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馥佳

歷史上京商海納百川,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富商巨賈,能在北京開設鋪號并站穩腳跟的往往是各地商號中的佼佼者。這些成功商號能在中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脫穎而出,大多克勤克儉并遵循著嚴格的商業規范,形成一套獨到的經營體系與管理制度。其中既有儒家文化以和為貴、以德為美、以謙為范、以誠為本的經營理念,又有過去鋪號經營管理家族制、學徒制的烙印,盡管一些管理制度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但其中也有一些管理理念與規范至今仍對京商乃至全國老字號產生深厚影響。
一、京商老字號的學徒制度
學徒制是老字號在歷史上特有的人才培養與技術傳承制度,這一制度既能夠保證老字號用合理的價格獲得適用的人才,形成連續不斷的人才梯隊:又能夠從企業內部選拔任用合適的高級管理者,使老字號經營本身處于穩定的閉環當中。而通過這一制度,即使是貧民子弟只要勤勉上進并才能出眾,也有機會晉升為企業的管理人才,因此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且時至今日一些以師徒傳承為主的行業還仍然沿襲這一制度。學徒制的核心內容有以下幾方面:
1、學徒招收
過去老字號的資東和經理十分重視學徒招收環節,且絕大多數老字號的學徒只在資東的本鄉本土進行招收。這一方面是由于在過去相對封閉的社會環境中,本鄉子弟往往與資東沾親帶故,因此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方面,緊密的親族紐帶也使資東能夠充分考察與了解招收的學徒人品,并對學徒形成一種天然的制約。以某京商老字號為例,其資東每年在老家招收學徒一次,時間選在春節前后。招完學徒后,指定一天(約在正月初)驗收。學徒須有鋪號內具有一定身份的管理人員薦舉,被薦舉者整裝修容像學子趕考一樣。由資東親自選拔合格者被分配到各處商號,這樣進店的謂之本屋徒,經過培養、考核,他們可以從學徒工升到售貨員、管理人員直至掌柜和經理,還可以開份子吃股份。和本屋徒相反的是外伙計,主要來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這部分人一般都在其他鋪號工作過,有一定的商業知識和經營能力,所以一進號就當售貨員,工資高于本屋徒,但他們不能開股份,不能提升管理人員。吃股份的大、小掌柜資本家物色起來極為慎重,必須是全心全意為鋪號的利益服務的方可任用。否則就要貶職或解雇。因而企業始終保存著相對封閉與內循環的管理體系,資東對于鋪號具有絕對的控制權,類似于當今“內部人控制”的問題很少發生,人員也相對穩定。
2、學徒工作與收入
學徒入號后按規矩通常頭三年為學徒,首先是清掃衛生以及簡單的服務工作,例如店內未了外客,敬煙、獻茶,客人走后,將桌椅、茶具清洗一遍。其他時間站柜臺,練習算盤、跟師兄學習銷售知識。第二年學習搬貨、整理貨架,練習、謄寫書信,并學習商品納稅知識,以及管理倉庫。第三年學習商品知識和對內對外的應對語言,兼管寫普通信件。京商老字號中許多重要的經理人員都是從這樣一條道路走過來的。不過能吃股當掌柜的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都是當一輩子店員。
