈。
“習總書記告誡我們,在補好短板的過程中,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有大格局,要有大思路。也就是向我們提出了協同發展與協同治理相結合的主張……據我了解,學界提出,要建立跨界合作治理體系。比如強調禮讓,要發揮教育方面的作用,要在課堂上提出禮讓,就是通過社會治理,形成跨界協作體系。再比如,社會治理提出復合治理,尤其是社區不僅僅提供服務功能,現在社區還應該是社會、政治、生活、心靈服務融為一體。也就是在社區除了服務功能的釋放以外,政治功能的釋放,心靈功能的釋放,就叫做復合治理。還包括政府企業社會協調治理是否打通。
此外,社會治理還包括統籌治理的要求。上海目前執行的‘河長制,是從浙江學來的,他們把河道治理作為山清水秀的重要治理任務,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上海的區域環境整治,我們很用力,但發自內心想想,我們能否把鄉村看作城市的一部分,能否把近遠郊當做城市的一個大生態系統,最要緊的是城鄉之間不能存在一個斷裂,這就是總書記講的大城市的治理。”薛潮道。
第四,深入學習增強社會活力的要求。習總書記要求:持續用力,不斷深化、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發展社會活力。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作用,激發全社會活力,群眾的事同群眾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參與。
G20準備期間,上海人大代表深感浙江在社會治理上辦得很扎實,杭州、烏鎮的互聯網經濟,首先是從共享單車開始做,而后包括共享廁所、共享景區。從共享經濟、共享社區到共享城市,進而整體變成一個共享社會。就總書記講的社會力量參與治理的話題,薛潮向代表們提到,他想到的是,上海作為一個超級大城市,面臨的挑戰是什么?就社區活力而言,還是不錯的,社區協商,社會自治做的還是不錯的。但是對于社會治理而言,特別是社會商業力量、專業化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社會力量參與方式的創新,社會資源配置力量的創新,乃至行政體制與社會體制的協同合作還需進一步加強。
上下聯動,把握好內務司法工作的四條主線
本屆人大常委會內司委已履職四年,還剩一年期滿換屆。按上海市委的要求,在黨組的領導下,薛潮總結了四年來的幾項重要工作主線,并號召與會代表持之以恒,繼續做好市、區聯動工作,為下一屆新班子提供經驗積累和借鑒。
第一條主線:更加關注城市公共安全依法治理。比如,開展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軌道交條例、禁毒條例相關工作。
第二條主線:更加關注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內司委負責人強調,目前對以下三個條例修法的用詞不一樣:對街道辦事處條例是進行“重修”,對村委會組織法實施辦法是進行“大修”,對居委會工作條例是進行“創制性制定”。三部法“用力”的情況是不一樣的。目前,街道辦事處條例,2016年11月已經施行。村委會組織法實施辦法于今年5月施行。上海市居民委員會工作條例于今年4月審議通過。這三部法規是在市委領導下形成的一號成果,構建了基層社會法治的基本框架。
第三條主線:更加關注保障特殊人群的合法權益。上海市政府一直以來都將“涉老法律條例”作為工作重點,構建了養老執法條例、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同時堅持每年選擇重點連續不斷地對“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開展執法檢查或者監督調研。在彌補養老機構床位欠賬,促進醫養融合發展,建立老年綜合經濟自助,推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等方面,發揮了人大應有的責任作用。此外,市政府還關注著殘疾人和婦女兩類特殊人群。對殘疾人保障津貼,已明確按規定發放。對婦女反家暴法,在2016年3月施行后,市委連續兩次召開會議,推進家庭暴力取證舉證法律評估,推進法律評估效果和社會參與。
第四條主線:更加關注司法公正。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提出,將上海作為首個綜合配套司法改革的試驗區,而這些都需要人大的介入和支撐。關注司法公正,首先是做好國家司法改革在上海的試點工作。就司法改革而言,不單單是內司委及人大代表走基層,還有專業小組報名一起走。回顧既往工作,薛潮評價上海人大內司委這些年的工作真正體現了“司法改革進程”中的“人大融入”,在實踐中體現了“人大融入”的熱度和深度。
“在每個時間節點上,人大都跟得特別緊,比如責任制落地,這是司法改革最重要的根本內容。其次是法官業績考核機制的建立,是人大持續考核跟蹤的。再次,是第三方評估,即司法改革的成效,尤其是社會的滿意度。最后,是信息化要求,包括法院執行信息化、檢察院批捕程序信息化。內司委請人大代表一起視察,了解面上推進的實際反應。除此之外,內司委還全程跟蹤司法改革的走向,準備了厚厚一沓材料,專門向全國人大內司委遞交修改法院組織法、檢察院組織法的上海建議……”薛潮總結道。
體現發揮法治引領作用,強化立法后的效果跟蹤
根據習近平同志的講話精神,薛潮指出,今年上海市人大內司委需要市、區上下全面聯動的工作主要有兩項:
首先,需要聯動的是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執法檢查。執法檢查是人大行使監督權的重要形式,新道交條例施行后,市政府的工作目標是人大執法檢查與法規實施基本同步。同時,體現一個理念,就是要從道交條例上體現立法執法監督前后銜接;同時還有一個理念,希望這部法能真正體現市人大和市政府一起努力。薛潮就此提出兩個提示,其一是真正體現發揮法治引領作用,其二是強化立法后的效果跟蹤。
其次,需要聯動的重點是街道辦事處條例的實施評估。區內司委應在適當了解條例的前提下,在街村委調研實際執行情況。對于街道辦事處條例的實施評估,重點是哪些條款還需要進一步明確,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政府制定實施細則。包括政府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要細化。特別是需要多部門協調解決的綜合性事項,進行考核督辦有無落實。對執法部門的管理事項應予以配合和監督,了解實踐中還需要進一步清晰化的還有哪些問題。
最后,薛潮建議人大內司委的同志們繼續跟蹤了解諸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專項調研的項目。上下聯動,努力做到讓城市更有溫度,讓人大履職更有溫度……
(本欄目自即日起,向各級人民代表征集優秀議案,來稿請注明姓名、單位、聯系方式。投稿郵箱為yeshzhwu@foxmail.com《代表之聲》欄目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