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行,學生學習和使用漢語的要求增強,學好漢語是彼此溝通的橋梁,特別是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這有利于增強我國各民族的友誼和凝聚力。學習策略是學生學習漢語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漢語教學的重點之一。學生在語言學習策略上存在著差異,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學生漢語口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進而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寫作。本文結合前人對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的成果,運用文獻調查和調查問卷的方法,分析普文鎮小學六年級語文口語交際學生學習策略的運用現象及原因,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學生漢語口語學習的習得偏誤,同時也希望能夠通過本論文,對學生學習漢語口語交際有所幫助。
一、研究方法
(一)調查概況
1.調查對象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的調查對象選取了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普文鎮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從年級里共300個學生中選出96名,其中男生48人,女生48人,優等生(期末成績均值90)占32人,中等生占32人,學困生占32人。這些人士全部具有小學五年級以上教育程度,并己完成了漢語初級、中級課程。
(2)調查對象的代表性
首先,調查對象的母語和教育水平基本相同,學習的目標和態度也基本相同,在年齡方面雖然相距可達6歲左右,但因為都是具有大致相同的年齡,所以年齡對他們的成績顯然影響不大甚至可說是沒有影響。這樣可以使評估和分析漢語口語水平的前提一致,省略了其它因素影響的考慮。
其次,由于被調查者基本上是受過5年語文教育的人,從他們的語言面貌,我們可以推測出我鎮小學生漢語的學習成績。換句話說,這些人的漢語口語水平,也代表著我鎮小學六年級學生語文學習者,對漢語的學習有著代表意義。
2.調查方法
(1)語言調查
以學生學習口語交際板塊的難點作為重點,對研究對象作一次語言考核調查,即漢語口語水平測試的模擬考試。另外再收集了這些調查對象在“說話”部份最原始的課堂演習示范資料,作為語法、詞匯的分析評估依據。這樣有利于搜集到較真實的、原始的語言資料。然后根據模擬試和課堂所得的結果合并,編制普文鎮小學六年級學生學習漢語口語交際的學習策略分析,得出第一手的數據。
(2)考核調查的形式和內容
參照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口語交際的形式進行模擬測試。試卷以調查者自主命題為主。
(二)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統計出來的結果,調查對象在語文口語交際學習策略的情況按照比例如表1-1所示。
二、學生學習語文口語交際的策略
語言來源于口語,一個學生的漢語水平,往往在其口語交際中得到體現,然而,現在的語文口語交際常常走向兩種極端“教師一人的精彩表演”和“優等生的滿堂討論”,因此,我們急需研究學生漢語口語教學實踐的問題,在此,給學習者提如下建議:
(一)漢語博大精深,因此要養成勤查詞典的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口語是聲音的表達,因此語音決定了學生的口語水平,因此,要加強普通話語言的學習,咬準字音,做到朗朗上口,一個普通話水平不高的學生,其口語交際水平自然不會高,造成其學習策略的偏差,進而會影響其口語表達的積極性。進而造成惡性循環。
現在市面上的漢語字典琳瑯滿目,可供學生查閱,另外,還有一些口語交際書籍,可以幫助學生精簡話題,話題選擇好了,自然就有話可說,因此建議配合使用《新華字典》和簡明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尤其是在高級漢語階段,《辭?!泛汀墩f文解字》應該說是每個學生的必備漢語工具書。
(二)多了解中國文化,培養“漢式口語思維”。
語言是交流交際的工具,學生學習漢語的很大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與人交流,因此,在學習漢語時,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知識上,要敢于走出去和人交流,多說普通話,只有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才能盡可能地培養漢語的思維,從而激發學習動機。語言來源于文化,學生在學習漢語時要盡可能搜集感受中華文化,了解中華文化對于學習漢語可謂是錦上添花。如:在談及“家庭教育”這個口語交際話題時,學生是否了解孟母三遷的故事及岳飛的故事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三)要避免口語的化石化現象,重視從生活中感受語言。
生活中的種種小事常常帶來無限的歡樂與感觸,幫家里的寵物洗澡,班會,同學聚會等等日常生活的點滴是口語的素材與來源,口語交際不是形式,不是古板的裝腔作勢,是要把生活的點滴描寫出來,刻畫出來,表達出來,這樣一次完美的口語交際課就完成了。
(四)加強操練,克服刻板印象
語文口語交際不是“教師的精彩表演”,它是一種師生良性互動的過程,是你一句我一句的暢所欲言,口語交際不是一天兩天集中訓練而養成的,它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過程,需要我們大量的練習并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策略優勢,要敢于說,才能說,最終才會說。
結論
中國經濟的發展,國際交流進程的增強,新課改的要求等等,需要學生能進行流利的漢語口語表達,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文獻考察和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普文鎮小學六年級學生語文口語交際學習策略探究,研究發現,補償策略是普文鎮小學六年級學困生使用頻率最高的語文口語學習策略,學生們的情感策略的使用頻率不大一致。本文還通過對該班學生性別,語言水平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學生語文口語交際學習策略使用沒有明顯的差別,但是,學習成績和語言水平等因素的差異是導致學習者的語文口語交際高低的因素。自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針對性的策略:首先,學習者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多了解學習中華文化;然后,要避免詞義化石化,重視從生活中感受語言。最后,加強操練,克服“刻板印象”。
參考文獻:
[1]王初明,應用心理語言學-外語學習心理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張大均,教與學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Morris L. Bigge, Samuel S. shermis,寫給教師的學習心理學 [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4]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5]杜曉新,馮震,元認知與學習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杜詩春,寧春巖等,語言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7]劉清平,初級階段口語教學中的糾錯策略[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1,(3).
[8]劉頌浩,漢語學習者閱讀中的理解監控行為考察[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2,3.
[9]張國良,張雅明,元認知理論與學習不良兒童研究[J].教育研究,2004,(11)
[10]張欽,針對閱讀活動的元認知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