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偉
摘要:當今世界的競爭,從根本上說是人才的競爭,誰能夠搶占人才的制高點,誰就能贏得主動權。近幾年來,蘿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人才環境建設,堅持推進“人才強縣”戰略,進一步樹立和落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人才工作觀念,圍繞培養、吸引、使用三個環節,深入挖掘人才潛力,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四尊”工作氛圍,切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加快推進建設富裕、生態、人文、幸福蘿北,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本文從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傾力營造人才發展環境,人才發展存在的問題,如何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進行論述。
關鍵詞:人才 環境 蘿北經濟
近年來,蘿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項改革措施陸續實施,為蘿北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指明了方向。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根本動力,對蘿北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蘿北發展迫切需要人才,充分依靠人才,寄希望于人才。為此,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對促進蘿北經濟社會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一、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項改革措施正在陸續實施,在金融、水利、環保和項目審批等方面將釋放更多的改革紅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緊適度”,意味著國家在財政政策上將加大對民生、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中俄兩國不斷擴大經貿合作,為蘿北等口岸城市擴大開放、吸引外資帶來難得機遇;隨著黑龍江“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和“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深入實施,為蘿北向上爭取政策、資金、項目創造了更加有利條件。市委全會確立的“四抓”工作布局和“十增行動”的部署,為蘿北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指明了方向。此外,蘿北發展基礎堅實,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正向經濟優勢轉化,隨著續建和儲備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經濟和稅收增長點也將越來越多。
(二)蘿北目前人力資源現狀與蘿北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近年來,蘿北加大人才隊伍建設,但人才增速不快,人才總量相對不足,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由于經濟欠發達,人才管理體制和人才市場體系不夠完善,人才外流現象較嚴重。蘿北人才隊伍現狀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迫切需要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更好地發揮人才的作用,推進蘿北經濟社會發展。
二、傾力營造人才發展環境
(一)用心培育,促進成長
大規模培訓黨政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圍繞加強黨政人才的政德教育,在全縣干部中開展了輪訓工作。一是辦好主體班次。2013年共開辦主體培訓班16期,累計培訓1600人次,2014年組織調訓10批152人次,已開辦主體培訓班15期,累計培訓776人次,并通過技能大賽、現場教學等提升培訓效果。二是拓寬渠道增強實效。發揮山東壽光蔬菜種植基地、黑龍江流域博物館、團結水稻催芽基地等教學實踐基地在人才培訓工作中的作用,采取互動交流、不斷提高各類人才的綜合素質。蘿北從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入手,積極實施“十百千”工程,到2015年每個村培養10名實用人才、每個鄉鎮培養100名實用人才、全縣培養1000名實用人才。三是基地示范,政策推動。加大品種對比示范基地、水稻催芽示范基地等各類農業園區建設力度,搭建農村人才施展平臺;幫扶指導成立水稻合作社、農機合作社、生豬合作社等40余家,指導農民科學致富。
(二)因才施用,推動發展
1.充實招商引資隊伍。抽調素質高能力強的年輕干部,為企業在蘿北創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綠色通道服務。先后為中鐵資源集團云山石墨分公司、北方礦業集團大馬河鐵礦等十四家重點企業及其項目,辦理公司注冊、項目備案、征林征地、規劃設計、環評安評、圖紙審查、增資年檢等相關手續。營造了良好的招商氛圍,贏得了企業的一致好評。
2.引人留才不斷創新。通過創新工作舉措,,開展以引進人才為主要內涵的“沖擊波”行動,引進優秀人才到蘿北干事創業,實現了人才集聚。2012年以來又陸續招考了5批,尤其是在2012年,有3名研究生招錄到事業單位工作,擴大了全縣人才總量,提升了人才的整體素質,優化了人才隊伍結構,積極有效地推動了各方面人才交流。
三、如何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蘿北人才環境的優化,將匯聚大量蘿北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為蘿北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一是改進招才引智方式,建立創新人才激勵保障機制。研究探索“人才+項目+團隊”引才模式,鼓勵用人單位按照人崗相適原則,通過招聘調入引進高層次和緊缺型人才。要建立健全激發人才活力和維護人才合法權益的激勵保障機制,完善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制度。積極鼓勵企業專業人才參加專業技術資格的評審,并給予一定補助。完善政府、社會和單位相結合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人才社會保障覆蓋面。積極推進人才保障性住房建設,努力解決人才安居問題。
二是創新培養方式,激勵盤活本地人才。提升現有人才隊伍的學習力,構建終身教育體系。采取主體班次調訓、業務培訓、聘請專家教授講課等新型培訓形式,增強業務能力。鼓勵各部門探索建立人才評價、激勵及退出機制,激活現有人才隊伍的朝氣。探索新的人才評價和考核辦法,建立完善的目標績效考核體系和評價辦法,公開、公正、科學地評價每一個工作人員。對于急需短缺專業,在大力引進的同時可選派有前途的非專業人員,參加脫產的繼續教育培訓,使其盡快掌握專業技能。
三是加快人才市場建設,完善市場功能。大力推進機制健全、監督有力的人才市場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促進人才市場與勞動力市場的聯網貫通,探索建立統一開放的人力資源大市場,定期組織人才智力交流活動,無償為企業常年開展網絡招聘服務。加強政府引導,鼓勵民資和其他資本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的方式,投資興辦人才中介公司、人才租賃公司等,加快培育人才中介服務組織。大力發展人事代理,積極開拓智力交流、人才評價、擇業指導、選送培養、勞務外派等新的服務領域。
四、結語
春回大地,蘿北這片沃野處處生機盎然,人才發展環境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期待八方英才匯聚于此,期待更多“千里馬”競相馳騁!蘿北這個小巨人,將乘著人才托起的翅膀駛入發展快車道。
(作者單位:中共蘿北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