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三、四月份集中披露年報后,云南32家上市企業2016年報已全部披露完畢。統計顯示,上市公司董事長年薪過百萬者較去年增加1人,共有4人。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周嵐以644.88萬元年薪,成為云南“最掙錢”的上市公司高管。
劉道明成云南“最掙錢”董事長
從各大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中可以看出,云南上市企業董事長年薪顯得較為“低調”,董事長年薪過百萬的僅有美好置業、創新股份、太平洋和南天信息4位。龍津藥業董事長樊獻俄年薪為54萬元,但其還身兼總經理一職,總薪酬也達到了百萬級別。
2016年,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前三名易主。美好置業董事長劉道明以267.79萬元的年薪,首次超過太平洋董事長鄭亞南,成為云南“最掙錢”的董事長,鄭亞南以135.07萬元屈居次席,2016年9月剛上市的創新股份董事長李曉明,則以105.93萬元擠進了前三。云南白藥雖然以29億元的凈利潤成為云南“最掙錢”上市企業,但董事長王明輝的年薪卻未公布。
同云南白藥一樣,云南旅游、云南銅業、云南城投等9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在年報中均未公布其年薪。在余下的22家上市企業中,董事長普遍薪酬在10——90萬元之間。其中,貴研鉑業董事長郭俊梅取代了去年年薪末尾的昆藥集團董事長汪思洋,以11.02萬元的年薪排在末位,月薪還不足1萬元。
太平洋高管薪酬獨占上市滇企鰲頭
作為傳統的高薪領域,金融行業的公司高管薪酬在2016年繼續占據前排位置。從年報數據看,在云南32家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中,年薪最高者為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周嵐,其年薪達到了驚人的644.88萬元,把2015年“最掙錢”的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長偉擠下第一寶座。據查閱,2015年周嵐的年薪為472.57萬元,2016年年薪增幅高達36.4%。
盡管周嵐的年薪在云南排第一,但在全國的上市公司高管中,卻排不上號。2016年,海通證券總經理助理林涌以1549.40萬元的年薪領跑高管薪酬榜,成為新晉的“打工皇帝”,而中信證券、方信證券等高管的年薪也在1000萬元以上。
此外,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長偉以年薪585.59萬元位居第二,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許第偉以年薪422.52萬元排名第三,排名次之的6位高管也均屬于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年薪均在200萬元以上,遙遙領跑其余云南上市企業。而“最掙錢”的云南白藥,其高管年薪也未過百萬級別。
昆藥集團董事長年薪增幅達513%
年報顯示,2016年云南32家上市企業中,28家企業盈利,4家出現虧損。在盈利企業中,昆藥集團董事長汪思洋的年薪出現倍數增長,從2015年的9萬元增至55.28萬元,增幅達513%。據其年報顯示,公司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4.07億元,年薪上漲實至名歸。
昆百大A董事長謝勇的年薪較2015年也增長了一倍,2015年其年薪為35.44萬元,在2016則上漲到了71.83萬元。一心堂、沃森生物、云南鍺業、南天信息等公司管理層的年薪則無明顯變化。
在分紅方面,云南32家上市公司中,17家有分紅計劃,分紅的上市公司數量超過一半。派發現金股利前三位的上市企業分別是云南白藥、創新股份和一心堂。派發現金紅利分別為8元、7.5元和2元。
云南白藥分紅最慷慨
2016年,云南白藥以29億元的凈利潤成為云南最賺錢的上市公司,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5.38%。云南白藥也成為分紅最為慷慨的上市企業,年報中稱,擬以2015年末總股本10.41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8元(含稅),共擬派發現金股利 8.3億元。
作為2016年剛上市的公司,創新股份表現更為搶眼。年報顯示,創新股份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雖然只有1.65億元,但卻以 1.33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 7.50元(含稅),派發紅利近1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上市“土豪”。
而一心堂則以2015年末公司總股本 5.2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00 元(含稅),合計派發紅利1億余元。此外,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分別為昆藥集團1.8元,龍津藥業、川金諾1.5元,云南能投、文山電力1.0元。云南城投則以每10股轉增5股,并派發現金股利1.14元(含稅),剩余未分配利潤留轉以后年度分配方式進行了分紅。
多家上市企業2年未給股東分紅
此外,云南銅業、云投生態、云煤能源、西儀股份、沃森生物、羅平鋅電、云鋁股份、ST景谷、*ST云維9家上市企業雖然在2016年盈利,但由于各企業或因母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負值;或因存在較大金額的虧損未能彌補;還有的為保證公司的生產、運營安全平穩、經營業務擴張和產業布局,對資金的需求較大等原因,2016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錫業股份在年報中則未做說明。
而*ST昆機、云南鍺業、云天化、馳宏鋅鍺4家虧損上市企業則均未進行利潤分配。據查閱,在未分紅的上述企業中,多家企業已經連續2年未給股東進行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