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常容
摘要:現今社會發展較快,各行業在對人才的需求上更加看重求職者的職業道德品質,然而這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正是其中的一個短板,職業道德指的是參加工作的職業人員要具備一定的道德素質和遵循一定的行為準則,而從現今高職院校學生的基本情況來看,大多都是在一味的進行專業技能的學習,可以說擁有一個好的素質、具備準確的職業道德素質的人員寥寥無幾。近些年技師學院也逐漸增加了職業道德教育,但是并沒有十分顯著的效果,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與學校教育有很大關系,但是同時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本文就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做出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 學生 職業道德 教育
高職院校注重對對學生專業技能方面的培養,并且擁有過硬的技能方能闖遍天下似乎也已經是一項不成規矩或是約定俗成的“真理”。所以,高職院校多年來一直秉承著專業教學的辦學理念,但是從近些年一批又一批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高職院校也深刻意識到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若是不能深究原因找對方法,必定也不會取得理想的成績。
一、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素質低下的原因
(一)社會方面的原因
當前我國社會發展雖然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多項驕人的成績,但是隨著一些復雜元素的摻入,社會形態也逐漸變得復雜化,社會結構復雜、社會人口復雜、社會意識復雜,總之與傳統社會觀念中的許多元素呈現相悖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大部分人不能堅守傳統價值的真理,對社會上一些事物的評價不能選用正確的評價標準,一些利益熏心、利益至上、道德至后的現象接踵式的到來,比如說現今社會上較嚴重的誠信問題,人與人之間幾乎完全沒有誠信可言,弄虛作假、坑蒙拐騙等許多的不良現象無一不影響著現在的學生。在高職院校的學校氛圍中,也出現了與社會上如出一轍的不良惡習和不良現象,有些十分惡劣的學生甚至完全喪失了道德底線,這種情況下要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便也是難上加難。
(二)學校方面的原因
在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工作的初期,學校對開展此項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各項課堂的講授中仍然是單純的進行專業課程的教學,并且有些教育人員認為,職業道德是學生在走向社會、參加工作后應具備的品質,學生在參加工作后變會自然形成,沒有必要進行專項的教育。有了這種不正確的認識后,便使得職業道德教育工作“束之高閣”了。學校在后來開設了職業道德方面的課程,但是教學工作進行的不夠深入,不論是從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模式上,都不能對學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導致學校在校期間沒有養成很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三)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有些家庭固執的認為,家庭有撫養孩子的責任,而對孩子的教育應主要依靠學校,是校方的全部責任,所以部分家庭在孩子踏入校園后便不再關心其素質方面的問題,只是一味的索要成績。還有一部分家庭,一直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很是看重,但是總體來說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大的不理性,家庭對孩子的溺愛已經是一件難以改正的事實,父母大多怕孩子在社會上吃苦,所以剝奪其早期到社會上歷練的權利。一些家長對職業道德根本沒有正確或是全面的認識,所以哪怕是對孩子灌輸這方面的思想,也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學生認知方面的原因
現在大部分學生都經受不住社會上的一些誘惑因素,很容易跟風、拉幫結派,給了不良道德素質在學生群體中快速傳播的縫隙。另外,從學生對職業道德方面的認知來看的話,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在校期間的根本任務是學生專業課,才是叩響企業招聘大門的法寶,關于職業道德具體是什么,企業在職業道德上有沒有具體要求等保持不聞、不屑的態度。所以,接受職業道德教育便也無從談起。
二、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在專業課堂教學中摻入職業道德教育
其實教師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有很多的時間和很多的機會滲透職業道德的教育,比方說在理工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多向學生介紹一些生產企業中生產車間內部的基本情況,在介紹某某企業對這項技術的應用和操作人員在生產車間內應該具備什么品質的時候,除了要涉及專業技能上的基本品質外,還要向學生強調職業道德上應具備的基本品質,比如說告知學生,在進入企業上班后應該有詳細的工作計劃、學會做會議記錄、善于做工作總結、不要形成遲到早退的惡習等等,經常性的灌輸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想。
(二)在社會實踐中強化職業道德教育
首先,組織學生到合作辦學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在實踐過程中,安排學生承擔一定的崗位工作,使其體驗從“校園人”到“職業人”的過渡;其次,開展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將企業文化、專業特色融入多樣化的學生社團活動中,優化學生對企業、對社會的道德認知,增強職業道德觀念;然后開展向道德模范學習活動,邀請行業成功人士、道德模范開設專題講座或專題報告會,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最后,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觀訪問和“志愿者服務”等活動,使學生在社會活動中形成道德認識,增強道德責任感,培養道德情感,提高道德素質。
(三)發揮職業道德的社會輿論作用
社會輿論對人的思想和行為有著直接的影響,社會輿論的作用過程與道德觀念的形成過程是一致的,因此,要積極弘揚主旋律,大力宣傳、表彰格守職業道德的模范人物,提倡高尚的職業道德風尚,堅決抵制假惡丑,為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參考文獻:
[1]邱秋云.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徑[J].職業教育研究,2012,(06).
[2]丁正亞.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綜述[J].職教通訊,2013,(20).
[3]楊大榮.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探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6,(04).
[4]董悅.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12).
(作者單位:山東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