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必達+王英杰+王妍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與自然逐漸向更加和諧的方向發展是城市建設的必然趨勢,人們對城市園林造景的需求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新形勢下野生樹種引種步伐正在加快,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使野生樹種充分發揮與生俱來的調節功能,促使野生樹種能夠更好的適應栽種的條件。滿足人們的需要。本文結合野生樹種引種馴化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引種馴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提出了實現野生樹種引種馴化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野生樹種 引種 馴化
野生樹種引種馴化是指通過人工栽培,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使野生樹種能適應本地的自然環境和栽種條件,成為生產或觀賞需要的本地樹種。野生樹種在長久的進化過程中,適應自身原有的生存環境。在與環境條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生長時,通過科學有效的技術,依靠人工輔助手段,實現野生樹種的引種與馴化,進一步滿足城市園林造景的需求。引種馴化的原理主要有兩方面原理:遺傳學原理和生態學原理。
一、野生樹種引種馴化中存在的問題
1.以低溫指標劃區不科學。有一些有關野生樹種引種馴化的書籍上會提到最低溫度指標,以此為標準將我國劃分為一些區域,根據最低溫度來確定引進野生樹種的適宜種植區域,是不科學的。樹種在生長的過程中,與降水、溫度、光照這三種因素密不可分,當最低溫度是生存溫度時,與之對應的最高溫度也是生存溫度,這樣劃分樹種的種植區域,從實踐結果來看是不成立的。按照這個標準引進野生樹種會導致一些引種失敗的例子出現。
2.野生樹種引種馴化受不同氣候類型的影響。在世界是歐美園林樹種的品種質量處在領先的位置,但是,盡管如此我們仍然要注意將夏旱冬雨地中海氣候型生長的樹種,引入到我國就一定要十分謹慎,因為我國屬于夏雨冬旱季風氣候型,而且全球降雨量分布不均勻,在北半球,分為夏雨型和冬雨型,(當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就屬于夏雨型,當降水量集中在冬季就屬于冬雨型),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均勻型,就是全年分布都比較均勻。根據多年來野生樹種引種馴化的實踐證明,可將處在均勻降雨區的樹種引種在夏雨型或冬雨型地區;但是處在冬雨型的樹種不能引種到夏雨區。
3.同緯度野生樹種引種馴化存在問題。同緯度引種理論是片面的,因為野生樹種引種與所在地區的緯度、大氣環流、下墊面三個因子有著直接的聯系。野生樹種在同緯度引種馴化的過程匯總,對環流因子和海拔因子這兩項重要因素重視不夠。我國地處歐亞大陸南部,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冬季寒流頻繁,冬季的溫度偏低。一月,華北低11℃至15℃,東北低13 ℃至17℃,華南低4℃。江南低9℃,除此之外,溫度會隨著海報的變化而變化,海拔每上升100米,溫度降低0.6℃。
二、野生樹種科學引種馴化的有效方法
1.選擇優秀的引種單位。對于野生樹種引種與馴化的順利進行,首先要選擇合法經營的引種單位。這直接影響引種樹種的質量,最好選擇實力強、規模大的引種單位,正規苗木銷售單位能保質、保量,并能夠對引種樹種的有關資料進行統計,給予有效的技術支持。能夠進行實地考察,樹種具有很大的規模,能夠更好的掌握自然環境和氣候環境的差異,對實現野生樹種的引種和馴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選擇最適合的季節進行引種。野生樹種選擇在哪個季節進行引種直接影響樹種的成活率,苗木的引種季節性很強,一般在春、秋、冬三季進行引種成功率比較高,苗木生長快且旺,冬種比春種更好一些,但是北方除外,因為北方冬季氣溫太低土壤封凍,北方最好在春季進行引種。
3.對野生樹種市場進行詳細的調查后再進行引種馴化。首先了解市場,分析市場行情,建立科學準確的野生樹種實驗檔案,緊密結合市場需求,選擇市場上需求量大的野生樹種。開發利用有價值的野生樹種,才會更有市場競爭力,取得更好的效益。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觀賞要求,可以選擇觀葉觀果樹種,這類樹種的觀賞價值很高,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市場極好。另外還有觀干類樹種,比如白樺樹,給人以干練筆直巨大的魄力,與普通苗木相比,樹干光亮而優美,賣點更好,這類樹種的推廣開發潛力非常的大。看準市場再確定樹種,對于野生樹種的引進馴化非常的關鍵。
4.因地引種選苗木。根據引種的實際需求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直接影響引種樹種能否取得成功的因素,我國地大物博,各地的自然環境條件有很大的差異,沒有哪一種樹種能適合全國各地引種。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栽培措施,具體掌握氣候條件、土質、肥力等因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樹種進行引種。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野生樹種引種馴化是一項長久的系統工程,本文主要對野生樹種引種及馴化進行了分析,首先提出了目前引種馴化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嚴謹科學的態度落實到每一個環節,結合野生樹種引種馴化的要點進行分析,提出了科學引種馴化野生樹種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趙明宇.野生樹種的引種與馴化[J].黑龍江科學,2015,(19).
[2]鄧元德,陳開森,劉志中.龍巖市鄉土野生園林綠化樹種引種馴化[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市獅子溝國有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