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琨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71100)
基于SWOT分析的我國天然橡膠產業發展研究
盧琨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71100)
采用SWOT分析方法對我國天然橡膠產業的優勢和劣勢、機遇與挑戰進行分析探討,提出鼓勵發展橡膠林下經濟,提高天然橡膠補貼力度和擴大補貼范圍,提高橡膠園栽培全程的綠色防控水平,加強橡膠基礎研究投入和“走出去”投資境外橡膠產業,促進我國橡膠產業在全球市場低迷的局面下實現可持續的良性發展態勢。
SWOT;天然橡膠;產業;發展
天然橡膠與石油、鐵礦石、有色金屬,被稱為現代社會四大工業原料,是關系到國家生存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戰略物質,在交通運輸業、機械制造業、建筑建材業、電子信息業、采掘業和醫藥制品行業等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從20世紀中期就非常重視發展天然橡膠產業,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實現了在北緯18°~24°地區大規模種植天然橡膠,并成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膠生產國[1-2],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膠消費國和進口國,并建成了以海南、云南、廣東為中心的天然橡膠主要種植區。近年來,天然橡膠價格一度低迷,世界橡膠主產國利益受損,我國作為全球橡膠消費大國和主產國之一,天然橡膠產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本研究運用SWOT方法分析了我國天然橡膠產業的優勢和劣勢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對促進我國天然橡膠產業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認為應該鼓勵發展橡膠林下經濟,提高天然橡膠補貼力度和橡膠栽培綠色防控水平,加強橡膠基礎研究投入和境外橡膠產業投資,為我國政府部門對天然橡膠產業宏觀調控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進一步促進我國橡膠產業在全球市場低迷的局面下實現可持續的良性發展態勢。
1.1 優勢分析(Strengths)
1.1.1 我國的天然橡膠市場需求量大據美國行業研究公司弗利多尼亞集團(Freedonia Group)預測,世界橡膠總需求將以年均3.9%的速度遞增,預計2019年突破3 170萬t。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橡膠需求市場,占亞太市場總量的1/2以上,因國內天然橡膠仍供不應求,而植膠區庫存減少,2016年割膠面積增加2萬hm2。我國合成橡膠產業以自主創新技術為主,經過多年的研發,已經位居世界合成橡膠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前列,合成橡膠產業的迅猛發展勢必會帶動天然橡膠種植和加工產業,因此,天然橡膠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
1.1.2 天然橡膠主產國和消費國的格局相對集中世界天然橡膠主產國基本集中在亞洲,特別是東盟國家,如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而天然橡膠的消費主要集中在亞洲、美洲和歐洲,東盟和中國的天然橡膠消費持續增長,已成為亞洲天然橡膠的消費增長率最高的國家和地區[3]。據美國工業市場研究公司預測,2019年亞太地區的橡膠消費量將約占全球總需求量的2/3;2016—2019年,印尼、印度和泰國等7國的橡膠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增長最快,其中,6個來自亞太地區。中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等亞洲國家的制造業發展勢頭強勁,對天然橡膠的需求持續攀升。由于輪胎產業的發展,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國家和地區的橡膠需求迅速增長,而北美和歐洲市場的橡膠需求量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1.1.3 我國重視天然橡膠產業發展的生態管理我國的天然橡膠主產區因地制宜建立了橡膠林人工生態系統[4],如海南的橡膠園實現了林網化、梯田化和覆蓋化;云南通過改造次生植被和荒山荒地,建立天然橡膠園,不僅增加了橡膠經濟林的經濟效益,還提高了森林覆蓋率和耕地地力,穩定土壤肥力,實現了保持水土、保護水源和調節氣候等多重生態效益。
1.2 劣勢分析(Weaknesses)
