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良
【摘要】目的 研究眼針治療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篩選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案的差異性分為甲組(60例,口服通便靈膠囊治療)和乙組(60例,口服通便靈膠囊治療+眼針治療)。對比療效。結果 乙組治療后結腸傳輸實驗標志物在48 h、
72 h時均比甲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患者便秘改善總有效率86.7%比甲組的68.3%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應用眼針治療能夠有效改善結腸傳輸功能,緩解便秘。
【關鍵詞】眼針;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2..01
慢傳輸性便秘(STC)是因結腸傳輸功能障礙引起的頑固性便秘,患者主要表現有大便堅硬、次數少、便意消失等[1]。目前關于該病的形成尚未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在治療方面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等。中醫在腸胃疾病的治療中有較為豐富的經驗,本研究將眼針用于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的治療,并將其與單純藥物治療效果進行比較,探究其療效。現將研究進行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篩選結腸慢傳輸型便秘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剔除精神病者、嚴重器質性病變者、妊娠和哺乳期者、溝通障礙者。根據治療方案的差異性分為甲組和乙組,各60例。甲組男23例、女28里,年齡49~78歲,平均年齡(56.7±7.6)歲,便秘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8±2.3)年。乙組男34例、女26里,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57.2±7.3)歲,便秘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9±2.1)年。經統計學分析,兩組基本資料配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甲組采用通便靈膠囊(四平市吉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552354)5~6粒/次,1次/d,連續治療2個月。乙組采用通便靈膠囊和眼針治療。通便靈膠囊用法用量和甲組相同。眼針治療方法:取雙側大腸區、下焦區、脾胃區、腎區的穴位,使用0.5寸華佗牌不銹鋼毫針橫刺,留針
15~20 min,得氣后取出,1次/d。眼針治療1周為一個療程,每治療一周后休息1天,再繼續治療,連續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結腸傳輸實驗結果、治療效果。結腸傳輸實驗:將特制標志物膠囊給予患者服用,并在服用48 h后、72 h后分別檢查標志物排出情況。療效評價:a痊愈:患者大便恢復正常。b好轉:患者大便次數增加,大便干結明顯緩解。c無效:
大便無好轉甚至加重。便秘緩解總有效率=(a+b)/60×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結腸傳輸實驗結果
甲組48 h時標志物為(17.6±1.2)粒,72 h時為(6.8±1.1)粒。乙組48 h時標志物為(12.8±1.5)粒,72 h
時為(3.3±0.9)粒。乙組治療后結腸傳輸實驗標志物在
48 h、72 h時均比甲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便秘療效
甲組60例慢傳輸型便秘患者中,經治療后治愈5例(8.3%),好轉36例(60.0%),無效19例(31.6%),便秘總治療有效率68.3%。乙組60例慢傳輸型便秘患者中,經治療后治愈10例(16.7%),好轉42例(70.0%),無效8例(13.3%),便秘總治療有效率86.7%。乙組患者便秘改善總有效率比甲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結腸慢傳輸型便秘(STC)的發生原因主要是結腸運動障礙引起,但結腸在臨床中并不存在器質性病變[2]。該病目前在發病機制上沒有明確的說法,治療上也缺乏特效藥物。臨床中關于STC的治療主要采用藥物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創傷,因此在STC的治療中,一般主張先給予藥物治療[3]。通便靈膠囊是STC治療臨床常用的中成藥,該藥物對患者便秘的改善效果有限。本研究中,我們對乙組STC患者采用通便靈膠囊和眼針治療。方法是針對大腸區、腎區、下焦區等相關部位取穴,并采用針刺療法。中醫學認為,STC病位在大腸區,脾胃運化失常也可造成便秘。因而以大腸區、脾胃區的穴位為主。腎精虧虛、氣血不足,也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原因。下焦可辨清濁,氣主下行,從而促進廢料排泄。因而在取穴中以腎區、下焦區為輔。針刺大腸區、脾胃區等,能夠起到調節氣血、疏通經脈的作用,進而促進廢料排泄。現代醫學認為,STC患者采用針刺治療的機制主要是通過刺激交感神經、腸神經等來促進排便。在針刺時,應在針刺后留針15~20 min,待得氣后取出,避免留針過久引起皮下出血。
經治療后結果顯示,乙組STC患者服用通便靈膠囊并給予眼針治療后,便秘治療有效率為86.7%,明顯比甲組的68.3%高。說明STC患者采用采用通便靈膠囊治療的同時,給予眼針治療可以提高療效,使患者便秘得到更好的緩解。而且乙組患者的結腸傳輸實驗結果優于甲組患者。提示STC患者在應用眼針治療后,結腸傳輸功能得到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STC患者采用眼針治療是可行的方案,該治療方法可以緩解便秘癥狀,改善結腸傳輸功能。
參考文獻
[1] 尹國平,李振宇,周鵬飛.針藥結合治療結腸慢傳輸型便秘38例[J].中醫研究,2014,27(8):58-60.
[2] 賈 菲,李國棟.電針結合養血潤腸顆粒劑治療慢傳輸型便秘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7):114-118.
[3] 雷麗萍,零佩東,梁芮瑾,等.針灸治療慢傳輸型便秘的方法及選穴規律淺析[J].針灸臨床雜志,2015,31(5):84-8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