解放前北京的商業鋪號一般每天9點鐘開門,晚上9點半關門,學徒在關門后要統一練字,打算盤、并練習店內工作的相關技藝到12點。12點以后,學徒就在店內睡覺,每人兩個板凳一個床板,一床被褥,白天收起來。在學徒期間的收入總體上很少,例如當時馳名北京的綢布業老字號“八大祥”,其工資普遍高于其他行業,對于本屋徒一個月給一塊大洋。
二、京商老字號的店鋪結構與銷售流程
1、店鋪結構設置
在功能設置上,京商老字號的店鋪結構都按照一個基本原則進行設置,即靠近門口醒目的位置往往擺設單價低的商品,因為位置開敞,適合薄利多銷、吸引較大客流的商品擺放:而靠近店鋪后部以及樓上則設置價格相對高的商品。一方面是購買者數量相對較少,另一方面是這類顧客非富即貴,請到店內既體現了老字號的尊客、待客之道,又能保持安靜與私密,與顧客身份相匹配。
以京商老字號謙祥益為例,各個鋪號的結構大致相同,設有前柜、二柜、綢樓(二樓)、賬房、號房、后司等單位。前柜以通往二樓的樓梯為界限,樓梯之前為前柜,專售各種色布和白布,主要顧客是普通市民和鄉下農民,設柜頭一人。此外前柜還設有一張條桌及四把椅子,為顧客進門敬煙、敬茶之用,這體現了老字號童叟無欺、一視同仁的待客之道:二柜專賣各種花布和廣貨,設柜頭一人。柜頭的任務是負責各柜臺以內的貨物經銷和人員調配。其中前柜、二柜各設賬桌,負責收款和賒銷。綢樓主要是指二樓的部分,專售綢緞、繡貨以及部分皮貨,設柜頭一人。賬房專管記賬兼司文書,賬房設頭目一人,負責賬房工作。號房的主要任務是管理貨房(倉庫)和布匹的加工染色,設頭目一人。后司專管炊事和雜役,設頭目一人。這些大大小小的頭目都直屬經理管轄,其中一些頭目還是份股掌柜。
2、主要銷售流程
相較于現代企業,傳統老字號在顧客一進門時即設立一專門崗位用于迎接顧客,俗稱“晾高的”,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迎接顧客到來,監督售貨員賣貨和扒手行竊。他們也屬于頭目,一般是小份股的老年掌柜或老年伙計。顧客一進門,不論年齡大小、身份高低,是否殘疾,前柜晾高的首先站起來打招呼,售貨員隨之迎上前來。如遇有特殊顧客,達官顯貴,晾高的便指定長于辭令、嫻于禮節的售貨員接待,必要時經理還親自出面陪話。一般顧客也不能一見面就問買什么,而是陪同顧客在柜臺前瀏覽,看顧客停留在哪一部分,才能讓其坐下,問買什么。在售貨員給顧客取貨的空隙,晾高的還要陪著談話,以免冷落了顧客。顧客臨走,售貨員要送到前柜,晾高的起立點首送行。
在顧客進入店內選定柜臺后,就由一位售貨員專門接待,自始至終一包到底。如顧客在前柜買了貨再到樓上買貨,售貨員即跟到樓上,直到送顧客出門為止。特殊顧客,售貨員提著貨,部門掌柜陪著直送到門外,看顧客上了車才退回。
在銷售方式上實行個人銷貨傳票制。將售貨員姓名中取一個字為其代號,每人使用一個傳票本,上有自己的代號和編號。非售貨員出售商品代號用“共”字,以示區別:專人負責寫傳票。售貨員每賣完一次貨便持商品到賬桌前,將傳票交專職開票人,寫好后,開票人高唱貨名、價格、數量,核對無誤,再將傳票交售貨員;憑傳票交款。售貨員開好傳票后,再到收款處交款,憑票高唱數額,這時賬桌上一人記賬,一人收款;公開包裝。售貨員持所賣商品到專設的包裝桌上(備有包裝紙)進行包裝。此時負責人可隨意抽查、復核:賬桌記賬人將傳票和賬上的收款數核實后,在傳票和賬號上加蓋騎縫印:至年底賬房將所有售貨員各自在全年中的銷貨金額和傳票使用頁數分別統計好,作為年底總結、饋贈、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京商老字號的住莊與貨品采購
1、住莊與貨品采購
京商老字號的貨品講究貨真價實,凡出售貨物,必須嚴格質量,是什么貨就是什么貨,不準撒謊,不準以次充優。進貨有專門培養的購貨員,他們都有相當高的鑒賞能力和檢驗水平。在外地采購的貨品,主要通過在產地設立住莊進行采購。