1.2.1 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天然橡膠屬于資源約束型產業,對土壤和氣候等要求很高,雖然在掌握了橡膠抗寒技術之后,我國天然橡膠產業沖破了在南北緯15°內種植橡膠的禁區,但受到土地資源和自然條件約束,我國國土面積僅5%適宜種植橡膠樹,橡膠主產區海南、云南和廣東容易受臺風和寒流的惡劣天氣影響,且橡膠樹的抗災害能力較差,橡膠總產量不穩定,全年割膠時間比東南亞國家年均少60 d,而東盟的泰國和印尼以及非洲等橡膠主產國全年氣溫較高,降雨量充足,非常適合橡膠樹生長。
1.2.2 我國天然橡膠單產水平多年來得不到提高由表1可知,2004—2013年,在天然橡膠主產國里,印度的天然橡膠的單產水平一直保持世界首位,10 a來年均單產都超過1.7 t/hm2,2012,2013年率先突破2 t/hm2,比2004年的單產水平增加了20%;越南和泰國的天然橡膠單產水平僅次于印度,也基本保持在1.65 t/hm2左右;中國的天然橡膠單產在1.2 t/hm2左右徘徊,近10 a來得不到提高,2004年的1.27 t/hm2為10 a內最高水平,2008年一度降低到1.06 t/hm2。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緬甸的天然橡膠年均單產水平不超過1 t/hm2。

表1 2004—2013年世界天然橡膠主產國的橡膠單產情況t/hm2

縱觀近10 a的我國天然橡膠生產數據(圖1),其產量和單產在2004—2008年之間有所波動,而2009—2013年的產量和收獲面積基本呈持續增加態勢,單產水平則在這10 a內保持1.15 t/hm2左右。2004—2007年的4 a間,天然橡膠產量在51萬~59萬t之間波動,沒有突破60萬t,收獲面積也在45萬~48萬hm2之間徘徊,2009年我國的天然橡膠收獲面積53.65萬hm2,產量61.89萬t,單產1.15 t/hm2,2013年收獲面積擴大到68.59萬hm2,產量增至86.48萬t,增幅分別為27.84%和39.73%;單產水平略有提高(1.26 t/hm2),增幅為9.57%。近10 a來,我國天然橡膠收獲面積和產量保持逐年約8%的增幅比例,2013年比2009年增長了27%~40%,而單產水平在2009—2010年基本持平,在2011年以后突破1.26 t/hm2,近5 a的年均增幅約4%,低于收獲面積和產量的增長幅度。近10 a內天然橡膠單產水平停滯不前,是阻礙我國天然橡膠產業發展的劣勢之一。
1.2.3 我國的橡膠生產價格波動大近幾年,全球的天然橡膠產業陷入低迷,橡膠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甚至跌破了各大橡膠加工生產廠家的成本價格,天然橡膠供需嚴重失衡,導致橡膠行業整體進入低谷期。作為全球天然橡膠的消費大國,我國天然橡膠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經歷著痛苦的產業升級[5]。2016年第4季度開始膠價回升,2017年一開年國際橡膠市場的膠價持續反彈。

除2013,2014年的印尼,2010,2014年的中國天然橡膠生產價格無數據顯示外,近10 a來,世界橡膠主產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中國的橡膠生產價格持續走高(圖2)。2005年除了印尼之外,其他主產國的天然橡膠生產價格都在1 000美元/t的水平上。到2010年,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天然橡膠生產價格都突破了3 000美元/t。2011年達到各國橡膠生產價格最高峰,中國的天然橡膠生產價格5 211美元/t,高于其他主產國,馬來西亞和泰國都超過4 000美元/t,比2005年的天然橡膠生產價格上漲了364.23%。2012年開始走下坡路,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天然橡膠生產價格跌幅最大,分別為43%,45%和45%。此后的3 a時間里,橡膠主產國的生產價格持續下跌,甚至在2014年一度跌破了2 000美元/t,基本跌回到2006,2007年的價格水平,全球天然橡膠價格呈現低迷態勢。中國天然橡膠生產價格波動很大,2011年上漲到5 211.92美元/t,2012,2013年跌破4 500美元/t,跌幅15%。
1.2.4 全球天然橡膠市場供應不足,而我國天然橡膠依賴進口中國天然橡膠消費量約占全球橡膠總需求量的40%,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消費國和進口國,其中80%依靠進口。2014年,我國天然橡膠的消費量已經突破1 020萬t,約占全球天然橡膠總消費量的1/3以上,橡膠自給率僅為7.65%,對外依存度已超過90%[6]。據外媒預測,由于全球的油價大跌、橡膠需求較預期低迷和全球股市疲軟,天然橡膠價格下跌,受上述多個因素綜合影響,橡膠園的更新和新植效率將有所降低,預計2020年以后,各大橡膠主產國的產膠量減少,進而影響全球市場供應不足。在諸多因素中,人民幣貶值和復合橡膠的新關稅政策對全球橡膠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表2 2004—2013年世界天然橡膠主產國的橡膠產量情況萬t
