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霞+王小鵬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我國的多項新技術與林業育種相結合,使我國林業得到快速發展。本文針對我國一些新技術在林業育種方面的利用做出詳細介紹與分析。
關鍵詞:林業育種;生物技術;轉基因
中圖分類號:S72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63
有效提高林業經濟效益的根基是選擇優良的幼苗種類,只有優良的林業種類不斷發展、繁殖,才能給林業發展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本研究將根據現有的技術和林業產業的現狀,對新技術在林業產業中的應用做出詳細討論與分析。
1 傳統林業育種技術
我國高度重視林業產業的發展,早在20世紀40年代起,國外開始林業產業的傳承改進等工作,并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在林業產業中,林木品種的好壞,間接影響著林業產業發展的好壞。得到優質的林木幼苗需要經過許多年的研討、培育才能將新產品推廣。這不僅需要長期的實驗周期,而且還需投入大批的人力物力,不斷的探求更新的方向,研討更精的技術,才能保證我國林業產業得到長期的發展。
2 新技術在林業育種方面的應用
2.1 標記遺傳在林業育種方面的應用
遺傳是指父一輩的特點經過雜交等辦法將這些特點中的一部分(有好有壞)遺傳給子一代,再有子一代重復上面的過程進行一代一代的遺傳。在林業產業中,研究人員一般需要品格良好,成活率高的樹木幼苗進行種植。但是由于遺傳的不穩定性,不能有效擔保每一株幼苗都可以承繼父一輩的優點,并且對于某一優良品格的遴選常日需要幾代結束遺傳才能找出,異常麻煩。隨著生物技能的不斷發展,科研人員經過過程細胞學及分子標記等技能,將分子標記作為遺傳標記,并經過過程標記是研究人員能快速大略的找到相應的易識別的遺傳特性,從而加快了育種速度,提高了優良率。目前,在林業育種中使用的分子標記技能有很多種,所以在實際應用,應當結合所研究林木的遺傳基因等情況進行合理的遴選和技能的應用。
2.2 組織培養技術在林業育種方面的應用
組織培養技術作為林業育種的重要技術之一,具備培養周期短,基因漸變率高,滋生速度快,對外界情況依附水平低,反復性強等優點。在林業育種中主要應用于精良種類的快速滋生和樹木的幼苗培養方面。通過研討人員的研討中發現,組織培養技術能夠有效的抑制遠緣雜交中存在的胚敗問題。而且組織培養技術造就無核種類方面有著凸起的表現,好比平時吃的無核西瓜,便是經由過程組織培養技術進行三倍體育種得到。組織培養技術除能夠應用于幼苗的培養感化以外,還能夠經由過程該技術完成脫毒苗木的生產,并得到相應的人工種子。因為部門林木要經過量代的無性滋生,這就使這些林木很容易收到病毒的沾染,從而導致林木產生嚴重的病蟲害,進而導致林木的削減和退步,久而久之,我國的林業產業將遭到嚴重的影響。經由過程組織培養技術,就能夠有效的改變這種情況
2.3 航天育種技術在林業育種方面的應用
航天育種產業就是將航天技術與傳統的林業育種技術相結合,普通的說明就是將所要培養的動物的種子,經由過程航天技術將種子送入宇宙空間內,經由過程宇宙空間不同于地球的高能離子輻射、微重力、高真空、交變的磁場等身分,引誘動物種子外部產生基因漸變,從而獲得地球培養進去的種類所不具備的特征,再經由過程人工培養,挑選,找到適合的物種進行滋生。目前,航空育種方法曾經在國內外取得了大批的研究成果,技術絕對成熟。恰是由于航天育種技術的成長,應用物種在宇宙空間中的高漸變率,大大的豐富了物種資本。從航天育種培養產品的安全問題來看,航天育種也不存在由于輻射而導致的迫害問題,因此航天育種產品是安全的可靠的。
2.4 轉基因技術在林業育種中的應用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轉基因食物出如今超市的貨架上。人們對付轉基因食物褒貶不一。目前來講,轉基因技術在林業育種方面重要利用于抗擊蟲害的研討方面,該技術在林業產業上面的利用仍不是非常成熟,比擬于農作物上的利用來講還是有一段間隔的。依據目前對付轉基因技術的研討成果來看,最勝利的例子便是利用轉基因技術對楊樹的抗蟲害育種研討。然而技術是不斷進步的,科研職員也在這方面做出了大批的試驗及研討,在不久的將來,轉基因技術會和其余技術一樣,可以應用于林業育種產業上來。
3 結語
隨著科學的進步,可以通過更新的技術來改良傳統的林業育種,大大的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因為新技術的實行具備“高,精,尖”的嚴格要求,并不能做到像傳統育種技術那樣簡略可實行,這也使得新技術的成長利用帶來一些局限性。因此,科研職員仍有必要進行相應的試驗與研討。
參考文獻
[1]馬和平.生物技術在林木育種中的應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