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數學教材及其所含的各個方面都有著豐富的德育因素,以教材為載體,結合教學過程有機有序地讓學生“體驗”德育教育,其教育效果是其它任何德育活動所不能替代的。當前社會全面進步,德育內容也在不斷發展,數學課程改革也邁開了巨大的步伐,因此,如何在數學新課程中“體驗”德育教育,使數學課程的德育體驗與時俱進,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迫切的工作。
一、在數學課堂四個環節中進行“體驗式”德育教育
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獲得的德育教育體驗,是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教師應找準時機,不放過每一個可以讓學生體驗德育教育的機會。
1.在數學情境中的“體驗式”德育教育
(1)動畫課件情境。二年級下冊《十年的變化》制作動畫對比青山縣野生動物園經過改善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十年來動物種類的變化。讓學生體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生活中的真實事例情境?!秺W運開幕》一節播放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視頻片段,讓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
(3)童話故事情境。二年級數學上冊《分物游戲》。小豬準備開一個生日晚會。來了兩只小猴、三只小兔、三只小狗,小豬非常熱情地拿出了他們最愛吃的食物來招待:有4個桃子、12根蘿卜、15根骨頭。怎樣分才能讓朋友們都高興呢?通過學生回答,讓學生體會“同樣多”“一樣多”,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應該平等對待和尊重每一位客人,進行人文教育。
(4)精彩的談話引入情境。二年數學下冊《1千米有多長》。師:咱們學校門口的路邊有這樣一塊牌子(出示交通標志牌圖片),上面寫著限速30km/h。師:哪位同學了解這個標志是什么意思?生:我知道,意思是說1小時行駛不允許超過30千米。板書:千米(km)師:超過了會怎樣?生:車開得快了,容易發生危險。在以上的師生談話中既引出本課的課題,又向學生灌輸交通安全知識,讓學生體驗限速重要性。
2.在合作交流中的“體驗式”德育教育
在進行合作學習時我教育學生要遵循合作學習的規則,有序合作。每個同學要學會傾聽、學會有禮。一個成員發言時,其他成員要注意傾聽他人講話,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我們提倡適度爭論,但爭論要有禮貌,有禮貌的打斷別人的講話,發言者也應有禮貌地接受被打斷。
3.在拓展時空中的“體驗式”德育教育
數學課本中的“你知道嗎?”很多都介紹了數學發展史上的一些信息?!爸改厢槨薄ⅰ八惚P”、“中國古代記錄數字的方法”、“最窄的胡同——錢市胡同”等,抓住這些資源適當延伸拓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國從古至今在數學領域上取得的重大成果。二年級下冊《數一數(二)》的書后習題5。介紹中國古代記錄數字的方法。通過了解學生對用算籌表示數有著濃厚的興趣。順勢而導詳細介紹0到9用算籌表示的符號。學生嘗試用算籌表示萬以內的大數,通過這種方式與古人對話,體驗古人的智慧,向古人致敬。
二、在課外數學活動在進行“體驗式”德育教育
道德體驗是活動中的感受,活動是道德體驗深化、發展的基礎和媒介。將數學課堂中的活動延伸到課外,開展一系列有德育教育目的的體驗活動,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發展。
1.主題活動體驗
通過目的鮮明的主體活動體驗,學生能夠感悟感知許多的道理,使德育教育過程生活化,起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學習完《購物》這一章的內容后,學生通過模擬活動,體會到了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同時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的教育。
2.藝術啟迪體驗
數學內容存在著諸多美的形式:如符號美、抽象美、統一美、和諧美、對稱美、形式美、奇異美等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把握數學教材的內容,挖掘數學內容中的藝術啟迪因素,恰當地對學生進行審美觀念的培養,并初步感受體驗這些藝術的美。
3.崗位角色體驗
通過學生表演的直觀形象的劇情再現生活場景,使他們感受身臨其境,體驗到他人的處境,學會換位思考、進行道德判斷。喚起學生已有的經驗和體驗,與文本對話,對書本中的內容進一步深化認識,并促進他們升華情感,積極進行道德內化以生成正確的道德行為。
品德教育與數學教學,兩者是水乳交融的關系,思想與精神要融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我們的教學中,及時捕捉好的素材,適時的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逐步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使思想與精神真正走進學生心田,最終積淀成良好的品質,達到“潤物無聲”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