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輝?彭國康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蔬菜產業與相關周邊產業的快速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產量與質量也有所提升,這些都得益于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多元化豐富。本文主要探討了當前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的重要性,并主要分析了其相關的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方法,希望為我國大棚蔬菜產業更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多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重要性
大棚蔬菜種植一方面要注重其種植技術的多元化,一方面也要注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做到兩方面雙管齊下,以達到大棚蔬菜種植經濟效益的有效保障。
一、大棚蔬菜種植的重要性分析
大棚蔬菜種植目前已經越來越受到農業行業及農戶歡迎,因為它非常有利于增進蔬菜種植從業農戶的經濟收益,且生產技術先進優越,充分利用了大棚這一傳統農業設施資源,基于多樣化有效栽培及管理措施方法來實現了大棚蔬菜的科學種植,同時較大程度上降低了蔬菜種植戶的生產風險,為蔬菜種植與銷售增加附加值。
從滿足國民生活需要的角度來看,蔬菜種植污染及土地破壞已經成為當前人們不得不面臨的危機問題,由不良環境下所種植出的蔬菜也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當前綠色蔬菜環保種植已經成為人們對健康的迫切需求。
再一方面,大棚蔬菜種植能夠實現反季栽培,尤其是在冬季,僅僅依靠露天田地蔬菜種植已經遠遠無法達到人們日常生活的現實需要,所以采用大棚就能夠實現反季節栽培。這主要是因為大棚種植能夠更好調節蔬菜栽培種植溫度,并具有遮陽避雨和防霾等優勢,能夠有效縮短蔬菜種植的生長周期,最終達到高產目標。而且大棚所種植的蔬菜在質量與產量上目前也越來越有保障。
二、大棚蔬菜的種植技術簡析
大棚蔬菜種植準備首先基于種子準備和土地準備兩方面展開。種子準備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對種子發芽率進行測試。從過往實踐效果來看,發芽率越高,大棚蔬菜種植的經濟效益越好。一定要在同等條件下對不同種子發芽率進行篩選,選擇那些發芽率更高的品種;再一方面也要對種子的適應性進行測試,考慮到我國蔬菜種植產地多樣性的特點,所以種子本身受冷熱蟲情的影響較為明顯,因此在種子選擇過程中應該選擇那些對當地實際情況適應性較強的種子,全面提升蔬菜種植過程中的抗逆性能力。
土地準備是大棚蔬菜種植的最重要工作,在南方應該從耕作實踐中就注意土地的透水性與透氣性,應該選擇透水性及透氣性較高的土壤,這樣種子發芽率才能有所保證,蔬菜也能夠健康生長。如果大棚土壤中的水分比較充足,造成土壤的粘結度比較高,透氣性表現較差,會嚴重影響到種子的發芽過程。因此在土地準備過程中要對土壤中水分進行適當排除,保證其透水性良好。再一方面則要合理利用沙土來實施土壤改造,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總而言之,就是要做好土壤的透水及透氣性準備,進而幫助種子提高發芽率。
在播種最初階段,首先要對土地進行合理規劃,主要是對其進行大水漫灌,并對建造好的大棚進行全面消毒,有效減少病菌和病蟲害隱患。再一方面,也要確保土地擁有較好的透氣性,并對平整土地進行旋翻,同時反復平整土地2~3次再開始蔬菜栽培種植流程。
在栽培管理方面,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在應用過程當中有著較高的要求,為了能夠提升大棚蔬菜的種植質量,需要盡可能采用科學綜合的栽培技術,并輔助多種相配套的栽培設施。同時,在實際種植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好當地的氣候及自然條件,采用輪作換茬的方式進行種植,為蔬菜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提升蔬菜的質量。
