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威+梁文繼
摘 要:水文地質礦產疏干與排供結合,是現代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需要具有極強的技術性和專業性。礦區的水文地質條件通常極為復雜,在礦產開采作業的開始,就要結合水文地質條件,選擇合適的疏干排供方法,從而在保證礦產開采作業安全性的同時,盡量減少對當地水資源平衡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并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從而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均衡和最大化。該文對水文地質礦產疏干方法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和分析,并對礦床疏干與排供相結合的5個模式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水文地質 礦產疏干 排供
中圖分類號:P6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4(a)-0074-02
進行礦床水文地質的調查,有助于較為準確地預測礦井的涌水量,了解開采過程中水文地質的變化規律,從而為礦床疏干和保護礦區的環境提供有用的參考資料。水文地質礦產疏干是指為了確保采礦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降低成本,通過技術和經濟上各種合理的工程措施,對危險礦產開采的各種充水水源進行的疏排、隔離與控制等各項科學的工程管理措施[1]。在水文地質礦產疏干的過程中,地下供水水源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從而對當地水資源平衡造成破壞,導致水文地質環境的惡化。因此,水文地質礦產疏干對策的制定,要以礦井的安全生產作為首要任務,同時從技術、經濟、社會等多層面進行綜合權衡,在保護水文地質環境的同時,實現礦產開采、水文地質礦產疏干、環境保護等多方效益的最大化。
在實際的采礦工作中,水文地質礦產疏干與排供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排供結合技術的實現,既能滿足礦井的生產活動順利進行,又能夠對地下水資源進行合理充分的利用,從而最大程度上實現對水文地質環境的保護。
1 水文地質礦產疏干的方法
通常而言,礦產所在地的水文地質條件都極為復雜,而礦井水對礦產開采工作的順利進行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因此,需要采用專業的礦床疏干方法對礦井水進行及時、合理的疏干,通過礦床疏干系統,將地表水和地下水進行堵截并疏排至采區的范圍之外,從而確保經濟有效且安全至上的礦產開采作業。
水文地質礦產疏干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了在采礦過程中盡可能地防止礦井水,需要對進入礦井和威脅開采的各種水源進行徹底的疏排。然而,這種疏排行為必然會對當地的生態化境造成嚴重破壞,使得供水量嚴重減少,水資源的平衡被擾亂甚至破壞。因此,在礦床疏干的過程中,采取科學合理的疏排方法,對礦產安全開采、保護生態環境、供水以及礦井水的合理利用,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和作用。常見的礦床疏干方法有防水法、疏水法、防滲法3種[2]。但是在實際的礦產開采作業中,往往需要根據礦區所處的水文地質條件采用綜合的疏干方法,以獲得最佳的疏干效果。
1.1 防水法
防水法,顧名思義,以防為主。即通過一定的方法來防治地表水、潛水、降水進入礦區,主要目的是減少進入礦井的涌水量,根據礦井水的不同類型,所采取的具體的防水措施也不盡相同。
防治降水,主要是避免其在礦區范圍內匯集并形成地表徑流,通常使用的防治方法是對的進水通道進行填堵,對匯集在礦區內的原本就分布有的水體進行并排處理。
防治地表水體,則一般使用隔離水體的方法,例如:鋪設排水管道或修筑水體的防滲層等,當不允許水體的存在時,通常采用移河的措施。
防治潛水,則主要是通過修筑排水溝等排水工程,將淺部的潛水引出礦區。
1.2 疏水法
疏水法主要是采用疏干或降壓的方法,對充水水源進行排除,從而確保礦產開采作業的安全。疏水法包括以下兩種。
(1)預先疏干法,適用于那些水文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大水礦床。有些礦井在挖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具有大量含水層或者高壓含水層的地段,這時就可以采用預先疏干法,在地表上打深孔來預先疏干含水層或者降低高壓,等礦井挖通并且封閉了該含水層后,再停止疏干,使含水層重新恢復充水,或者恢復原來的水壓。
(2)并行疏干法,即在礦產開采的同時進行疏干的工作,這種疏干方法使用在采礦作業開始之前,專業性比較強。
1.3 防滲法
所謂防滲法,即通過地下注漿的方式來形成不透水體,從而切斷礦井的進水通道,隔絕涌水的水源,進而大量減少礦井的涌水量。防滲法的工程投資多,工程量相對較大,且工程周期較長,但在水文地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常會起到很好的阻水作用,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 礦床疏干與排供結合的方式探索
礦床疏干經常會使得當地的水資源平衡被破壞,從而導致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在礦床疏干的過程中,要通過排供結合的方式,使生態環境受到最小的破壞,實現水資源的充分利用,最終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共贏。
2.1 利用礦坑水的排供結合模式
在早期的礦產開采作業中通常不會考慮到排供的問題,從而使礦坑水受到各種不同程度的污染,利用率非常低。然而礦坑水也可以進行合理的充分利用,如對水質要求較低的農業灌溉用水,或者是與礦產開發相關的發電、煉焦等行業,都可以直接使用礦坑水。但在用于居民用水或者對水質要求較高的行業時,需要進行凈化處理方可使用[3]。
2.2 預先疏干的排供結合模式
預先疏干法中的地表深井排水,是所有疏干方法中最理想的排供結合方法。不僅可以大量地減少礦井的涌水量,深井里的水還能滿足周邊的居民生活用水供給,真正實現有效的排供結合。同時,預先疏干的深井排水法,還能夠使疏干流場形成緩變的狀態,從而降低疏干對于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2.3 利用含水層雙層結構的排供結合模式
在水文地質條件中,還存在著一種上強下弱的雙層結構含水層。這時可根據雙含水層的特點,對上層進行供水,對下層進行排供,從而實現上下分離的兩個降落漏斗[4]。
2.4 暗河引流的排供結合模式
這種方式適用于暗河管道充水礦床。此類型礦床周邊分布著較多的暗河,通過查明暗河的具體分布位置,對坑道上游的暗河水進行開掘引流,不僅可以減少礦井的涌水量,還能將引流的水用于居民生活及灌溉用水等。
2.5 截流帷幕的排供結合模式
用帷幕灌漿進行截流具有投資大和技術要求高兩個特點,因此,需要充分考慮是否符合礦山的經濟效益情況,以及礦區所處的水文地質條件是否可行[5]。
3 結語
水文地質礦產疏干與排供結合是符合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三方共贏的系統工程。尤其是對于水資源特別短缺的地區,排供結合在實現礦產開采作業安全進行的同時,減少了地下水資源的浪費,提升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了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因而需要國家予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勵。
參考文獻
[1] 武強,趙蘇啟,孫文潔,等.中國煤礦水文地質類型劃分與特征分析[J].煤炭學報,2013(6):901-905.
[2] 李亞軍,齊鳳霞.霍林河南露天礦地下水疏干方式的探討[J].中國煤田地質,2006(2):40-42.
[3] 王秀軍.涌水量較小礦床疏干方式的探討[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5(12):42-43.
[4] М.Н.克利緬托夫,М.А扎別伊達,Е.С.格拉德琴科,等.在復雜水文地質條件下開采礦床時豎井周圍巖體的疏干方法[J].國外金屬礦山,1994(7):68-71.
[5] 張立君.談水文地質礦產疏干與排供結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