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地方實踐
專家:以州政府名義成立實體型、樞紐型智庫在全國是獨創
智庫乃“國之重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智庫發展進入了新階段,特別是2015年1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資源”,智庫建設由此進入快車道,各級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

5月21日,籌備近半年的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政府智庫正式成立;在此之前,《湘西自治州政府智庫建設方案》和《湘西自治州政府智庫工作規則》出臺。
當天,州委州政府舉行了州政府智庫成立暨專家調研座談會。座談會規格高、針對性強、參加范圍廣,來自中央各部委、湖南省和湘西州的40位特邀專家,州委書記葉紅專、州長龍曉華率領的州委州政府領導以及政府各部門負責人,共100多人參加了專家座談會。
“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新型智庫建設,努力打造黨委和政府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的‘思想庫‘智囊團,在服務湘西脫貧發展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湘西自治州州委書記葉紅專在出席專家座談會時強調說。
對于此次由州政府組織并做出包括財政支持等制度性安排的地方政府智庫,業內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在目前國內地方政府智庫建設方面實現了多個獨創或首創。
州政府為何要建立自己的智庫
湘西州,全稱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總人口298萬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80%,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地區、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先行先試地區。湘西歷史文化厚重,有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古城、國家考古遺址里耶古城,以及沈從文筆下的邊城等1517處各類歷史文化古跡。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湘西州視察,在這次視察中,總書記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這一戰略思想。
“我們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認真貫徹中央、省委關于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湘西州州長龍曉華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2014年至2016年,全州已累計減少貧困人口35萬余人,其中2016年脫貧13萬余人,275個貧困村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15.86%,湘西州已進入減少貧困人口最多、農村面貌變化最大、貧困群眾增收最快的時期。
但是,龍曉華也坦承,由于歷史、地理、觀念等因素影響,發展不充分、相對貧困落后的基本州情還沒有根本改變,打贏脫貧攻堅戰任務十分艱巨,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如經濟實力偏弱、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欠賬較多、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和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難度較大,以及脫貧內生動力需進一步增強等等。盡管問題多、困難大,湘西州的脫貧決心和目標并不打折,“2017年要確保吉首市脫貧摘帽,其他各縣超額完成減貧任務、基本達到國家脫貧標準,2019年全州脫貧摘帽,2020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龍曉華說。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湘西州開始籌劃和籌備建設州政府智庫。
“設立智庫,是為了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推動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提高政府現代治理能力,為全州決策提供客觀、獨立、科學、管用的咨詢建議,推動湘西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州委書記葉紅專對智庫建設給予明確定位。
湘西州副州長、智庫籌備組組長劉新民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新一屆州委、州政府非常重視科學決策,明確要求今年必須成立州政府智庫,盡快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智庫專家從哪兒來?
如何確保智庫建議被采用?
專家人選,是決定智庫水平高低及智庫功能能否最終實現的核心因素。為此,在智庫配備籌備初期,龍曉華州長就明確提出要優選智庫人員,同時在專家結構上也做了具體指示:既要引入省外專家拓寬視野,又要注重培養發掘熟悉實際情況的省內、州內專家。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湘西州采訪中了解到,州智庫專家成員遴選的標準高、要求嚴。智庫專家實行聘任制,一屆聘期為3年,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智庫專家進行跟蹤服務和動態評估;專家區域范圍覆蓋國家級、省級和州級,外聘專家數量不超過30名,國家級、省級、州級大致按照2:1:1比例確定;專家團隊的專業方面,包括宏觀和戰略專家、技術和產業專家、管理和政策專家三大類,重點聘用在戰略規劃、經濟發展、精準扶貧、農業農村、投融資、全域旅游、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生態文明、區域經濟、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專家;專家的職業方面,既聘用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學者型機關干部,也聘用有實際操作經驗的企業家等,具體包括官員、學者、企業家、社會知名人士等。
為確保專家建議能及時靈活反饋和被采用,州政府還提供了專家參與政府決策咨詢的多種方式:文稿起草——重要講話和文稿的起草思路、整體框架、重大判斷,可以先期征求專家意見和建議;課題委托——每年根據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重點工作,委托相關專家進行課題研究,提出咨詢建議;課題評審——優先邀請專家參與州委托課題、發展規劃、重點項目評審等;另外,還有專題調研、重大項目支持、個別訪談、專家授課、第三方評估等多種方式。
同時,州智庫還創辦了《決策內參》,用于刊發智庫專家、政府研究室、政府部門的調查研究、建議決策等成果,并明確要求成果要體現創新性、富有前瞻性、具有操作性。內刊稿件要由分管副州長把關、州長同意后方可刊發。
湘西州政府智庫有哪些創新和突破
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中,在肯定了近年來我國智庫發展快,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指出了隨著形勢發展,智庫建設跟不上、不適應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如智庫的重要地位沒有受到普遍重視,具有較大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高質量智庫缺乏,提供的高質量研究成果不夠多,參與決策咨詢缺乏制度性安排,智庫建設缺乏整體規劃,資源配置不夠科學,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創新,領軍人物和杰出人才缺乏。
“湘西州政府智庫籌建過程中,我們首先認真學習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及湖南省委辦公廳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湖南新型智庫建設的實施意見》。” 湘西州副州長、智庫籌備組組長劉新民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 在全面學習和領會兩個文件精神基礎上,又借鑒中央國家部委以及沈陽市等地方政府智庫的好做法,并結合湘西州實際情況,才完成了《湘西州政府智庫建設方案(試行)》和《湘西州政府智庫工作規則(試行)》。
在5月21日的專家座談會上,來自中央部委的多位專家對于湘西州政府智庫成立同時,出臺《建設方案》和《工作規則》的這一做法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是地方政府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務院關于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一次實踐創新,智庫不僅定位高、專家權威,同時智庫從一開始就有整體規劃和制度性安排,即一個制度框架、一個專家團隊、一個支撐平臺、一個智庫內參的整體構建,確保了智庫的有效、高效運作。
例如,《建設方案》對州政府智庫的主打工作和功能定位做了明確規定:以服務政府決策為宗旨,以政策研究和重大問題咨詢為主攻方向,以完善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為重點,為全州決策提供客觀、獨立、科學、管用的咨詢建議,為湘西州推進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提供有力的項目支持、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援。
《建設方案》還確立了州政府智庫的總體目標:建成一個政治素質高、能夠獨立思考、社會影響廣泛、決策部門認同的智庫系統,形成有機聯動、運轉協調、資源共享、效能顯著的政府決策咨詢運行機制,使政府智庫建設走向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滿足州政府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決策咨詢需求,更好地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另外,還成立了州政府智庫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州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副州長擔任,州政府辦、州政府研究室、州發改委、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州財政局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同時還成立了州政府智庫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智庫秘書科。州智庫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國內智庫領域的權威專家周湘智在對湘西州政府智庫進行全面了解和深入剖析后,認為該智庫在多個方面實現了首創或獨創:“一是以州(市)政府的名義成立實體型、樞紐型(智庫資政的中央廚房)智庫在全國是獨創;二是在黨政機關研究室成立智庫科是首創;三是總結了智庫發揮作用的八種途徑是首創;四是州(市)政府智庫既是實體型又是平臺型,既把智庫建成了一個機構又把智庫建成了一種機制,智庫專家團隊實行官產學研相結合都是非常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