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本人參加過一場“成功創業模式”的討論。眾說紛紜,議而未決。今天閱讀了小羽的創業故事,頗有感觸,想趁機發表自己的愚見。
從小羽在科技興國的大環境下,憑借聰明才智,依靠傳統工藝研發出新式花茶的情況分析,創業依賴于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托爾斯泰有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成功創業與幸福家庭一樣,其大體模式,可用中華國學經典中所言的“追求天地人和”來概括。
這里所說的“天地人和”,指的是創業成功所需要的時機天賦(天)、環境資源(地)和人際關系(人)三大因素。
在國家為我們大膽創新、創業提供諸多機會,使我們能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大環境下,個人天賦是最關鍵的一環。
在市場競爭中,一個創業者需要有執著、堅韌、激情和敏銳的品質,才可能走向成功。這些品質,除了后天的學習、實踐及個人努力以外,大部分源自與生俱來的天賦秉性。
當然,并非所有具有執著、堅韌、激情和敏銳品質的創業者都會成功。事實證明,那些雄心勃勃、才華超群的創業者鎩羽而歸者大有人在。因為,一個具備創業成功潛質的人還須具備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胸懷天下、與人分享的情懷。
人際關系對創業成功至關重要。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創業時,既無智能手機生產營銷資源,也無技術資源,但他依賴積累的人脈資源,成功地獲得了支持。比爾·蓋茨創業收獲的第一份訂單,不也是來自于他的母親——IBM董事嗎?
在人際關系中,創業者對自身團隊的領導藝術和號召能力,對合作伙伴的影響力和凝聚力不可小視。小羽運籌帷幄,面對產業走向衰敗的窘境,不正是靠率領她的團隊不斷創新,靠有關部門推行她的標準嗎?
恩格斯說過:當一個人專為自己打算的時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才能得到滿足。可見,創業者胸懷天下,與人分享是多么重要啊。
袁隆平將“雜交水稻”分享給了世界,世界也成就了袁隆平;小羽將工藝流程分享給民眾,民眾也成就了小羽。
而如今,不知有多少傳統文化因不愿外傳而面臨沒落,多少企業因死守秘方而敗于惡性競爭!難怪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在黑暗中沉思,希望喚醒人們吝嗇于分享的靈魂。
這就是我利用中華國學精髓——“天地人和”的哲思,探究小羽創業成功的原因,在此和盤托出,與大家分享,希望有益于創業者的興國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