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歧

【摘要】目的 探討藥學干預在多藥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據入院時間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者均接受4種或4種以上藥物治療,觀察組在藥物治療基礎上給予藥學干預,比較兩組的用藥依從性和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干預組用藥依從性優良率為91.67%,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用藥依從性優良率為76.67%,治療總有效率為83.33%。干預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優于對照組,臨床治療效果好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藥學干預可提高給予多藥聯合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及其臨床療效。
【關鍵詞】2型糖尿病;藥學干預;多藥聯合;療效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2.0.02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其中臨床確診的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90%左右,該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有家族史且體型肥胖者發病率更高[1]。由于存在多種并發癥,2型糖尿病患者須長期接受多藥聯合治療,以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質量。研究指出[2],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與其臨床治療效果密切相關,通過藥學干預可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減少用藥偏差發生,顯著提高療效。本研究就藥學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確診為2型糖尿病,接受≥4種藥物治療,無交流障礙,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48~80歲,平均(61.9±15.8)歲。根據入院時間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多種藥物聯合治療,干預組藥物治療的同時實施藥學干預,措施如下:①藥學評估。詳細詢問入院患者病史、用藥史、過敏史及相關信息,據此擬定富有針對性的藥學監護計劃和干預方案。②藥學教育。進行用藥指導,告知其用藥方法、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減少不良藥物事件發生。③藥學監護。進行實時生命體征監測,發現有不良反應即刻停止用藥,并進行治療處理。④藥學隨訪。通過電話、家訪等形式進行定期隨訪,結合用藥情況評估其用藥依從性,糾正用藥不良行為,督促家屬進行監督和提供家庭支持,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及時為患者答疑解惑。
1.3 觀察指標
1.3.1 依從性
隨機統計患者的服藥依從情況,分為優秀(隨機統計10次用藥情況其中9~10次依從)、良好(7~8次依從)、一般(4~6次依從)和較差(4次以下)四級,計算優良率。
1.3.2 療效評估[3]
顯效:治療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下降至治療前的60%以下,糖化血紅蛋白下降至70%以下;有效: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下降至治療前的80%以下,糖化血紅蛋白下降至治療前的90%以下,但均未達到顯效標準;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用藥依從性
干預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臨床療效
干預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 論
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體征的代謝性疾病,近年來我國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發病年輕化,隨著疾病進展機體多個系統的并發癥發生率和致死率也不斷增高,為有效控制血糖及并發癥,2型糖尿病患者常須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治療,而藥物不良反應和藥物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4]。患者對病情、所用藥物及不良反應的知曉程度,尤其是用藥依從性的高低會對疾病轉歸產生直接影響,對治療效果也有重要影響。
本研究發現,對干預組患者實施藥物干預后其用藥依從性高達91.67%,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達96.6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對此類患者進行系統性的藥學干預可提高其用藥依從性和臨床療效,與報道相符[6]。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通過藥學評估可準確了解患者自身情況,進而擬定針對性且行之有效的干預方案,努力規范患者的用藥行為,同時進行藥學教育可提高患者對藥物相關知識的知曉程度,了解規范用藥的必要性,最大程度減少不良藥物事件發生,而實施藥學監護可及時發現不良反應并給予有效處理,確保用藥安全性。
綜上所述,進行藥學干預可提高給予多藥聯合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和臨床療效,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紅艷.糖尿病治療中給予藥學服務的臨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22(6):50-51.
[2] 楊慶宇,郜 娜.多藥治療糖尿病過程中全程化藥學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5):120-121.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