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曉婧 本報特約記者 王偉
據韓國KBS電視臺19日報道,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下屬的專門報道朝鮮的網站38North公布了“朝鮮核生化武器基礎設施概要”研究報告,報告認為,在朝鮮與核武器相關的機構為100-150個,人員為9000-1.5萬。
38North網站根據掌握的各種信息分析認為,朝鮮處于已經擁有或即將擁有核武器的狀態,而擁有攻擊能力的生化武器也持續進行研發,并儲存有不少生物制劑和化學武器。朝鮮為了擁有現在的核生化武器技術,在武器研究、開發、試驗等領域建設了形形色色的基礎設施。這些設施要么被偽裝起來,要么通過合法防御設施或民間企業設施進行生產,因此朝鮮核生化武器基礎設施可謂遍布朝鮮各地。
38North網站認為,目前,專門負責朝鮮軍需產業的第二經濟委員會負責核生化武器的生產,朝鮮國防科學院則負責核生化武器的研究和開發。報告稱,目前朝鮮與生物武器有關的研究、開發、實驗機構為25-50個,人員1500-3000;與化學武器相關的機構有25-50個,人員3500-5000;與核武器相關機構為100-150個,人員9000-1.5萬。
韓聯社報道稱,根據韓國國防研究院2016年公布的正式資料,朝鮮擁有的生化武器病原體有13種,其中包括7種致病菌、1種立克次氏體微生物、3種病毒、2種毒素,儲存的生化武器總量估計在2500噸-5000噸之間。據韓軍推測,朝鮮共有17處地點進行生物武器研究和生產,包括位于平壤的朝鮮國家科學院下屬第一生物研究所、位于平安南道平城的微生物研究所、位于平安北道白馬里的細菌武器研究所、位于平安北道定州的第25號工廠、位于平安北道宣川的細菌研究所等。韓軍推測朝鮮擁有的化學制劑多達25種,其中包括窒息性毒氣、神經性毒劑、血液毒劑、糜爛性毒劑等。該資料稱,目前,朝鮮生化武器相關設施共有16處。
“美方這份報告不太靠譜,”中國核戰略專家、量子防務首席科學家楊承軍1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朝鮮以發展核武器為主,核工業基本沒有起步。而且朝鮮對核武器研制方面戒備森嚴,盡量減少與外界往來,相關機構、人員都被安置在山區和人口稀少的地區。朝鮮雖然搞了這么多年,核彈頭數量仍不多,加之國土面積小,如果真有150處相關機構的話,豈不全國都是?”
針對報告中提到的相關從業者高達9000至1.5萬人,楊承軍說,“這要看如何計算了,核心技術人員和材料專家的數量絕對不可能這么多,幾十至100人已足夠多了。但如果把警戒、保障、服務和后勤人員都算上,就無法計算數量了。”▲
環球時報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