住莊也稱購貨莊,是資金雄厚京商老字號在采購商品的原產地設立的采購辦事處。其貨源在本地采購的約占30%~50%,其余大批均由住莊代辦。有的住莊除采購外兼營批發業務,這使得在一些城市中,某個京商老字號雖然沒有正式的零售店鋪,但其名號卻在當地流傳廣泛。一般住莊在采購價基礎上加2%左右作為莊傭金,此后銷售給各分號的低利潤商品通常比本市批發價仍少5%左右,高利潤商品則少8%左右,其他貨品較本市批發價少5%-10%不等。因此同樣質量的產品,比其他規模小的店鋪成本更低,在資本周轉中增值更多,這使得知名的京商老字號鋪號得以獲得較高利潤,因此實現了更快的資本積累,因而也更具有競爭力。
而京商老字號住莊的主要商品都是從產地廠家直接購買,甚至特別為老字號而加工定產。為保證商品質量,老字號往往預付貨款。其辦法是雙方訂立口頭合同,只要你產品質量合格,我就照說的買進,否則就退貨。廠家認為這是個便宜,因此在生產上格外細心,以防商品質量差而砸了“顧主”。由此老字號獲得廠家的信任,所提供的貨物都是精工細作無可挑剔的。
2、典型京商老字號的住莊
住莊依據大小與地點不同,面向各地的鋪號也不同。以京商老字號謙祥益為例,從創立到鼎盛時期,先后在全國各地設有大小住莊十多處。其大的住莊如最典型的謙祥益上海住莊,就在光緒年間到解放前一直向全國給地的謙祥益鋪號(包括隆祥、恒祥、益和祥)供貨,而小的住莊有很多是某一地區的鋪號專設。如湖南瀏陽地區的謙祥益住莊,就是專為漢號供應夏布的。民國20年(1931年)前,日貨暢銷我國,霸占了中國各都市棉布市場。為了爭取利潤,謙祥益派員東渡日本,在大阪設立住莊,大批采購白布、花洋布、毛織品等商品。
(1)謙祥益上海申莊
在謙祥益眾多住莊中最有影響力的是上海申莊,這也是謙祥益成立最早,開業時間最長的購貨莊。由于各地謙祥益多在申莊進貨,因此上海申莊存有大批貨款,以至于在清末至民國時期,謙祥益每年經營的盈利都存在申莊,在咸豐年間以后(1861年),資東年底經營的盈利也積存在申莊。于是申莊具有了息存功能,對于謙祥益各個鋪號,進行資金的融通與再分配。
謙祥益申莊人員雖不多,但各個都是行家里手、精明強干。謙祥益各店,平時與申莊通信聯系,提供要貨單,申莊照單發貨。而每年旺季前的六、七月份,北京總店會制定下半年的購貨計劃,并派員赴申莊一個月左右,指導與配合申莊人員進行采購。申莊將擬購商品在市場上有現貨的,大批采購一宗,而其他部分或預先訂購或定織生產,亦加以適當安排,然后由申莊代購分批運抵各地。各地分號給申莊的購貨款,在平時訂貨前即將款匯去,并在申莊常有存款。倘若哪一個分號一時貨款有所不足,即由申莊墊付。采購來貨申莊加2厘傭金作為申莊本身費用開支及收益,而一切包裝運費,仍由各個分號負擔。特別是謙祥益的拳頭產品由杭州、蘇州采購的綢緞,也是由申莊代辦。
1937年“七七”事變后,上海淪陷,申莊所存貨物備日軍擄掠一空,損失慘重,銀行存款也難以如數清算,于是經營每況愈下。歷經日軍8年侵略,國民黨4年的統治,申莊幾乎到了垮臺的邊緣。各號來此購貨者日趨減少,謙祥益總經理一年一度的視察也就此中斷,到1949年底謙祥益申莊徹底結束。1951年,謙祥益申莊全部人員資金轉入輕工業,并遷至北京經營更名為謙祥織布工廠,最初設備簡單,由孟乃全主持負責管理,后在1955年底納入公私合營。
(2)謙祥益大阪住莊
