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惠
摘要:在新課改之中注重充分的發揮出學生的自主性,強調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理念。而361課堂教學模式與新課改的要求相當契合,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在文中主要就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之中運用361課堂教學模式提出幾點建議,以期可以為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361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授課;高校課堂
361課堂教學模式,以充分的課前準備,生動的教學模式和激勵性評價等教學特色,增加課堂教學的最大化。把探究的空間留給學生,自主探究,促進學生主體發展。高效課堂應“以生為本”,每個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現就我校推進“361”課堂教學模式,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一、自主預習,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證
“先學后導”是361課堂教學模式的特色。在新的課堂理念背景下預習不單純是為掌握知識技能而設置的學習活動。要想知識內化為已有,靠老師的教,哪怕也只是一時的,不會長久,數學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不是別人給予,不能單純依賴,模仿和記憶。為此,在新授課前。教師應以要求學生對知識學習上主動地從事觀摩、實驗、猜測,驗證、歸納與交流的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教學知識心理和有效地掌握知識。幫助他們自主地理解和探究,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維方法的靈活運用。使每個學生均有機會按自己習慣的方式接受知識。
1、布置預習提綱,自主探究。之前我總習慣于把學生接受知識是建立在教師的傳授上,把教師的思維方式復制給學生。抓住授課內容的重點反復強調灌輸來達到會做的目的。如學習“比例尺意義”把“比”字羅列了一系列的數字去比,在日常生活經驗與“比”“比多”“比少”提出解決的方法。現在,我是讓學生課前去理解“比”字含義,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可以用來做比較的?寫在練習本上。同過學生去找去摸索有關“比”的知識并做記錄。堂上匯報時用,課堂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學,解決模擬題目,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還有什么疑問?其它小組互幫,教師精挑細講,達到觸類旁通,通過自學課本也是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
2、自主整合信息。《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生活是數學的原型,在課堂上教師善于撲捉學生的信息,處理和反饋學生的信息,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如在教學“比例尺”時,是讓學生觀察地圖,發現地圖有什么數據等。找一找惠州到廣州有幾條路?你要怎樣和你的小組討論,哪條最近?自己駕車去廣州需要幾小時?整個過程留給時間給學生充分地表達,敘述各自問題,說自己的想法,課堂熱烈,測量、計算、各人駕車的進度,紅綠燈……學生借助生活的直觀來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不僅利用了比例尺知識解決問題,還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學、會學、善學。
二、合作探究,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證
合作交流,主動探究是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在數學活動中,要關注學生活動經驗的積累,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理解,掌握新知識。學生探究過程需要認真,反復的觀察,比較,猜測,思考,歸納,分析和整理,這一切都要需要時間做得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在活動中學數學做數學。
如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一個圓,一把尺子,讓學生自己去判斷怎樣測量圓的周長,引導學生反思操作過程,各個小組匯報,學生總結,完善方法,在嘗試中讓學生不斷地體驗,歸納來學習數學,得出求圓周長的方法。這樣既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又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了探究方法。
三、活學活用,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亮點
知識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要讓學生會探索知識,要求學生去體驗感知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知識,例如學習“百分數的應用”時,要求學生去商店,銀行作實驗調查記錄,嘗試理解百分數的含義。如奶粉微量元量的含量,鋅、鐵……各站百分數。個小組把收集的資料進行討論交流。這樣既可以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又有利于發展學生探索的精神,和創新精神。結合社會和生活實際提出真實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尋找數學與生活的結合點,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為學生營造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活學活用,真正是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只要體驗一次成功,便會激起無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游戲的力量也是成功的闖關和分值的獲得感。邱學華教授曾曾書法一幅“自古成功在嘗試”。一直激勵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嘗試,因此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由淺入深,并根據學生知識層次和認知能力設計問題,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探究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愉悅,感受自主探索的樂趣。如學習“圓的認識”要求學生用你的圓規、直尺去完成圓的有關特征等知識,看誰發現的更多?這樣,他們會從作圖,操作畫圓找圓心,半徑…..會在自主探究中體驗成功。
“361”課堂教學,能更好地構建高效課堂。《數學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踐證明,要讓學生真正掌握理解知識,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在教師的引導下盡快的形成探究性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驗成功,增進數學的學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