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 目的 分析白內障術后應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滴眼液)聯合非甾體類抗炎藥時的護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80例行白內障手術的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典必殊滴眼液治療并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非甾體抗炎藥治療并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顯效30例, 有效7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顯效12例, 有效18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生惡心嘔吐1例(2.5%), 頭痛0例, 腹痛1例(2.5%), 并發癥發生率為5.0%;對照組發生惡心嘔吐3例(7.5%), 頭痛2例(5.0%), 腹痛3例(7.5%), 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4、30 d, 觀察組眼壓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白內障術后患者實施典必殊滴眼液聯合非甾體抗炎眼液治療時, 通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護理能夠明顯改善治療效果, 并可提升治療安全性, 有著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非甾體抗炎藥;白內障術后;療效;護理對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6.07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nursing methods of tobramycin and dexamethasone eye drops (tobradex eyedrops) combined with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cataract and their effect.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received cataract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obradex eyedrops for treatment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r treatment and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urative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30 excellent cases, 7 effective cases and 3 ineffective case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2.5%. The control group had 12 excellent cases, 18 effective cases and 10 ineffective case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75.0%.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wo groups(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1 nausea and vomiting case (2.5%), 0 headache case, 1 stomach case (2.5%), with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5.0%,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3 nausea and vomiting cases (7.5%), 2 headache cases (5.0%), 3 stomach cases (7.5%), with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20.0%.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wo groups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clearly lower intraocular pressu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postoperative 14 and 30 d,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For postoperative cataract patients treated with tobradex eyedrops combined with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conventional nursing combined target nursing can clearly improv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mote treatment security. So this method contain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Tobramycin and dexamethasone eye drops; 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Postoperative cataract; Curative effect ; Nursing measures
當前在對白內障患者進行治療時, 手術治療是較常見的方法, 尤其是當前諸如超聲波乳化手術等技術的不斷提升, 可在臨床治療時對白內障患者起到更好的療效[1]。但在術后的治療和護理上成為了當前對白內障患者治療時的全新研究重點和要點。一般而言, 在白內障患者術后均需使用典必殊滴眼液治療, 其能夠起到較好的抗菌效果, 并盡可能的保護患者視神經, 讓患者在術后的恢復情況更好, 并提升術后治療安全性。本次研究中, 分析了對白內障術后患者應用典必殊滴眼液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時的護理方法以及能夠起到的護理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本院行白內障手術的患者80例, 其中男46例, 女34例, 年齡59~78歲, 平均年齡(62.35±8.74)歲。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齡59~77歲, 平均年齡(62.17±8.43)歲。觀察組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齡60~78歲, 平均年齡(62.79±8.93)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白內障手術, 術后對照組患者使用典必殊滴眼液(s.a.ALCON-COUWREUR n.v.注冊證號:H20150119)治療, 在術后第1周每隔4~6 h滴眼1次;術后第2周開始滴眼3次/d;術后3周后開始滴眼2次/d, 即早晚各1次。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非甾體類抗炎藥雙氯芬酸鈉滴眼液(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50098)治療, 在白內障術后24 h開始用藥, 滴眼4次/d, 連續治療2周。
