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玲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促進世界范圍內農業資源與信息的共享,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水平,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文章從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性說起,通過對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研究,思考提升信息化水平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問題;有效策略
一、引言
農業經濟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重視的一部分。現在的農民種地的目標是最大化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產出和種植質量,進而提高農民收入。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但是我國農業水平距世界農產品水平還有一定距離。為了追求更先進的種植技術,更優良的種子品種,我們需要對農業經濟進行信息化管理,從而找到方法提高農業產量和質量。
二、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必要性
受到資源和環境的限制,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類型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還停留在傳統的生產模式上,農業的規模化和產業化程度比較低,特別是農村地區經濟和農民收入水平都比較低,對我國農業經濟大發展造成很大的制約。而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現在,如何借助信息化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能夠有效調度國內外可利用的農業發展資源、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和農業生產效率;能促進不同地區農業發展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促進農業的多元化發展;還有利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另外信息化的發展還能促進農業產品加工與銷售效率,提高農民收益。
三、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是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更新,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但目前來說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信息化意識不足。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正處在初步發展階段,許多農民的信息化意識薄弱,沒有足夠的信息化知識,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速度相對較慢。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大部分農民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很多農民難以接受信息化的理念;另一方面,接受程度低也導致農民很難掌握電腦、論壇、網站等先進設施和交流方式的使用方法,使得農民的信息化水平與社會現實發展脫節嚴重。
2.建設成本較高,國家投入不足。雖然在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推動下,農民的收入越來越高,但是在農村中使用網絡的成本仍然很高,使得大部分農民不愿意花費個人資金在網絡運用上,而國家對于信息化建設的投入資金較少,阻礙了在農村推行信息化的發展腳步。而且目前國內大部分農業網站的訪客并不都是需要農業信息的農民,反而是其他農業企業、中介網站、網絡營銷等方面的人士較多。另外,農村地區忽視或者不重視對網絡的維護,而是過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導致網絡硬件鋪設的成本過高,而沒有配套的信息軟件和資源,造成信息資源的浪費。
3.專業人員不足。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還需要大量專業的信息化人才。但是受農村發展和現實條件的影響,農村對人才的吸引力較弱,使得大部分信息化人才不愿到農村中去;而且農村現有信息化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一般都是自學或培訓成才,沒有受過專業知識的教育,只是能夠做到原始的信息收集和發布,存在技術上不專業和能力上不全面的問題。
4.信息提供不能滿足用戶需求。農業信息的主要用戶還是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不同服務對象對農業信息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差異性。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推行需要滿足不同服務對象的需求,因此農業信息的收集和處理也要具備多樣化的特點。然而目前我國的農業信息多數都是國家農業時政新聞和農業科技之類的綜合性信息,沒有針對性的對市場發展趨勢的分析和地方性農業發展特點等內容的信息。
四、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策略
1.提高信息化意識。要想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要提高農民的信息化意識,提升農業部門對信息化的認知。一方面,大力宣傳和普及農業信息化知識,讓農民充分了解到信息化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重視農民的信息化知識培訓,鼓勵農民積極學習農業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除此之外,還要加大高新技術手段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運用,提高農民對高新技術的認可,進而提高對于農業信息化的認同感。
2.加大建設和資金投入。針對農村信息化普及成本較高的問題,國家應加強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支持力度和資金投入。首先,完善農村信息化設備的建設。農村信息化發展受到的最大制約就是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軟硬件設備無力更換,因此國家應加強對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配套的信息化設備;其次,要加強對已有信息化設施的維護。對于已有的信息化設施,要及時維護,出現問題時及時修理,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最后,政府要加強對已投入資金的監督,保證資金切實運用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上。
3.加強對信息化專業人才的培養。由于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正處在初期階段,非常缺少信息化的專業人才,目前處理信息化工作的人員基本都是非專業人士,在農業經濟管理上有很多問題得不到解決。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對信息化專業人才的培養,保證信息化發展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另外也要注重對信息化人才創新能力和業務發展能力的綜合性培養;對于現有的農業信息化人員,要加強技術培訓,提高信息化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術水平。最終目的是建立完善、專業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人才隊伍,推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4.創新農業信息化技術。技術水平也是制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原因之一。信息化技術包括對農業經濟發展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處理。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就需要在當前農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加大對信息化技術的研究力度,解決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5.加大對資源的整合。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離不開對信息、人才等資源的整合。建立專門的信息化管理機制,規范和統一信息化管理;推進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網絡資源和現實農業資源的統一,進行信息的共享和傳播;需要對不同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信息進行融合和篩選,強化農村地區的信息來源通道,保障農業信息的完整性、及時性以及有效性。
五、結語
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能夠優化國內外可利用的農業發展資源的配置,提高農民對不同地區農業發展信息的共享和交流,調整種植結構,促進農業的多元化發展,還有利于農產品加工與銷售效率,提高農民收益。總之,推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是將來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曲紅霞:《關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財經界(學術版)》,2016年第20期.
[2]韓松林:《關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農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5期.
[3]王宇飛:《關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商場現代化》,2016年第27期.
[4]字旭瑛:《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建議》,《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年第28卷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