1927年前后日本貨暢銷我國,如白洋布、白竹布、花嗶嘰、花只貢、平光呢等大路貨盛行一時,取代西洋貨在中國市場的統治地位。當時謙祥益的存貨和銷售量中,50%以上是日貨,由此可見當時日本貨之暢銷情況。日貨來源,除由其他批發店采購之外,大批白、黑平斜紋布等都通過謙祥益北京老號批發店由日商東棉、日信等洋行采購,日商買辦從中還加2.5%的傭金。為了與日商爭奪利潤,謙祥益遂于1928年由漢口經理孟樹生率部分人員赴日本大阪設莊,與日本廠商阿布市、東棉、日信、伊藤、吉田等洋行建立了聯系,大批現購和定購花洋布、花嗶嘰、花只貢、花絨布、青灰羽綢等,定購的新穎花色品種,都印有謙祥益的牌子日廠不得外銷。在日設莊初期運來之貨,較本市批發價少8%左右,開始每年僅漢口三家謙祥益就采購約5萬疋左右,合35萬元。后因受日商排擠,日商利用操縱關稅、外匯盤剝,使中國商人無利可圖。此外,國內抵制日貨運動風起云涌,遂于1931年撤莊。
四、京商老字號的薪酬與福利
1、京商老字號經理股份
在歷史上京商老字號就已經解決了今天企業治理的重大難題“內部人控制”問題,即企業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控制權)相分離,由于所有者與經營者利益的不一致,由此導致的經營者控制公司并損害股東利益的的現象。通過給各級經理開股份,使經理的利益與老字號利益緊密捆綁在一起,從而使各級經理全心全意為老字號及股東服務。一般老字號的伙計如被任用為掌柜、經理,從出徒開始算起大約十年后能開股份。其中最少是一厘份,以后以半厘份為單位上漲。最多是十厘份,就是一整股。而一厘份代表的具體份額則視經營情況而定。以老字號謙祥益為例,在銷售經營情況最好時,一厘份有3800塊大洋。當時北京謙祥益分號益和祥的掌柜刁翔仟有2厘份股份,北京廊房頭條謙祥益掌柜孟琴軒有2.5厘份股份。而當時的總經理孟樹生是謙祥益唯一一個吃10厘份的掌柜,二號經理王春云則是7厘份。
除給經理開股份外,股東投資的店鋪也不急于進行分紅,少說也要十年開始提紅利。過去京商老字號的規矩是是一年一算賬,五年一大帳,而每年股東所賺之錢,均要“打厚成”。所謂“打厚成”,即將應收賬款、現存商品以及其他資產予以一定折扣,如第一年貨價為八扣,第二年則為六扣,往往有柜內存貨扣凈,均是不算成本之厚成。因為股東獲得利潤通過“大厚成”留在了店鋪當中,店鋪逐漸積累了大量的周轉資金,因此偶然因時局賠累,也無關緊要,使得老字號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2、京商老字號的員工福利
盡管京商老字號對員工要求較高,例如只能住店不能隨意出店鋪,娛樂與回家更是受到嚴格限制,但另一方面京商老字號也有人性化管理以及良好的員工福利,從而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例如老字號謙祥益就有如下諸多員工福利:
(1)饋送。有現金,有實物,辦法是根據每人的工作表現,好的多點,差的少點。布每人分兩大包袱,約有40斤左右。一包是好的,其中有大塊的布頭;一包是爛機頭,一條條的。
(2)給川費(即路費)。原為實報實銷,后改為兩張火車票(往返4張)。山東、河北的一年一次,北京、通縣的一月一次。
(3)扇子錢。夏天為了消暑,每人給扇子錢。
(4)衛生費。毛巾、肥皂等實物,一年二次:理發、洗澡每月一次。
(5)用貨。用貨價格打九扣,有的分號八扣尺子九扣錢,穿衣服一丈四,只花六尺錢。
(6)聽官戲。每年一次,放工一天,給錢一元,晚飯改善。
(7)豐盛飲食。謙祥益的生活,自經理至勤雜人員都是同桌進餐。平時吃飯四萊兩湯;每月初二、十六,祥號吃肉,燉肘子,逢年過節上犒勞。清明節吃黃花魚、大對蝦,五月節、八月節照店中菜譜安排迎時萊,春節最好,每到舊歷臘月初八,就開始準備年萊,如灌制香腸,腌咸肘子等。正月初一即春節,早餐吃四四到底的菜,其中有海參、魚肚、魚翅,同時干、鮮果品上桌。當時店員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管掙錢不掙錢,咱先吃個肚兒圓。”
五、京商老字號的特色經營
1、誠信經營,童叟無欺