1. 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 具體內容為:①心理護理:術后3 d左右為了保證傷口的清潔, 需要為患者戴上眼罩, 因此患者在此期間會一直生活在黑暗中, 從而會引發患者較為劇烈的恐懼心理[2]。基于這點, 需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消除焦慮情緒, 保證充足睡眠。②環境護理:為了保證患者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需要每日對護理環境進行清潔, 并使用紫外線消毒儀進行消毒處理, 讓患者在干凈衛生的環境中接受護理, 同時可讓患者采取平臥位, 放松頭部, 切勿突然坐起、低頭、彎腰等, 并盡量避免感冒, 防止感冒后的咳嗽或是噴嚏等導致傷口出血以及晶狀體位置的改變。另外需要注意病房的溫度和濕度, 讓患者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接受護理, 以取得更好的臨床護理效果[3, 4]。③飲食護理:為患者提供營養豐富、易于消化、富含纖維素飲食, 多食蔬菜、水果,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通暢。④并發癥護理:白內障患者在手術后極易出現諸多并發癥, 尤其是在使用典必殊滴眼液治療時, 更是很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發生相關并發癥[5]。本次研究中需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觀察, 并對其實施針對性的預防, 尤其是當患者在出現了并發癥的前驅癥狀時, 護士需要針對這類情況對患者實施相應的處理, 在及時的處理后避免其進一步出現惡化情況, 讓患者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1. 4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評定標準[6]:顯效:患者前房炎癥、結膜充血、角膜水腫、眼部感染、眼瞼水腫、畏光流淚和眼部疼痛等癥狀有明顯好轉, 甚至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前房炎癥、結膜充血、角膜水腫、眼部感染、眼瞼水腫、畏光流淚和眼部疼痛等癥狀有一定好轉, 但沒有完全消失;無效:患者前房炎癥、結膜充血、角膜水腫、眼部感染、眼瞼水腫、畏光流淚和眼部疼痛等癥狀沒有任何好轉, 甚至更加嚴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眼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顯效30例, 有效7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顯效12例, 有效18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發生惡心嘔吐1例(2.5%), 頭痛0例, 腹痛1例(2.5%), 并發癥發生率為5.0%;對照組發生惡心嘔吐3例(7.5%), 頭痛2例(5.0%), 腹痛3例(7.5%), 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眼壓比較 術后14、30 d, 觀察組眼壓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當前我國老齡化社會的不斷加劇以及生活習慣的不斷改變, 目前在我國社會中, 白內障患者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加, 白內障是一類導致晶狀體蛋白出現變性的疾病, 當患者發病時, 其晶狀體會出現渾濁, 并且無法保證光線正常的投射到視網膜上, 讓患者出現比較嚴重的視物模糊現象, 這一情況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以及身體健康會造成較大危害, 甚至可能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7]。當白內障發生后, 外部的光線會被已經渾濁的晶狀體阻礙, 從而無法正常的投射到視網膜上, 導致患者出現視物模糊的情況, 因此對白內障患者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非常重要。當前有研究顯示使用典必殊滴眼液聯合非甾體類抗炎藥可對白內障患者術后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而由于這些特點, 在實際的治療中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可起到更好的療效, 在起效過程中, 其起效方式以及化學結構和糖皮質甾體藥物有著較大不同[8]。非甾體類抗炎藥可最終生成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可以提升血管通透性, 并對動脈組織進行擴張, 最終抑制炎癥過程中的緩激肽釋放, 對淋巴細胞的反應也可起到改變的效果, 這對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尤其是在白內障患者手術后, 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能夠更好的避免發生不良反應和并發癥, 這對患者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9, 10]。
通過本次研究也顯示, 使用這類藥物可對眼前節炎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及預防效果, 尤其是對眼瞼炎、結膜炎、角膜炎、淺層鞏膜炎、鞏膜炎和手術后炎癥等更能夠起到非常優秀的治療和預防效果。另外在治療后也可預防和治療炎癥, 這對白內障患者手術后的炎癥預防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但仍需注意的是, 要在實際治療的同時進行有效的護理,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護理方法包括心理護理、環境護理、飲食護理及并發癥護理。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顯效30例, 有效7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顯效12例, 有效18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生惡心嘔吐1例(2.5%), 頭痛0例, 腹痛1例(2.5%), 并發癥發生率為5.0%;對照組發生惡心嘔吐3例(7.5%), 頭痛2例(5.0%), 腹痛3例(7.5%), 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4、30 d觀察組眼壓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白內障術后患者使用典必殊滴眼液聯合非甾體類抗炎眼液治療及實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并可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高雯, 廖榮豐.非甾體類抗炎藥對白內障術后黃斑水腫的作用. 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2013, 48(1):38-42.
[2] 王艷.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應用激素和非甾體類抗炎藥的臨床療效評價.中南醫學科學雜志, 2011, 39(5):563-565, 585.
[3] 姜仕先, 孫丹宇, 陳志杰, 等.普南撲靈滴眼劑在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炎癥控制中的臨床研究.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1, 22(7):787-788.
[4] 李紅偉, 王晉峰, 王春芳, 等.非甾體類消炎藥預防糖尿病患者白內障術后黃斑水腫的臨床觀察.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6, 10(9):1345-1348.
[5] 陳喆, 肖啟國.典必殊滴眼液與眼膏在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聯合使用的臨床效果觀察.中南醫學科學雜志, 2011, 39(5):566-568.
[6] 王濤.貝復舒滴眼液聯合典必殊滴眼液治療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角膜水腫的臨床效果觀察.浙江創傷外科, 2016, 21(1):51-53.
[7] 朱安侖. 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應用激素和非甾體抗炎藥的臨床觀察.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4(4):454-457.
[8] 楊旭. 聯合應用抗菌藥與非甾體類抗炎藥在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后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3(17):32-33.
[9] 何夏怡, 胡超雄, 寧紅珠. 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聯合應用糖皮質激素和非甾體類抗炎藥的臨床研究. 中國醫師雜志, 2006, 8(7):954-955.
[10] 季櫻紅, 盧奕. 激素和非甾體類抗炎藥在白內障術后聯合使用的臨床研究.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04, 22(7):55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