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瓊芳
一說到腦活檢,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影視作品里那可怕的“開腦”場景。事實上,腦活檢是一項重要的腦部檢查,對于腦部疾病的診治起到關鍵的作用。現在來為大家談談究竟什么是腦活檢?
腦活檢是病理學診斷
腦活檢是腦部病變的活組織病理檢查的總稱。腦活檢是循證醫學的客觀要求,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目前可獲得的最好的臨床證據,是目前臨床可獲得的最可靠、最準確的診斷方法。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神經影像學技術如CT、MRI的發展,顱腦疾病的定位可以通過神經影像的圖像直觀定位,加上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腦部病變能夠被較早發現,特別是一些較小的病變得以早期發現。但是,很多病變早期表現不典型,憑借影像學和臨床癥狀,難以得到準確的定性診斷,也就很難選擇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因此,如何從眾多的療法中選擇對病變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需要獲得病理學診斷,也就是進行腦活檢。
腦活檢有三種檢查方法
由于腦組織有顱骨的保護,活檢難以像其他位置的病變一樣方便進行,同時由于存在一定的并發癥,一旦發生會有嚴重后果,所以需要住院進行活檢。常用的腦活檢方法有開顱腦組織活檢、立體定向腦組織活檢、神經導航無框架立體定向活檢三種。
開顱腦組織活檢手術 該手術創傷較大、需要全麻,術后恢復慢、并發癥多,費用較高,特別是基礎疾病多、體質差的病人不宜做此類手術。
立體定向腦組織活檢手術 該手術需于術前先在頭部安裝立體定向頭架,這時需要用頭釘把頭架固定在頭上,會有一定的痛苦,而且外觀怪異,之后進行CT或MRI檢查后,再進入手術室進行活檢手術。同時由于立體定向頭架的限制,可選擇的手術路徑少;一旦顱內出血較多,需要開顱手術清除血腫。它的優點是創傷比開顱活檢手術小,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精確度高,而且費用比較低。
神經導航無框架立體定向活檢手術 該手術無需在術前安裝立體定向頭架,患者的體驗較好、心理影響小。沒有立體定向頭架的限制,它的靈活程度更高,可選的手術路徑也多。它可以在神經導航的實時監測下,觀察穿刺針到達的位置,穿刺成功的陽性率更高,而且手術操作時間短,術中大多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術后恢復快,觀察1~2天即可出院。該手術比較適用于腦深部不適宜行開顱手術切除病灶的患者,幼年、高齡等不宜或不愿行開顱手術,但又需要明確診斷的患者等。當然,它也會有并發癥,包括出血、顱內或切口感染、感染或轉移瘤擴散、術后腦水腫加重等。
每種不同方法,適應人群不同,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診斷和選擇,同時也需要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