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娟
摘要:準畢業生,即將畢業的學生。這類學生面臨兩個歸屬,一是順利畢業,成為一名真正畢業的學生;二是畢業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導致無法如期畢業。近幾年,教育部每年都下發關于切實做好畢業生工作的文件,尤其是對畢業生走出校門前容易產生的一些階段性問題十分重視,如何探索出準畢業生順利畢業的新途徑、新思路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畢業生 管理 順利 工作 離校
每年的6、7月份是各高校畢業生即將離校的最后階段,也是學生各種問題面臨的敏感期和高發期。準畢業生同學分別、戀愛離別等種種情況在畢業前會集中地體現出來,他們中的個別人靠酗酒、破壞公物等極端方式來發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的正常秩序。準畢業生的一些不良行為不僅危害自己的身心,而且給學校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一、準畢業生離校前學校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學校重視離校手續而忽視學生教育
高校在畢業生離校前都需要辦理嚴格的離校手續,一般包括學生處、宿舍、圖書館等相關部門,輔導員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這些離校手續的辦理中,而疏于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忽視了學生產生的焦慮等情緒。
(二)盲目地追求就業率,不當方法挫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每年國家都會統計各高校學生的就業率,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各高校施加了巨大的壓力。某些高校甚至會采用威脅的方式強迫學生簽就業協議,否則就不發畢業證。嚴重的挫傷了學生對母校的信任度和情感歸屬感。
二、準畢業生離校產生問題的原因
(一)就業壓力大
近年來隨著國家擴招政策的實施,每年的高校畢業生人數也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業壓力也急劇增大,更多的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一方面,很多畢業生不能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對自我的期望值太高。總是想進入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或國企,對于那些私人企業嗤之以鼻,種種原因導致畢業生錯失就業良機,就業壓力得不到緩解;再一方面,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激烈的職場競爭使得部分畢業生在求職路上屢屢碰壁,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挫敗感。所以,有的學生直接歸納為:“畢業=失業”,畢業就即將成為待業的大學生。
(二)違反學校的校規校紀或成績不合格
有部分學生因在校期間違反校規校紀,特別是考試作弊,并因此受到相應的處分,按照學校的相關規定,不能按期拿到畢業證,有些本科院校甚至會取消學生的學位證,當看到自己的同學都順利拿證,而自己卻延期甚至拿不到,他們心情會極度郁悶。
(三)準畢業生的因沖動而突發的犯罪行為
很多準畢業生在畢業前因為一時的沖動而構成一些犯罪行為。最具代表的兩種例子:即將畢業,同窗幾年的好友即將面臨著分別,索性三五成群的好哥們、好姐們一起出去聚會、酗酒,進而容易酒后聚眾鬧事產生嚴重的后果,觸犯了法律的底線;另一種,就是個別學生在在校期間一直對某些同學不滿,幾年來積壓的不滿情緒想要在畢業前做個了斷,造成打架等后果,嚴重者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學校管理工作存在著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對于準畢業生的管理處于半自由半管理的模式。輔導員、班主任對準畢業生管理不再和在校生一視同仁,認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出事,能說得過去就行了。這在管理上就是一種缺失,很多學生在學業的最后一年,心態上就已經發生了變化,思想上也非常松懈,視學校的管理制度不存在。正是這種對準畢業生的放任態度,導致畢業前很多問題的發生。
三、準畢業生順利畢業的途徑
(一)高校要事先建立準畢業生應急預警機制
高校應該建立健全準畢業生的應急預警機制,認真排查各種安全隱患,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做到未雨綢繆。在遇到突發的準畢業生事件時,能夠冷靜、理智、快速、果斷的按照應急預案處置。
(二)高校應開展就業形勢政策解讀,幫助準畢業生消除對就業的迷茫和誤解
高校應該在學生畢業前邀請就業方面的專家,對國家的就業形勢予以解讀,幫助準畢業生客觀的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各專業準畢業生的就業前景給予全面講解,正確引導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另外,學校可以挖掘往屆優秀畢業生的成功案例,讓準畢業生與優秀畢業生有個零距離的互動接觸,借此來增強畢業生對就業的信心。
(三)進行分類指導
準畢業生的群體中也不乏出現家庭經濟困難、就業困難、心理素質差等特殊群體學校對這些類型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與幫助,對于他們要多溝通、多交流,要觸摸到他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讓他們在學校的關愛中步入新的人生階段。
(四)發揮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的榜樣作用
學生黨員、學生干部是學生工作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準畢業生即將離校的這個特殊時期,以學生干部、學生黨員的示范性、導向性帶動身邊的其他準畢業生。是做好畢業生工作的重要保證之一。
(五)高校各部門要齊抓共管
畢業生的工作不僅僅是輔導員、班主任、系里的工作,它涉及到學校的很多部門,需要各部門配合完成。應該注意的是,此時學校應該轉變教育方法,由管理轉為服務,確保畢業生工作有序順利進行,讓畢業生在畢業前依然能夠感到母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六)在準畢業生離校前,學校要舉行一系列有意義的主題教育活動
學校要在準畢業生離校前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主題教育活動,如“感恩教育”、“誠信教育” 等主題活動,也可讓準畢業生為母校獻計獻策。因為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了好幾年,他們對學校的各方面看得最為直觀,應該最有發言權,這樣的活動,學生不會再有忌諱,不需要有所隱瞞,這才是學校最應該聽的來自學生的聲音。
總之,畢業生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學校必須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工作理念,以人為本,積極探索確保畢業生順利畢業的新思路、新途徑,切實做好畢業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把工作落到實處,使準畢業生順利畢業。
參考文獻:
[1]趙敏麗,郭彬.淺析高校班主任如何做好畢業生離校安全教育工作[J].華章,2009,(19).
[2]柴博,馮可.高校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06).
[3]趙寶新.高校畢業生離校心態分析與引導[J].中國青年研究,2003,(05).
(作者單位: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