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以人文本的管理方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也給學生更多的尊重,以此更好的促進學生發展。本文重點闡述了在班級管理中以人為本管理方式,以便更好的促進學生發展。
【關鍵詞】以人為本;班主任管理工作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在當前教育教學中學生受到的教育不再是局限在學校教師的教育內容,學生還能夠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網絡信息,這樣就導致學生在成長中的思想更加開放,也給教師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此,這就要求班主任能夠在學生管理中做到以人為本,在對學生班級管理中做到尊重學生、做到讓學生充分發展,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反思,以此得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一、班主任工作中管理理念現狀
(一)管理理念認識不清
當前在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班主任的主觀色彩,使得在班級管理中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學生在班級學習中會感覺到不公平的現象。由于學生在班級生活、學習中感覺不到班主任對自己成長的關注,也就會失去參與班級生活的熱情,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也不利于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二)班級管理理念缺乏科學性
在當前班級管理中缺乏科學性,在班級管理中并不能夠做到以人為本。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缺乏對人才培養的客觀認識,這樣就導致一些學生認識不到班集體對自身成長的重要作用,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就不能取得理想的班級管理效果。
二、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的必要性
(一)提升學生素質的需要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注重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以便更好的提升學生自身的素質。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當前學生受到外界信息的影響,特別是一些消極負面信息的影響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學生在成長中需要外界給予一定的引導,以便更好的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管理者,要注重應用班級管理理念,以此更好的實現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
(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需要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用以人為本管理念是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需要,教育管理水平是學校發展中的重要環節,為了學校能夠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對其進行該給,注重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完善教學管理系統并重視人性化建設,要摒棄傳統機械式的管理方式,以此更好的提升學習的教育管理水平。
(三)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
在班級管理中應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注重以人為本就是積極相應上級政策的一種表現。這就需要學校在發展中要能夠注重在資金以及技術等方面進行投入,以便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三、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策略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在班主任班級管理中要想做到以人為本,首先要能夠做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尤其是對待班級中有問題的學生要不要采用指責的方式而是采用鼓勵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讓學生具有學習上的動力,以便取得學習上的進步。通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做起到的作用是對學生進行引導,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提升教學效果。學生在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下不僅能夠掌握知識掌握,還能夠促進學生建立心理的塑造。
(二)培養學生自制力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注重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反省,做學生的榜樣。在學校教育中有的學生很乖,能夠聽老師的話,對于這些學生在學習中錯誤時需要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以及行為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可以。但是對于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班主任在管理中首先要能夠組織尊重學生,讓學生在成長中取消逆反心理。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被人尊重的愿望,希望受到別人的關注。現在的學生在家里都是小公主或者是小王子,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如果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對學生進行批評或者是發脾氣,并不會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為此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能夠通過暗示或者是提示提醒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從而能夠起到改變學生的作用。
(三)注重民主氛圍的營造
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班級進行學習、生活,為此,要注重班級民主氛圍的營造,讓學生意識到班級這個大家庭,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中的一員,并能夠認識在班級中自己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在班級建設中要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班級民主制的建立,在班級中實施民主競選的形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在民主氛圍下學生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學作為自己學習的主人,能夠參與到班級這個大家庭中,感受到班級帶給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樂趣,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發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自身的主動性,還能夠讓學生學習中做自己的主人,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注重和家長的溝通交流
對學生的管理不僅是學校教育的事情,也不是僅僅通過班主任就能夠對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此,在班級管理中要注重與家長之間的交流,班主任要能夠定期進行家訪了解每個學生的成長情況。學生所處的環境不同導致學生養成的習慣也會有所不同。為此,班主任在對學生的管理中要注重了解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以及家庭背景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進行管理。班主任通過定期家訪的形式不僅能夠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狀況,還能夠通過和家長一起商討對孩子的管理策略,更好的促進學生成長。
四、結語
班主任能夠在學生管理中做到以人為本,在對學生班級管理中做到尊重學生、做到讓學生充分發展,能夠做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讓學生具有學習上的動力,能夠通過暗示或者是提示提醒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在班級建設中要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班級民制的建立,在班級中實施民主競選的形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注重與家長之間的交流,班主任要能夠定期進行家訪了解每個學生的成長情況。在班主任工作中還要不斷探索以人為本的管理策略,以便關了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小衛,郭新榮.《淺析如何建立以人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理念》[J].教師,2010,(29).
[2]葛暉.論如何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3).
[3]高泉山,郭耀山.淺談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新課程:小學,2013(4).
作者簡介:
胡芳期,女,廣西欽州市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