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更是國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原則。“誠信”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學生階段要讓他明白,誠實守信是一種崇高的“人格魅力”。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對小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必須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
四月份的一次課間,我剛坐在辦公室里休息,我班的學生王陽一瘸一拐地哭著走進來,我連忙問:“你怎么了?”她一邊抽泣一邊說:“是劉梓軒把我推倒了。”這幫小鬼,我一天不知道要囑咐他們多少次,“走路要慢慢走,不許跑,要互相讓,不能推別人……”此時,我一聽是被劉梓軒推的,立刻火冒三丈,對旁邊的小朋友說:“去,把他叫過來!”不一會兒,劉梓軒便被帶了進來,我生氣地說:“劉梓軒,老師不是講了多少遍不能推人嗎,你怎么能推同學呢?”沒想他也哭了起來說:“我沒有推她,是她自己跑著摔倒的。”王陽立刻反駁道:“我沒有跑,是你在跑。”聽著王陽的話,劉梓軒不但瘋跑,而且推人,太不像話了,我一邊用酒精給王陽擦受傷的膝蓋,一邊批評劉梓軒:“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呢?你看人家的腿摔流血了,襪子也破了,你說怎么辦?”這時候劉梓軒卻大聲地哭起來:“我沒有推她,是她自己摔倒的。不信你問曹凱博。”沒辦法我只好把曹凱博找過來,問他當時有沒有看見,曹凱博說:“王陽在前面跑,劉梓軒在后面追,追著追著,王陽就摔倒了。”原來事情是這樣的,這么說劉梓軒一點責任也沒有呀,怪不得她哭得這么傷心呢。看來王陽今天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我回過頭問她:“你到底跑了沒有?”“跑了……”“劉梓軒推你了沒有?”“沒有……”接下來我讓劉梓軒回教室,然后耐心地對王陽說:“小孩子從小要誠實,撒謊不是好孩子,自己摔的就是自己摔的,不能賴別人。這點傷不要緊,老師給你擦點藥,明天就好了。今天回去以后給家長把事情說清楚。”我以為這件事就結束了,沒想到第二天早上,王陽的姥姥氣沖沖地來到學校說:“昨天,你們班的同學把我家王陽推倒了,腿摔流血了,你們也不管,我剛給買的長筒襪也摔破了,你看這怎么辦?”我說:“我昨天都問清楚了,是她自己的責任,不怪別人。”王陽的姥姥說:“別人不追她,她跑干什么?”我說:“是她追別人,不是別人追她。”她姥姥還不相信,于是我只好把王陽叫過來,讓她自己給姥姥說,王陽說:“是我自己摔的。”她姥姥臉色難看的說:“那你回去怎么說是別人推的?”章曼妮說:“我怕你打我……”
這看似一個簡單的事例,其中卻折射出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二年級的孩子出現了故意說謊并竭力否認的情況。這種情況多半是兒童犯了錯誤,認為承認了就要受罵挨打,因而故意說謊并竭力隱瞞。他們有了曾經說實話而受指責的經驗,所以一犯錯誤就盡力設法抵賴。這就說明了家長和老師在孩子犯了錯誤時,處理的方法還有欠妥之處。
作為老師的我首先要了解家長要了解兒童的心理特征。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我們要盤問清楚事實真相,但態度不可兇狠,亦不宜太嚴厲,否則兒童會增加顧慮而不吐真言。最好用溫和平淡的語氣去提問,使孩子的緊張心理松弛,會把事實真相講出來。隨后,再針對情況進行教育勸導。針對這些特點,需要老師和家長給孩子創造出寬松、平和、理解、民主的環境,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這個時期需要我們“耐心”地對待孩子,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他們減壓,耐下心來等孩子慢慢長大。
其次,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學校要發揮師資集體作戰的優勢,通過思想品德課、人文藝術課的多元途徑,把文化知識的學習與學生品德的養成緊密契合,既教書又育人,不斷提升學生的誠信水準。實踐表明,文化知識學不好,還可以重新再來,活到老,用到老,學到老;而一旦人的品質出了問題,彌補的難度很大,甚至出了嚴重問題就沒有彌補的余地,憾恨終身。所以,學校德育工作、團隊工作、班主任工作、教學工作都要多管齊下,貫穿這條主線。
再次,做好與家長的聯系工作,家庭是教育的基礎,溝通是一種橋梁,家校聯手是保障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通過家訪、開家長會、電話等聯系方式,我們的老師要學會與家長、與學生多層面的溝通,同時還要學會掌握溝通的藝術,這樣的教育才會更成功。學校要與家長保持聯系,成立家長學校,對家長給予適當的指導,使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得以培養。
總之,誠信是檢驗學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方面,是關系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根本,需要我們下大力氣去抓實抓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口號,是要我們每個人努力踐行的。作為教育工作者,誠信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身邊的,班上的案例,發現問題,從這里開始,深挖下去,積淀下去,浸潤下去,創造一個和諧的、友善的、積極的班級人文團隊。
(作者簡介:鄭海艷,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新華街小學,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