過去京商老字號的金字招牌與卓著信譽是靠誠信經營而贏得的,誠信一方面表現在“看不見的地方”即貨品的生產環節當中,講求“貨真”,如同仁堂之祖訓“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以及眾多老字號對傳統工藝的一絲不茍,如六必居的醬菜腌制講求“六必”即“黍稻必齊、曲蘗必實、湛熾必潔、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再如北京謙祥益有一種特制的寶藍布,其加工過程特別考究,定樣比一般的布色正而深,驗收從不馬虎。染坊染謙祥益的貨特別注意,為了保證質量,一律采用上等布坯,使用德國優質染料。在機械化程度提高后,染坊改用機器操作,染成的色布在軋平時,機器的壓力重,布面軋薄了,幅度展寬展長了,雖是光潔平整,卻失去了厚度,同時也容易褪色。因此謙祥益的貨品一律交給踹坊人工踹平。此外,還要過三道缸。驗收合格后再次晾干,以防發霉。約10天后,將布7匹一捆打好“訂包”,放入倉庫“悶色”。半年之后才出庫銷售。這樣染制的色布,色澤飽滿均勻,布面光滑,平整綿軟,厚敦耐穿,不易褪色,深受顧客歡迎,擦亮了老字號謙祥益的金字招牌。
誠信另一方面表現在“看得見的地方”即貨品的銷售環節當中,講求“價實”。如武漢謙祥益衡記在謙祥益店堂內,高懸“一言堂”三字金匾,兩旁配上“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八個字。謙祥益的“一言堂”,是無須討價還價,不分親疏一律平等對待的一言堂。此外謙祥益還采用明簽標價。過去商品價格照舊例是暗碼標簽,所謂暗碼就是每一種貨上,均有一小步條。上寫一二字,外人不明何謂,本行人亦各不相告。一家有一家暗字,彼此絕不雷同,聞大半以十字拼用者多,如“風來花自舞春入鳥能言”,來回翻用,如布條上寫“風來鳥”者,則每尺一毛二分八。若寫“春花來”者,則每尺六毛三分二。還有用二十字者,更有用四十字者,各家各不相同。因此顧客挑選每貨必問,不但很不方便,更有個別售貨員還不按原價收款,或多或少顧客也不知道。明簽標價后,顧客一看便知,體現了老字號的誠信與平等待人,因此跟受顧客信賴,也減少了銷售環節討價還價以及監督售貨員帶來的管理成本。
2、服務周到,和氣生財
除了常常提到的誠信經營以外,京商老字號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視的則是對待顧客的謙和態度以及站在顧客角度為顧客周到服務,即所謂“和氣生財”。京商老字號對營業員的服務態度要求十分嚴格,不準營業員與顧客吵嘴打架,絕對和和氣氣,不準營業員吃大蔥大蒜,以免氣味熏人。如果一個營業員因為服務態度不好招致顧客不滿,以致影響店鋪聲譽就會受到嚴厲處罰直至除名出號。
此外京商老字號的售貨員在給顧客取貨時,也要充分考慮和照顧顧客的面子,因此一般是先拿中次兩樣,對商品特點做一番介紹之后,讓顧客挑選,如果顧客嫌次再拿好的,這樣使顧客和自己都留有余地。如果一開始就拿好的,而不拿中次貨,顧客想要好的時就拿不出來了,在顧客方面可能本不想要好的而又不便說出,這就會使顧客受窘,行話叫“拿頂”了。而在與顧客接談中,要察言觀色,揣度顧客的心理,第一次取貨不中,第二次就要符合或接近顧客的要求。也有的顧客想買東西,而對于花色、品種卻沒有一定目標,那就多搬出些花色品種來讓顧客挑選,并作介紹。顧客如果拿不定主意,還要根據顧客的情況為其當參謀。這樣既能賣上貨又使顧客滿意。
顧客選好商品以后,要先檢查一下商品有無殘損,有殘損則剔出:稱量好好重量或尺寸后還要大聲告訴顧客“尺寸無誤”:算賬收款時,數目向顧客具體說明,如果需要找錢時,將找的錢理得整整齊齊,放在柜臺上,以表示禮貌。顧客如貨款不足,不管多少,派人跟隨去拿。顧客指定時間、地點送貨,從未有誤。