由表2可知,2004—2013年,在橡膠主產國中,泰國的天然橡膠產量居全球第一,年均產量超過300萬t,2012,2013年更是突破350萬t,被譽為“黃金農業”;其次是印度尼西亞,天然橡膠的大規模商業種植源于印尼,年均產量為267.66萬t,2012,2013年產量突破300萬t;這2個國家的天然橡膠年產量是其他主產國橡膠產量的3~4倍,2013年的天然橡膠產量比2004年分別增加28.48%和50.43%。此外,越南、印度和中國的天然橡膠年產量也呈增加趨勢。2004年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產量為116.87萬t,2009年減產到85.70萬t,此后5 a內都不超過100萬t。由于種植面積小,單產水平偏低,近10 a緬甸和斯里蘭卡的橡膠產量不足20萬t。據ANRPC報告顯示,2016年1—2月,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同比微增0.3%。泰國、斯里蘭卡、柬埔寨、菲律賓都表現出不同程度增長。而中國、印度、印尼、越南和馬來西亞同比均有所減產。泰國、越南、印尼、印度、馬來西亞的橡膠庫存量相對較多,中國的橡膠庫存下降較多[7]。
1.3 機遇分析(Opportunities)
1.3.1 國際天然橡膠主產國聯合救市為保護天然橡膠國際市場價格,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聯合采取行動,2016年聯合發布限制天然橡膠出口62萬t(占全球天然橡膠消費量的5%)的消息,天然橡膠生產的高度集中決定了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在橡膠供給中享有很高的話語權,這3個國家的橡膠出口量占全球總出口量的86%,中國橡膠進口量占全球進口總和的70%,這就出現了限制出口供給的高集中度和供需區域的嚴重錯配,此現象導致了一旦供給方聯合限產、控制出口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導致供給受限,勢必讓觸底的天然橡膠價格大幅反彈。
1.3.2 天然橡膠的基礎研究獲得重大突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破譯了橡膠樹全基因組,并發現了一組可能促使橡膠樹進化出高產橡膠特性的基因,提出了乙烯刺激增產機制的新觀點。這個突破性研究成果為橡膠樹功能基因組學研究、重要分子標記發掘和高產優質抗逆分子育種奠定基礎,也有助于加快銀膠菊、橡膠草、萵苣等其他產膠植物的生物學研究和資源利用。
1.3.3 我國各級政府重視并扶持天然橡膠產業的發展2006年我國開始實施天然橡膠良種補貼政策,在海南、云南和廣東3個主要產膠區受補貼的膠園都實現了100%的天然橡膠良種覆蓋率,大幅提高了天然橡膠良種率,有效改善了橡膠園里品種雜亂和質量不高的現象[8]。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的《關于促進我國天然橡膠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天然橡膠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工業原料,要大力支持發展天然橡膠產業。2010年2月,農業部和財政部下發《天然橡膠良種補貼苗木基地認定辦法(暫行)》,逐步擴大天然橡膠優勢種植區的良種補貼覆蓋面。2013年5月,農業部印發《2013年天然橡膠標準化撫育技術補助試點工作方案》,開始試點天然橡膠非生產期撫育管理補助。2013年9月,中央財政繼續實施天然橡膠良種補貼,對海南地方民營橡膠補貼1 000多萬元[9]。據悉,海南省政府籌劃組建天然橡膠產業發展基金,運作風險由主導企業承擔,采取政府配資投入、企業參與、市場運作和專業管理方法,將通過實施保護價收購、期貨套保、走出去投資整合等多種方式反哺膠廠和膠農,為穩定我國天然橡膠產業發揮作用。
1.3.4 橡膠主產國的中下游橡膠產業升級泰國等橡膠主產國政府致力于提高橡膠制品的附加值和含金量,延伸下游橡膠產業鏈,鼓勵輪胎、橡膠手套、橡膠醫療設備和安全套等制造業擴大生產,優化下游橡膠產業的產業結構,提高橡膠加工能力和橡膠制品的質量標準,中下游橡膠產業升級將大幅度帶動天然橡膠的生產和需求。
1.4 威脅分析(Threats)
1.4.1 我國天然橡膠主產區面積少且易受臺風侵襲我國橡膠主產區在海南、云南和廣東,此外廣西和福建2個省也有少量種植。海南的天然橡膠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年均水平基本略高于云南,個別年份除外;云南的天然橡膠單產水平高于海南,其次是廣東、廣西和福建。受臺風“達維”和“威馬遜”的影響,2005,2006,2014年海南的橡膠大幅減產,總產量略低于云南,2011—2014年云南的橡膠種植面積也連續4 a超越海南,成為全國最大的產膠區。近10a內,云南的橡膠單產水平都保持在1.5~1.7t/hm2,比海南的橡膠單產高50%以上,海南的橡膠單產在0.9 t/hm2左右,2011年以后才突破1 t/hm2(表3)。

表3 2005—2014年我國天然橡膠主產區的橡膠種植面積、總產量及單產情況
1.4.2 天然橡膠可替代品的出現橡膠草、銀膠菊和杜仲等產膠植物的基礎研究和工業生產都有重大突破,如杜仲膠可為高性能輪胎制造業提供可再生的優質膠源,我國擁有全球95%以上的杜仲資源。除木質外,杜仲樹的葉、根、皮、種子都含有杜仲膠,含膠量5%~20%,10~15 a樹齡的杜仲能產膠270 kg/hm2,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選育出一系列杜仲高產橡膠(藥、雄花)良種[10]。2016年6月我國首家民營的杜仲膠集成材料研究機構在北京成立,杜仲膠的研發為解決我國天然橡膠資源短缺問題,減少天然橡膠的進口依存度提供了一條新的科學路徑,但是從另一角度看,這種優質膠源替代品的出現對于天然橡膠產業來說,也是一個現實的威脅和挑戰,杜仲橡膠綠色提取工藝及杜仲橡膠產品研發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