在大棚蔬菜的種植中,對于肥料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要求,一般避免使用化學肥料,盡可能使用動物糞便或者植物腐敗物或商品化的有機肥料,防止使用化學肥料所產生的有副作用。施用有機肥料時配合微生物肥料使用,能夠大幅度提升肥力,提高大棚蔬菜種植的質量。
另一方面,密閉的大棚內可能有大量有害氣體的存在,有害氣體不僅對蔬菜種植者的健康有影響,也會阻礙了蔬菜的正常生長。所以有效控制和處理棚內有害氣體很有必要。為了減少有害氣體,除盡可能使用生物肥料外,建棚時要選擇無毒無害的覆蓋薄膜,并對注意加強大棚的通風換氣。
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要合理控制好棚內的溫度和濕度。在控制大棚溫度的措施中,通風換氣的作用也至關重要。當大棚內的溫度過高時,為了降低棚內的溫度,就要進行通風換氣,這樣對蔬菜的正常生長很有幫助。當然,溫度下降到正常生長溫度以下時,就要停止換氣,以確保棚內蔬菜不受凍害。另外,灌溉蔬菜時,對水量要合理的調節。如果出現了相對濕度比較高的情況,就要想辦法降低空氣的濕度,對土壤進行松土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還有就是為了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可以在土壤層表面覆蓋一層薄膜。
三、大棚蔬菜種植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難免遭受病蟲害困擾,針對病蟲害的主要防治原則為不斷加強通風,降低濕度,常規中可以選擇百菌清等藥劑來進行病蟲害防治。除此之外,像物理防治法、生態防治法都可以被大棚所采納。
1.物理防治法。大棚蔬菜種植中的物理防治應用比較廣的主要包括防蟲網隔離技術和燈光誘殺技術。防蟲網隔離技術是繼地膜覆蓋遮陽網覆蓋之后又一項極具生命力的大棚蔬菜栽培新技術,將防蟲網放置于溫室的通風口和門窗上,構建人工隔離屏障,將害蟲拒之網外,切斷害蟲的繁殖途徑。通過這種方式基本能免除菜青蟲、小菜蛾、甘藍夜蛾、斜紋夜蛾等多種害蟲的入侵,從而大幅度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而燈光誘殺害蟲主要是利用害蟲趨光習性所產生的反應行為,以相應波長的光波誘至高壓電網擊殺,達到消滅成蟲的一種物理防治方法,是一項集害蟲誘殺、測報和種類調查于一體的生態農業技術。該項物理技術可有效地殺死害蟲,顯著降低設施周邊的蟲卵量和蟲口基數,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
2.生態防治法。一般大棚中采用生態防治法防治病蟲害都會用到抗病蔬菜品種,它主要還要依據大棚中蔬菜發病所要求的濕度與溫度來調整大棚內部的通風換氣環境,確保環境有利于蔬菜健康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滋生。可以為大棚采用“重熏”方法,該方法主要采用30%濃度的百菌清煙劑3000~4000g/hm2在傍晚時刻封閉大棚并實施重熏,再配合5%濃度的百菌清粉劑20kg/hm2來噴粉,這樣就能夠進一步強化蔬菜作物種植的抗病效果。最后,南方蔬菜大棚也可以采用草木灰來進行病蟲害防治,進而對蔬菜蟲害實現有機改善。
3.其它病蟲害防治方法。南方蔬菜大棚中蚜蟲比較常見,它們可以在16~22℃溫度范圍內快速繁殖,此時應該適當提升蔬菜大棚的溫濕度,例如將棚內溫度升到25℃以上,保持濕度在75%以上,這樣能夠有效抑制蚜蟲的發育繁殖過程。
四、結語
大棚蔬菜種植與病蟲害防治技術多種多樣,良好的技術實施能夠為農村農戶增加經濟效益,所以現代蔬菜種植戶必須掌握大棚農作物栽培技術,確保種植栽培過程標準化、規范化、多樣化,全面實現對大棚蔬菜的健康栽培種植。
參考文獻:
[1] 周劍南.南方大棚蔬菜種植中應注意的栽培技術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32):91-92.
[2] 段修芳. 大棚蔬菜種植中常見問題、危害及種植技術[J]. 農業工程技術,2016(12):74,77.
[3] 宋連喜.在大棚蔬菜種植中應注意的技術要點[J].民營科技,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