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
摘 要:為了響應可持續發展的號召,森林作為綠色生態的重要一環,正在得到社會日益廣泛的關注。而由于目前我國森林所處的地域分布范圍廣闊且面積大、分散,土壤質地不同,經常會發生各種病蟲害,不僅危害到了森林的生長,也影響了周圍生態的良好發展。本文將以楊樹林為主的森林作為主要分析對象,從森林蟲病害的現狀與危害入手,分析進行森林蟲病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介紹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現狀與危害;重要性;防治措施
森林為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不必可少的環境與生活材料,優良的森林環境可以推動周圍林業的良好發展,滿足人民經濟發展的需求,從而提高國家的經濟水平。而病蟲害作為目前多發的森林問題之一,對于森林的傷害往往是巨大的,一次嚴重的病蟲害,甚至可能導致森林走向不可逆轉的衰亡。為了保護我國的森林生態資源,我們必須合理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通過理論分析與科學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于林分病蟲害的預測和防治。
一、森林病蟲害的現狀與危害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在森林災害防治方面仍采用傳統的人力監控為主。新時期科學技術主要體現在采用紅外設備檢測森林資源,以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而病蟲害防治方面的自動化設備還是一片空白。因而對于病蟲害的監測與預報工作基礎還有些薄弱,往往要等到病蟲害度過潛伏期進入爆發狀態時才能有所發現,防治成本大大提升。為了應對這一問題,部分地區會采用定期噴灑化學農藥的方式來預防病蟲害的出現。但是由于噴灑方式、農藥配比、噴灑頻率的不專業,往往會導致樹體和蟲類產生抗藥性,并通過食物鏈循環,殺傷害蟲天敵,污染整個生態環境。
此外,由于目前檢疫工作還不到位,對于危險性病蟲害的傳播重視不夠,導致各地區間物種的調運檢疫情況嚴重失控。而各地對于森林防治工作的經費又往往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測報、檢疫、防治、交通等各方面的設備都不夠完善,先進的適用于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技術缺乏研究與推廣。也導致森林病蟲害的早期防治率遠遠低于預期水平,只能采用發現一處就集中消滅一處的方法,效率低下。
二、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1.減少難治性蟲害的出現。大部分能夠對森林造成毀滅性打擊的害蟲都具有難治頑固的特點,僅針對楊樹類型而言,就有美國白蛾、楊干象、青楊虎天牛、楊錦紋吉丁蟲、楊枯葉蛾和柳毒蛾等難治性害蟲,且多在幼蟲期造成損失。如楊枯葉蛾和柳毒蛾在幼蟲期時會緊貼著樹皮,體表顏色與樹皮顏色及其相近,多在夜間取食,對于發現、防治都造成了極大的阻礙。但是一旦成蟲培育出第一代幼蟲,浸染會進入害盛期,害蟲對于森林的傷害程度就會大大提升,蟲害猖獗時甚至可以在短期內將整個林木的葉片完全食光,使得林木缺乏光合作用,走向衰亡。因而,必須及時進行防治工作,提高對于害蟲潛伏期的敏感度,爭取早發現,早解決,減少難治性蟲害出現的頻率與威脅程度。
2.減少危險性病蟲害的潛在威脅。就目前所得數據來看,美國白蛾、楊干象、楊白潛葉蛾和楊銀潛葉蛾等多種害蟲先后入侵我國,已經成為了楊樹的主要害蟲之一,不僅危害外來引入的歐美楊,對我國本土的白毛楊同樣可以造成嚴重影響。雖然這些種類的害蟲在被發現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避免了許多不可預估的蟲害爆發。而然這些害蟲的存在,對于我國的森林生態而言,仍是具有毀滅性的潛在威脅,是不可小覷的重要問題。
3.降低因病蟲害而導致損失的風險。目前,全國能夠導致森林災害嚴重成災的的病蟲害數目相比較上世紀80年代已經上漲了約40%,發生病蟲害的風險較以往而言大幅度上升。而由于監測力度不夠,監測效率偏低等原因,一旦森林出現病蟲害問題,往往已經進入了爆發期。嚴重的病蟲災害會從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等方面對地區造成大幅度的影響,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而有效的防治措施則可以提高監測效率,在病蟲害潛伏期時就可以被發現和處理,降低因病蟲害而導致損失的風險。
三、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1.提高設備科技水平、改進防治手段。目前國際上已經開始出現有關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科學設備,而我國目前該方面的研究力度還不高,但也提供了一些針對病蟲害問題的新手段、新方法,如誘蟲燈、噴煙機、引誘機等設備,各地區應該適當引入這些新設備,同時督促相關人員著重攻克科學技術這一方面的難題,研究出更加科學高效的監測控制設備,對森林進行合理的監測,提高早期發現病蟲害的幾率。
2.大力發展生物防治。環境保護時應該充分利用生態環境中相生相克的特點,根據食物鏈合理規劃后,用生物防治代替傳統的化學農藥,針對本地區多發的病蟲害類型選取防治措施。如若本地區的青楊天牛災害多發,則可以引入管氏腫腿蜂;而如果天牛災害多發,則可以人工引入啄木鳥。但需要注意充分考慮環境情況,避免因引入物種而引發新一輪災害的現象出現。
3.加強林木檢疫、嚴防具有威脅性的病蟲。針對目前植物檢疫重視度不夠的問題,各地區需要加強林木的檢疫工作,貫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預防性工作方針,結合《植物檢疫條例》,加強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從根源上減少病蟲災害的種類,進一步增加的可能性與風險。此外,還應該增強人們的法制觀念,普及宣傳森林植物檢疫工作的重要性,讓人們提高對檢疫工作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也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群眾自行購買后引入具有威脅性病蟲的可能性。
4.保證資金充足、提高防治條件。為了彌補目前因經費不足而導致的設備落后,林業部門應該向上級反應,強調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積極爭取足夠的配套資金。并落實“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不僅僅將防治工作看作政府部門的工作,建立多層次、多渠道投入的新機制,將具體的工作分配給森林經營和林權所有者,這也有助于民間資金的籌集,降低林業部門的經費壓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森林在我國生態資源中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國經濟良好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不僅可以為生態平衡提供幫助,也可以對土質進行改善,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因此,社會必須提高對森林生態環境與發展現狀的重視程度,督促相關工作人員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森林環境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控,做好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措施,提高森林資源的整體效益。在發現問題后,要及時制定相應的處置方案,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減少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從而實現我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永彬. 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及對策探析[J]. 科技資訊,2015,(31):111+113.
[2]臧曉英. 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及對策[J]. 現代園藝,2014,(06):76-77.
[3]周海喜. 淺談新時期森林病蟲害現狀及防治對策[J]. 吉林農業,2013,(02):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