1.4.3 我國天然橡膠進口依存度過大2004—2013年,世界橡膠主產國中,泰國的橡膠出口量和出口額居第1位,也是我國橡膠進口的第一大來源國,2004—2012年出口量在81萬~100萬t之間波動,2009,2013年出口量突破100萬t,出口額也在逐年上升,從2004年的7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25億美元,此后有所減少,但仍保持17億~19億美元出口額的強勁態勢。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出口量在3萬~7萬t,出口額約1億~2億美元。印度和印尼的橡膠出口貿易處在同一水平上,年均出口額不超過1.5億美元。在主產國里,中國和馬來西亞的橡膠進口貿易量很大,2013年兩國的進口量均為34萬t,中國的進口額達6億美元,馬來西亞更高達10億美元。2012,2013年越南的橡膠出口量也超過馬來西亞等國,超過4.3萬t,該國的橡膠出口僅次于大米和木材(表4)。

表4 2004—2013年世界天然橡膠主產國橡膠出口情況

由圖3可知,2004—2013年,我國的天然橡膠對外貿易一直為逆差態勢,即進口大于出口,2004—2008年的天然橡膠進口量波動范圍在21萬~28萬t,進口額為2億~5億美元,2008年突破4億美元,2009年天然橡膠進口量31.28萬t,進口額4.01億美元,2011年進口額8.42億美元,達到最高紀錄,比2009年增長109.73%,接下來的2012,2013年均超6.5億美元,2013年進口量為34.53萬t,比2009年增加10.39%??傮w來說,盡管我國天然橡膠產量居世界前列,但也是橡膠消費大國,橡膠供不應求,對外依存度較高。中化集團常年進口大批橡膠,僅2016年6月就向泰國采購了20萬t橡膠。
從圖4可以看出,盡管我國天然橡膠逐年增產,但需求量增幅大于產量的增幅,因此,天然橡膠出口貿易額低于進口,2004—2008年的橡膠出口額為1600萬~2200萬美元,出口量達0.6萬~1萬t,2009年是我國橡膠出口貿易的一個重要轉折,2009,2012年的橡膠出口額銳減到885萬、733萬美元,減幅高達50%以上,2009—2013年與前5 a(2004—2008)相比,天然橡膠年出口量不到各年份的1/2。

1.4.4 膠工短缺和膠園棄割受到全球天然橡膠價格低迷的負面影響,橡膠產業的經濟效益減少,割膠工短缺現象嚴重,部分農墾和農場的不堪重負,大面積砍伐膠園,對老齡和低產膠園也不更新,甚至出現膠園棄割的現象,膠工短缺導致膠園粗放管理進而影響橡膠產量,阻礙了天然橡膠產業的發展。
2.1 合理調整品種布局,并鼓勵發展橡膠園的林下經濟
為提高橡膠單產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合理調整膠樹的品種布局,改造低產膠園,并鼓勵膠農發展橡膠林下種植南藥、花卉、食用菌類[11],以及養殖家禽和發展畜牧業等,在不砍伐膠樹的前提下發展林下經濟,不失為天然橡膠產業創造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路徑之一[12-13]。
2.2 提高天然橡膠補貼力度和擴大補貼范圍
通過其他金融手段的組合利用,完善天然橡膠產業風險保障制度和災害補償制度,實現天然橡膠政策性保險全覆蓋[14-18]。完善天然橡膠國家收儲機制,加大收儲量,加強市場監測和信息發布,并推進企業收儲政府貼息機制和目標價格補貼機制[19]。針對膠工短缺問題,應該擴大橡膠種苗補貼、化肥補貼和農機補貼等補貼的對象和范圍來緩解膠工生產壓力。
2.3 提高橡膠園栽培全程的綠色防控水平
重視橡膠樹的節水、節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簡約化、低成本栽培技術研究,提高橡膠樹的平均單產水平,降低橡膠園農藥、化肥等生產投入品使用量比例,改良新型刺激劑,提高橡膠園土壤培肥和地力。此外,在更新、種植、撫管及施肥、植保、割膠等領域實現機械化或部分機械化,大力推廣“七天一刀”橡膠割膠技術和老齡樹氣刺割膠技術[20],改進低頻短線刺激采膠和橡膠樹割面干涸防控技術。
2.4 加強橡膠樹品種選育等基礎研究工作的投入
在加大對抗風、抗寒、高產的橡膠樹新品種選育的同時,收集評價和創制優良橡膠樹種質資源,針對不同植膠區特點選育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優良品種。提高橡膠樹無性繁殖技術,改良橡膠樹無性砧木材料,發揮接穗和砧木互補的優良特性。
2.5 積極“走出去”,投資境外橡膠產業
為了解決我國天然橡膠供不應求問題,確保橡膠產業的安全,應鼓勵橡膠企業走向海外市場,通過直接投資、收購、租賃或者合作經營等方式投資橡膠產業,掌握海外橡膠資源,并保障我國天然橡膠的供應。
[1]丁韶鵬.中國天然橡膠產業政策變遷的探索與解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4.
[2]鐘勇.海南橡膠種植業發展前景分析[J].熱帶農業科學,2016(8):69-75.
[3]姚元園.東南亞天然橡膠產業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4.
