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學剛+宋學鋒+史維
摘要:圍繞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問題進行了闡述,并提出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興趣;教學與科研、生產相結合;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合理安排實習時間等方式方法來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為該專業的長久發展提供的制度保障體系和人才保障體系。
實踐教學是任何工科專業都必須進行的教學內容,在本科教育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環節,是對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和升華。我院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三個方向三個課程設計和五個實習(包括認知實習、生產實習以及畢業實習),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所占比例接近40%。如何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是學院和教師都應該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1實踐教學現狀
1.1 學生參與度不高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是我院的重點專業,自建院以來,相繼購置了測井儀、工程地震儀、電法儀和磁法儀等。這些設備為認知實習帶來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測井認知實習是從屬于某一門課程,而不是一個獨立的課程體系,但測井儀器可以進行聲波測井、密度測井、伽馬測井等多個課程的內容,不利于學生的整體認知。而且該實習只是一個演示性的實習,學生沒有真正動手實際操作,制約了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工程地震儀、電法儀和磁法儀的操作都從屬于普通物探實習,實習分組進行,每組內總有學生只是觀看不參與。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
許多課內教學實踐與課外活動沒有有機結合,學院每年都會為學生組織和安排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但這些活動與學生所學的專業聯系并不多,除了極少部分優秀的學生能參與到一些大學生創新項目和學科競賽的活動中來,但大部分學生參與的都是一些相關的社會活動,對于提高專業能力、專業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沒有什么明顯的作用。
1.2 實踐教學環節與生產完全脫節
各項實踐教學內容都是根據理論教學的要求而設計,實踐教學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教學的有關內容,而且很多都是在學校內進行,而忽略了教學與實際生產的結合。有的生產實習只是簡單的安排一些參觀和簡單介紹單位情況,學生根本沒有深入了解。導致學生對專業的概念比較模糊,影響學生建立專業觀念,形成專業思維,掌握專業知識,達不到生產實習的目的。
1.3 師資力量不足
我院勘查技術過程專業現在有自聘教師6人,均為研究生學歷,都為青年教師。雖然學歷較高,但研究生教育對于實踐的要求很不明確,沒有具體的實踐實驗,更無法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教學。而且由于教學任務繁重,缺乏科研和生產實踐經驗,在教學中可能會出現諸多問題,這也會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雖然學院屢次提出要加強實踐教學管理環節,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素質的培養,也在不斷的提高實踐教學在總教學量的課時比例,但是對于承擔著實踐教學任務的教師隊伍,提高他們實踐教學能力上卻又顯得漫不經心,沒有相應的培訓機制,也沒有相應的培訓計劃,更沒有培訓基地。實踐課老師對新方法、新材料、新設備和新工藝了解很少,難以勝任實踐教學。
1.4 實習時間沖突
我院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測井生產實習安排在每年6月中旬,與四六級考試時間沖突。地震生產實習安排在每年12月中下旬,與研究生入學考試時間沖突;油田綜合勘探課程設計安排在每年3月份,與研究生復試時間沖突。這些時間上的沖突,經常導致實踐學習不連貫、不完整,考試準備也不充分。
2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對策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是整合了原來的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專業、應用地球物理專業、勘察工程等專業的基礎上成立的新專業,具有一定的專業覆蓋范圍和綜合性。我院的該專業培養方向重點在石油勘探,兼顧工程勘探[1]。其實踐教學體系應該是一個課內與課外相外結合,實訓、實驗和實習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由基本認知到專業認識,由基本的操作技能訓練到專業技術技能訓練再到綜合技術應用、創新能力發展訓練的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
2.1 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實踐教學上,要克服學生對實踐課程的學習興趣不大,到課率低的現象,合理規劃的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實踐課程的質量與要求。無論是基本技能的培養還是創新技能的培養,都是在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的基礎上才有明顯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實踐教學時,應該由易到難逐漸積累的過程,使每個實踐環節密切聯系,而又逐步遞進。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把專業技能、綜合技能的培養循序漸進地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的能力在兩者的結合中不斷得到提高。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實踐知識和技能水平后,在進行應用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實踐環節時,要放手讓學生去完成,使學生成為實踐課程的主導者和設計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 教學與科研、生產相結合
通過把實踐教學與科研、生產相結合,讓學生深入生產第一線,實際參與整個生產流程,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的研討,從中發現自身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改正補充,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技能。同時,教師也科研通過這種結合方式,了解實際生產中的新方法、新技能,為實踐教學積累經驗。學生在生產實踐現場,不應該是“打醬油”的角色,而應該是一個積極的學習者和參與者。學校也需要與相關單位以協議的形式,建立長期的、穩定的綜合性和專業性的實踐教學基地。基地的建設應盡可能與生產實際接近,同時具備超前性,應用性和綜合性。
2.3 提高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是教學環節的核心部分,能否建立一支合理的師資隊伍,是一個專業能否長久發展和傳承的關鍵。對于實踐教學而言,師資隊伍更是直接影響實踐教學效果和質量的關鍵所在。優秀的專業教師不僅應該具備基礎理論知識,而且應該具備豐富的科研和實踐經驗。教師隊伍既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者,更是實踐體系教學的實施者。培養實踐能力強的人才最為要緊的是要建設實踐指導能力強、工作踏實肯干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學院可以指派教師利用寒暑假去生產單位駐點學習,到更高級別的院校的實驗室學習,并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以切實提高實踐教師的質量。
2.4 合理安排實習時間
從2015年起,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時間提前了2周時間,所以可以把實習安排在考研初試結束之后進行。畢業設計的時間學院安排是前一年的10月份到第二年的6月份,一個多學期的時間來編寫畢業論文,時間過長,學生也容易養成拖拖拉拉的習慣。考研復試前又安排了3周的課程設計,又浪費了大量的考研復習的時間。因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考研復習的現實,調整課程設計時間和畢業設計時間,這樣既考研避免時間沖突,又有利于研究生人才的選拔和研究生人才的培養[5]。
3結語
實踐教學是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院在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監控體系上,要與理論教學一樣,必須要有完善的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質量監控體系、考核體系以及創新質量反饋體系。同時還要改進管理體制機制,提高實踐教學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良好的人才結構體系。為該專業的長久發展提供的制度保障體系和人才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1]邵艷,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合肥學院學報,2012,(22):88-91.
作者簡介:章學剛,男,湖北天門人,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講師,從事石油勘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