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齊民要術》是我國北魏時期一部非常有名的農學著作,這本書通過已有經驗,總結了大量的農學知識和農業方面的生產技術,在我國的農業發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它的巨大價值,本文以研究《齊民要術》這部作品的生態農業思想為主體,通過探討和研究,闡述其思想對當代農業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齊民要術》 生態農業思想 現代農業發展
發達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是將重點放在工業上,而在發展工業時可能會產生有害氣體和工業廢物,這些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甚至會造成土壤的肥力下降。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發展工業固然重要,但若是溫飽都成問題,又何談工業呢?為了解決對農業造成的影響,提出了要發展生態農業這一理念。我國雖未像發達國家那般,但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多多少少也對環境造成了破壞。我國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近幾年,農業部門及環境保護部門也在大力提倡發展生態農業。雖然發展生態農業是當務之急,但是必須要正確的看待,不可盲目,要將這一理念與已經積累的農業生產經驗進行結合,并鼓勵廣大農民參與進來。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農業方面的底蘊更是尤為豐富,《齊民要術》更是眾多著作中的代表。
一、生態農業的雛形
《齊民要術》是農業方面的一部偉大著作,雖然距離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但書中所記載的耕作和栽培的技術至今仍有可取之處,尤其是它在發展農業方面的思想,更為重要。書中所論述的思想與現代的掠奪式思想不同,它強調了要順其自然、不可強硬的將其改變,但也不是任由其發展的辯證觀念,還提出了人要與天時、地利相互配合的觀點。并且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按自然規律辦事是一方面,不要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還批判了靠天吃飯這一錯誤思想。綜合以上觀點可以看出,書中所闡述的因地制宜、循環發展與當前的發展生態農業的思想基本一致。由此可見,我國的農業發展是何其先進,早在古代便有了生態農業這個觀念的雛形。畢竟,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農業方面的很多文獻資料還是很具參考價值的,需要后輩去認真研究它的珍貴之處。
二、生態農業在實施方面的論述
《齊民要術》這部著作不僅在總體思想上提出要多種經營、進行綜合發展,而且還在很多細微之處做了詳細的論述。比如:若此處不適宜種田的話可以種樹;在種植玉米的田壟上種植豆類等等。這種將田地進行最大化利用的觀念,剛好改變了比較單一的農業結構。并且在種植農作物的布局上進行安排,又剛好使作物在生長方面進行了優勢互補,這也是因地制宜觀念的另一種體現。在古代農業中,古人就已經懂得了將糞便放到田里面,提高土壤肥沃性的觀念了,這就是在將廢物進行重復利用。而且古書中還記載了如何將農業生產當中產生的廢棄物變成有機肥料的具體方法。而現代的生態農業的重點之一就是使用有機肥料,這樣才能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改善土壤的肥力。
三、向現代化的生態農業轉型
從后現代農業的發展的趨勢來看,不難發現,生態問題十分嚴重。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改變當前的農業發展形態,與大自然和諧、友好的進行相處。西方的學者曾說過,當前的后現代化農業呈現出一種紊亂的發展形勢。后現代化農業在發展過程中會使用不可重復利用的石化及礦物材料,這就打破了土地、水質這幾者之間的資源平衡,不僅沒有遵循綠色生態、可持續的觀念,還對環境甚至人類健康造成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創造可再生型、循環并重復利用的現代化生態農業是多么重要。現代化的生態農業是一種有機的、環保型、可持續發展、可循環利用的農業形態。《齊民要術》中的很多記載就很符合現代化生態農業的要求。在這條探索的道路上,我們提出過小型生態池的理念。在生態池中飼養魚類,魚類的糞便通過生態池的小管子排放到地里,可以為生態池周圍的作物提供生長所需的養料,而作物的秸稈在粉碎后可作為魚類的食物,這樣的一個小循環中幾乎沒有產生浪費,這便是生態農業想要達成的目標,也是研究《齊民要術》思想的原因。
四、《齊民要術》對現代農業的啟示
(一)重視農業在發展中的獨特地位
農業是現代社會中最基礎的產業,沒有糧食為人類提供能量,任何事都是空談。只有保證了農業的可持續型發展,才能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農業生產質量,不僅是與國家的興衰存亡有關,還會對人民的溫飽造成影響。所以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業,就要保證人民生存穩定,而為了保證這一點,國家的強盛、富裕又至關重要,這就像一個生態圈,屬于相互依靠的狀態。中國是一個人口基數比較大的國家,算是農業大國,所以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二)把科學發展觀作為依據,建立生態農業
《齊民要術》中曾提過這樣的觀念:自然與人類在農業方面占據的地位是一樣的。如果人類沒有認識到自然環境帶來的資源和價值,毫無顧忌的破壞生態環境,那就肯定會影響到農業生產,那么平時提倡的綠色、環保概念毫無意義。就像《齊民要術》所說的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必須要做到的。只有與自然和諧、友好的相處,才能創建出一個自然、人、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這才是社會的進步。
五、結語
《齊民要術》中雖沒有提出生態農業這一觀念,沒有具體的指出建立良性循環模式的農業結構、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將食物鏈進行延長等理念,但它的思想中卻散發著生態農業思想的價值觀,這是必須要承認的。書中曾提過的人與自然進行辯證理解的論述、有機肥、因地制宜等思想,與生態農業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并且書中提到過的,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友好的進行相處,這也是現代生態農業的要求。所以《齊民要術》這本書是非常值得借鑒、研究的。并且,農業雖然不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標志,但是在我國的發展進程中,也應該給予生態農業方面高度的重視,還要確保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得到最大程度的實行,這是書中思想的體現。并且生態農業的發展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由此可見,這本書對現代社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參考文獻:
[1]陳明,張法瑞.從《齊民要術》中的農諺看北魏農業文明[J].中國技術史論壇,2015,(06).
[2]孟祥浩,林琪,張玉梅.《齊民要術》所載傳統旱作農業技術分析[J].農業考古,2015,(06).
(作者簡介:姜會敏,吉林省集安市成人職業教育中心,現任職稱: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