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儀 肖文偉 陳妙 方小衡


【摘要】目的 探討社區干預模式對于高血壓疾病的預防效果。方法 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在兩個不相鄰的社區內各隨機選取200名社區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人員采取社區干模式開展高血壓的預防以及控制,同時對觀察組成員所在的社區進行健康教育,對照組則順應社區原有醫療條件,不做特別干預。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2年的調查、隨訪。對兩組患者的高血壓預防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2年后,觀察組成員的高血壓患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成員的高血壓患病例,且觀察組成員對于預防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對于疾病的治療率以及控制率都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成員,進行比較的兩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男性與女性的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中年人群的患病率要明顯低于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結論 社區干預模式能夠顯著提升對于高血壓疾病的預防以及控制效果,值得在社區衛生服務過程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社區干預;高血壓;預防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2..02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該病的誘導因素也較多,年齡、環境、生活習慣以及精神狀態等都可以成為誘發該病的主要原因[1]。臨床研究證明,通過早期預防是可以對該病進行有效的控制的,通過血壓的調控還能顯著降低患者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對于改善中老年人群的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探討了社區干預對于高血壓疾病的預防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在兩個不相鄰的社區內各隨機選取200名社區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123例,女77例,社區成員的年齡為34~78歲,平均年齡為(52.4±3.9)歲,對照組男107例,女93例,社區成員的年齡為35~77歲,平均年齡為(54.2±2.1)歲。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對照組順應社區原有醫療條件,不做特別干預,參與觀察的成員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疾病的診斷以及治療。
(2)觀察組成員則實施社區干預模式,具體操作如下:①首先對社區內參與研究的成員進行血壓值測量,將每位成員的血壓情況進行如實記錄[2]。②定期對社區成員進行統一的血壓值檢測,發現社區成員中有出現繼發性高血壓疾病的患者應當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③定期對社區成員進行關于高血壓疾病的健康教育活動。可以通過知識講座,以及其他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使社區成員對于高血壓疾病的誘發原因進行簡單的了解,在生活中,能夠通過培養健康的飲食以及生活習慣對高血壓疾病進行有效的預防以及控制[3]。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根據自己的愛好,適當進行身體鍛煉,提升社區成員的免疫力。④社區應當設立專門的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資訊中心,方便社區成員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對高血壓疾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得到解決。⑤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社區成員進行隨訪,主要對其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以及運動情況進行觀察,一旦發現不利于預防高血壓的生活習慣應當及時指出,并幫助其進行調整及改正。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比較兩組成員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以及2016年1月~12月兩個時間段內成員患病的人數、對于高血壓預防知識的知曉人數,以及有效控制血壓人數、治療有效的人數。高血壓的判斷標準:收縮壓在140 mmHg以上,舒張壓在90 mmHg以上,或者進行調查2周之內有服用降壓藥物的即可判定為高血壓患者[4]。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涉及到的數據錄入SPSS 17.0數據分析軟件進行整理、分析,用卡方x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用“x±s”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對其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社區成員的高血壓預防情況比較
觀察組成員的高血壓患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成員的高血壓患病例,且觀察組成員對于預防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對于疾病的治療率以及控制率都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成員,進行比較的兩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男性與女性患病率、中年與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比較
2016年兩個社區內男性與女性患病率無明顯差異(P<0.05),中年人的預防效果高于老年人(P<0.05)。見表2。
3 討 論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群患有高血壓疾病的概率也在相應升高,研究表明,社區干預對于高血壓疾病的預防及控制具有較好的效果[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進行社區干預的成員高血壓的患病率要明顯低于未進行社區干預的成員,且就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而言,觀察組也,明顯好于對照組。且中年人的預防效果高于老年人。推測原因越早從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對高血壓疾病進行預防,其干預效果也就越明顯,所以及早進行干預可能對老年高血壓預防有更積極地作用。此外,采取社區干預模式還能顯著提升對于高血壓疾病的控制以及治療效果,對于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也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在對高血壓疾病進行預防和控制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社區醫療服務的有利條件,通過定期的健康教育,使社區中老年人群掌握對高血壓疾病的預防措施,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飲食習慣的調整,對高血壓疾病進行有效的預防,由此可見,社區干預模式能夠有效改善我國中老年人群的生存質量,最大限度的降低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出現概率,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凌明芳.高血壓預防中社區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價值分析[J].飲食保健,2015,2(14):200-201.
[2] 萬麗紅,廖文龍,隋偉靜,等.社區綜合干預對高血壓患者預防腦卒中知信行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5,27(8):26-30,31.
[3] 慕孟艷.社區干預對高血壓和腦卒中預防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2(6):7-8.
[4] 王月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社區干預對高血壓和腦卒中預防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7):65.
[5] 陳 萍,王繼紅.高血壓臨床預防主導式管理模式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07(12):103-103,105.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