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珍
俗語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導入是師生間建立感情的第一橋梁。課堂導入因教學內容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方法,下面結合中學化學教材特點,談幾種行之有效的新課導入方法。
一、新課導入的方法
1.實驗導入法
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導入法當為新課導入的最佳方案,新課伊始,若設計一個鮮明、生動的實驗,能夠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基急于想了解實驗中出現此現象的原因,然后,教師抓住這時機,同時提出若干思考題,使學生有條理地思索問題,帶著問題進入新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直接導入法
這是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特點是簡潔明快,教學針對性較強,一開始就概括地講述新課的內容、學習目的等。如在“空氣”教學中,可以這樣進行導入:我們每天都與空氣打交道,但因為空氣是一種既看不到蹤影又聞不到氣味的氣體,對于它的組成我們并不了解,那么它究竟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這種導入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廣泛,但這種方法缺乏形象性,趣味性。
3.溫故知新導入
化學中有些內容和后面知識有很強的連貫性,可在檢查學生上節課所學知識的同時導入新課。這種導入方法使學生在學習新內容時有了知識基礎,學習起來輕松自如。在講CO2的實驗室制法時提問O2的實驗室制法自然就過渡到后者,如在學習《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可以先復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使學生明白學習氣體制法一般從哪幾個方面入手。以復習舊知識為橋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順利地導入新課。
需要注意的是,溫故知新一旦成了純粹的復習課,就是一種失敗。另外,這樣的導入,教師要摸清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水平。
4.故事導入法
故事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吸引力。教師如果結合化學教學把講課內容故事化,定能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如在講《金屬材料》時,可以講拿破侖用鋁制器皿宴請得勝歸來的將軍的故事。這既可以讓學生了解鋁的作用,又可以通過比較了解各種金屬被發現的先后順序,還可以為下一節講《金屬活動性順序》埋下伏筆。
5.謎語導入法
學生對猜謎語興趣很濃,有些知識可以編成謎語,讓學生通過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例如在學習《氫氣的性質》一節時,一上課先給學生說了一個謎語:符號象倒工,無色味最輕,遇火有水生,還原有本領。這個謎語說后,學生興趣盎然,頭腦中產生了問號,迫不及待要解開這個迷,從而促使了學生的求知熱情。
6.多媒體導入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廣泛走進我們的生活,也普遍應用到教學中。把一些難于理解的、抽象的微觀為題用flash動畫表現出來,非常的吸引學生,更加的激發學生的探求新知識的欲望。例如在講“分子”概念這節課時,我先演示蜜蜂從很遠的地方,奔向花叢去采蜜的拉動片。針對投影片我設疑,蜜蜂為什么從很遠的地方奔向花叢呢?帶著這一向題導入新課,學生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思維異常活躍。
7.生活實例導入
知識總是人們在解決生活中一個個問題的過程中習得的。所以選擇貼合生活的素材導入知識地學習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講《中和反應》時,先提出這樣的問題,人患胃酸時吃幾片氫氧化鋁或小蘇打片即可治愈。這是為什么?夏季不小心被蜂蟄一下涂些肥皂水可治痛治癢又怎么解釋?這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會用到處理方法,但有不知道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在學生很好奇的情況下學習新課。
8.質疑導入法
學始于疑,一個有質量的問題,往往能挑起學生的好勝心和探究欲。例如生活中見的鹽的導入可做如下的設計:“大家知道,純堿的化學成分為碳酸鈉,它屬于鹽類,可為什么它的名字中有一個“堿”字?它的溶液是顯堿性的嗎?如果其溶液顯堿性,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要搞清這些問題。”接下去,教師通過實驗和講解,展開教學活動,學生思維積極,注意力集中,學習的主動性會大增。
二、新課的導入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導入要有導語要簡潔
語言大師莎士比亞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這個見解是極為深刻的。所以一般3-4分鐘就要轉入正題,時間過長就會喧賓奪主。
2.選取的導入素材要有趣味性和啟發性
趣味性可以使課堂上掌握所學材料的認識活動積極化。”充滿情趣的導入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啟發性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所以教師在上課伊始,就運用教學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必能有效地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熱烈探求。
終上所述,化學新課導入要因教學內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選擇的依據主要是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一般在學習單元開始或課題比較平直時,可以考慮選擇趣味性較強的實驗引入法;如果學生存在著較頑固的錯誤概念,就需要選擇能激起強烈思維沖突的方法;如果課題與前面所學知識的聯系性較強,而學生的準備知識又不足,則選擇復習導入的方法;應用性較強的課題,多引用聯系實際的方法;對九年級畢業班特別是復習課的引入,多采用問題引入的方法等。
當然,不管哪一種方法,都要力求做到發揮導課在一節課中“拋磚引玉”的作用,才能有效的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