3、精細管理,創新營銷
如前所述京商老字號中絕大多數的人員都是資東的本鄉本土人士,如老字號謙祥益,80%以上都是山東人,其中章丘人又最多。全店人員從經理到店員,一律食宿在店,即使是本市人,晚上也不準回家。不論遠近,一律不準帶家眷。本市的每月一次探親,時間四天:家是山東的,每年一次探親,時間50天。職工不得無故請假外出,更不準夜不歸宿。店員要衣服整潔樸素,不準浮華異樣。售貨員到貨場執勤,即使在夏天也要穿長衫:態度要文明禮貌,不準粗野鄙俗:外出時要打開包袱讓掌柜檢查,證明沒有夾帶店中貨物,這些都體現了老字號的精細管理。
而一些老字號還將管理的中制度加以總結,形成全員遵守的嚴格規章成為老字號的店規。例如老字號謙祥益就有如下店規,以今天的眼光看來,仍然是一份上好的管理規章,可操作性極強,對于現今的企業管理也極有借鑒意義。
“蓋聞生意之道,以立規為先,理財輔之。夫規不立,而財能裕者,未之有也。凡我同人,皆居禮守分,循規蹈矩。恐其誤犯,茲明列于后,惟期永守無犯,實為厚望焉。
——鋪務首要克己恕人。伙友眾多,人各有性。情在正而不譎,俾得彼此虛心敬事。勿偏己見,處事方為和平。書云:和氣致祥。是伙計同心,黃土變金,何求而不得。要在和氣為重,如打架吵嘴,刁唆是非,乃生意之忌,有者以犯規論。
——人位既多,支使須照日期。若隨便支銷,司帳者不勝其繁。議每月一次,初二日開支。司帳者照議將同人束金全數支出,按月使用,不準長支掛借。
——不準賭博。博者薄也,若以沾染,既耗財猶勞心力,大誤公事,決不可犯,有者作犯規論。
——酒乃敬神請客之需,然能令人智昏,醉后失德闖禍。議平素無酒,每過節請客,酌而用之。
——鴉片煙流毒最深,為害不可勝言,耗財誤事,宜切戒之,沾染者作犯規論。
——娼妓之所,人情易入,入者敗家喪身,莫此再甚。雖逢場作戲,然而入其中者莫不從戲中來也。更不準入,有者作犯規論。
——若有柜上用物,必須著專人經手至樞房隨時寫帳,不準隨便著人經手。
——伙友非父母大事及本身婚娶,余外不準告假回家,亦不準無故外出。人位眾多,若大家效尤,大誤公事。出外吃茶閑游,一概不準。
——伙友住家,百里外者,每年一次,回家來回以五十天為度:百里內者,每年二次,每二十天,川資自備。附地者每月四天,回家午后五點鐘方許走,早飯前來,多住者誤公議罰。回家行李,須告明司事,派人驗看后成包。附地者須告明司事而后走。
——人位既多,失調難免,請醫資柜上出帳,藥資自備。
——各司事事無大小,須時大家商酌。即應買應賣,當與同人酌議而后行。公事重大,不準自專,更不須背地談論,皆誤公事,非生意之道。倘有事出門,互相知會,遇經手事件,別人好為接手。
——山東伙友住家,在號足以一年零二個月為期,在家七十天為度,若多住一天,下班定罰期五天,決不徇情。任意多延,即作犯規論。川資出自柜上。
——伙友告假外出,必先赴帳房注帳而后走。不告而走,以犯規論。
——年中有聽官戲之例,尋常不準私自聽戲,更不準假借親朋,告假聽戲,違者以犯規論。以上立訂條規,各宜遵守,有違必究,無徇情面,幸勿自誤,勉之勉之。”
與嚴格制度形成鮮明對比的靈活、創新的營銷手段。以老字號謙祥益為例,為促進商品銷售,就有以下措施。首先是改進商品陳列。謙祥益為招引顧客,將商品用托架托起,層次分明,品類清楚,花色相映,格外鮮艷,便于顧客選購;其次是及時銷售布頭。謙祥益每天將剩余的布頭,不足三尺者按布的長短及殘存程度以質定價,用布簽寫明尺寸、價格,陳列在布頭案上任顧客選購,受到顧客歡迎:以及在明碼標價的基礎上,對顧客進行讓利促銷,即“放尺”。所謂放尺即10尺和10尺以內者加1放尺。這樣顧客買回去的布再次丈量只長不短,無不交口稱贊謙祥益信譽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