[4]王鋒.中國橡膠產業安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5.
[5]高瑩.立足“互聯網+”尋求天然橡膠產業的融合與突破[N].海南農墾報,2015-11-20.
[6]王鋒,佟東.論我國橡膠產業的對外依賴性[J].生產力研究,2015(2):47-48,67.
[7]中國天然橡膠協會.2016年前兩個月,天膠產量同比微增0.3%中國產區庫存下降[EB/OL].[2016-03-09].http://www.cnraw.org. cn/ShowArticles.php?id=6163.
[8]彭艷,李梓正,陳明文.天然橡膠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情況調研報告[J].中國熱帶農業,2013(3):9-10.
[9]葉露,李玉萍,劉燕群.天然橡膠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4(4):68-73.
[10]杜紅巖,胡文臻,劉攀峰.我國杜仲產業升級關鍵瓶頸問題思考[J].經濟林研究,2016,34(1):176-180.
[11]鄧靜飛,汪秀華.海南天然橡膠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及對策研究[J].中國熱帶農業,2013(5):28-31.
[12]張露,楊俊孝,王宇.農業補貼對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意愿的影響:以瑪納斯縣為例[J].山西農業科學,2016,44(11):1733-1737.
[13]王宇,楊俊孝.農業補貼視角下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調查與分析:以新疆瑪納斯縣為例[J].山西農業科學,2016,44(4):541-544.
[14]侯石安,趙和楠.中國糧食安全與農業補貼政策的調整[J].貴州社會科學,2016(1):143-151.
[15]錢靜斐,李寧輝.美國有機農業補貼政策:發展、影響及啟示[J].農業經濟問題,2014(7):103-109,112.
[16]曹帥,林海,曹慧.中國農業補貼政策變動趨勢及其影響分析[J].公共管理學報,2012,9(4):55-63,125.
[17]黃穎.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財政補貼機制的實踐和創新[J].西南金融,2015(1):66-72.
[18]馮海發.農業補貼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J].農業經濟問題,2015(3):8-10.
[19]李萬君,李艷軍.美國農業補貼政策演變及對我國的啟示[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4,35(3):268-272.
[20]?,F周.對天然橡膠產業面臨困境的思考[J].中國熱帶農業,2016(1):4-5.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SWOT Analysis
LUKun
(Institute of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Catas,Chinese Academyof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Haikou 571100,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in China by SWOTanalysis method.It puts forward to develop natural rubber industry,which includes developing rubber forests economy,expanding the scope of the subsidies,raising level of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basic research and investing rubber industryoutside.It hopes topromote Chinese rubber industrysustainable benign development in the downturn global situation.
SWOT;natural rubber;industry;development
F326.24
:A
:1002-2481(2017)06-1011-07
10.3969/j.issn.1002-2481.2017.06.36
2017-03-10
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HNSK(GJ)14-30);科技部科技基礎性條件平臺建設;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項目
盧琨(1981-),女,廣東潮陽人,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農業科研管理和農業經濟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