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軍+申偉鋒
摘 要:隨著社會和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邁入城市圈,給了現代城鎮極大地沖擊,如何合理規劃建筑布置,科學的進行規劃設計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出發,系統的闡述了建筑規劃設計的要點及注意事項,并著重分析了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中建筑節能的設計方法,對新時期城鎮研究與發展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規劃設計;建筑;要點;節能
一、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
城市規劃設計是一門正逐步完善和發展的綜合性學科,是一門在實踐中安排城市發展規劃與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相對關聯的實用性學科,它具有相對獨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決的是城市的面和線問題。建筑設計是在城市規劃的前提下,根據建設任務要求和工程技術條件進行全面設想,并根據其功能具體確定建筑物的空間組合形式和具體尺寸,構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對獨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決的是城市的點和面問題。同時城市規劃設計主要是通過建筑設計、景觀設計來實現的。其中高層建筑的規劃設計是一大重點。
二、高層建筑規劃設計的要點及注意事項
高層建筑是城市發展的“雙刃劍”,它既代表了一種現代化的趨勢,對城市生活質量也有一些負面影響,因此,高層建筑在規劃設計時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張揚其優點,同時,盡量減小其負面影響。
首先,建筑的底部必須與街區的城市環境有適宜的聯系,并與城市的水平尺度比例相當。其設計應該對周圍的現狀建筑予以密切關注。臨近街道的高層建筑部分的尺度確定,主要考慮到街道行人的舒適度,高層建筑主體因為尺度過大,宜向后退,使底層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減少高層建筑對街道的壓迫感,但如果退后尺度不當,高層建筑就變得與街道分離了,并可能變得與其環境失去聯系,還有高層建筑物之間的地面場地不要僅僅作為行車道路,而應該加入更多的街道生活,使環境豐富生動起來。建筑文庫為了保持街道空間及視覺的連續性,高層建筑臨街面應與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應,但每個建筑都必須擁有各自的特點,這樣除了豐富空間外,還可以緩解人的視覺疲勞。位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附近的建筑,應與保護建筑相協調,但不能過多的采用保護建筑的元素。
其次,把握好整體尺度(建筑本身及造型方面)。一個十分均衡勻稱的建筑體,就是要通過理解和運用有數學關系的比例系統并依據實際被感受到的各種條件要求加以調節,營造出一種自然而然的愉悅、和諧的感受的效果。在設計時要注意下面的兩點: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協調。不難看出一個美的高層建筑是裙房、主體和頂部三者相結合的產物。在此基礎上,加入適當的裝飾手法,使建筑造型生動化。三部分的比例關系是高層建筑形象設計的重點。2)高層建筑中立面細部尺度應有層次性。一般都要使各要素的比例與整體的關系相配,以達成令人愉悅的觀感效果。因此很自然的,較低矮而橫向舒展的建筑物,窗戶開間之類的比例必定是寬闊狀為主導,而高層建筑則以修長的因素為主導,設計中綜合細部和整體因素,使整體形象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這一原則使高層建筑產生強烈的統一性和協調性。
最后,規劃設計時應使高層建筑融入城市空間。隨著結構理論和技術的發展,高層建筑結構形式趨于多樣化,高層建筑的表現形式也趨多種多樣,在成為城市風景的同時如何恰當的融入城市空間成為高層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使高層建筑設計趨于完善所追求的一種理念,同時,建筑規劃中的節能設計也是現代工程師應該不斷追求的目標。下面重點闡述一下在規劃設計中如何做到節能高效。
三、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中建筑節能的一些方法
1.整體及外部環境的節能設計
整體及外部環境的節能設計是建筑師從整體綜合設計概念出發, 堅持與能源分析專家、環境專家、設備師和結構師緊密配合, 在建筑規劃和設計時, 充分利用自然環境, 同時創造良好的人工環境, 按照使用要求對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進行調節控制。如根據大范圍的氣候條件影響, 針對建筑自身所處的具體環境氣候特征, 重視利用自然環境創造良好的建筑室內微氣候, 以盡量減少對建筑設備的依賴。提倡建筑節能首先應該重視規劃節能。規劃節能是指在規劃設計當中充分考慮建筑與外部環境的關系, 以節能作為指導規劃設計的主要原則, 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實現從總體上為建筑節能創造先決條件的設計方法。其中, 規劃節能對于居住建筑尤為重要。影響居住區氣候環境及建筑舒適性的最主要的兩個因素是太陽輻射和空氣流動(即風流) 。因此, 通過降低太陽輻射、增強建筑的自然通風效果是規劃節能的主要方向。由此, 建筑朝向、建筑間距以及建筑的相互組合關系將是規劃節能設計的重點。首先, 建筑的主要朝向應迎合當地夏季的主導風向( 我國大部分地區以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布局為宜), 利于自然通風, 提高居住的舒適度。建筑文庫wk.yl1001.com/jz/同時, 南北朝向的建筑物在夏季所受到的太陽輻射也相對東西朝向建筑要少很多, 可以節省夏季空調的用量; 而在冬季時, 建筑受到太陽輻射的情況剛好與夏季相反, 從而節約了建筑保溫所需的能耗。第二, 居住建筑的間距應在滿足當地規劃部門的日照間距要求上適當加大。增加建筑物的間距有利于居住區內的空氣流動----風量增大、風速提高, 從而使建筑物與空氣的熱交換增加, 有效降低建筑物的溫度, 從而降低建筑能耗。這需要規劃師在節約土地與合理的建筑間距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優化節能設計。第三, 居住建筑群的組合應充分考慮整體的節能效果, 以有利于居住區內的自然通風。
2.單體的節能設計
合理的建筑朝向、體形、空間設計。建筑設計朝向對建筑能耗的影響也十分重大。太陽的輻射熱在夏季會增加制冷負荷, 在冬季則能降低采暖負荷。朝向選擇時應從當地氣象條件, 地理環境, 建筑用地等全面考慮, 從節約用地的前提出發, 優先采用本地區的最佳或接近最佳朝向, 滿足冬季能爭取較多的日照, 夏季避免過多的得熱, 還應有利于自然通風, 從長期實踐經驗來看, 南向是我國各地區較為適宜的建筑朝向, 但在建筑設計時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 不可能都采用南向, 就應因地制宜合理確定建筑朝向, 以滿足節能與舒適的要求。
建筑體形系數是節能建筑設計特別要重視的問題。體形系數就是指建筑物的外表面積與外表面積所包圍的體積之比。建筑體形的變化, 直接影響建筑采暖空調的能耗大小, 因此, 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 須權衡利弊, 合理確定建筑造型, 凹凸面不要過多, 盡可能減少建筑的外圍護面積, 避免體形變化過多而使體形系數增大, 應將體形系數定在一個標準規定的范圍內, 以減少建筑能耗。
合理的空間設計是在充分滿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對建筑空間進行合理的分隔, 以改善室內保溫、通風、采光等微氣候條件, 達到節能的目的。合理的空間設計要從平面和剖面兩方面考慮。平面設計盡可能按有利于空氣的貫穿進行考慮; 剖面設計可在大進深的建筑物中部設置若干貫穿的垂直空間, 此空間高于建筑物屋面, 并設置相應數量的出風口。
四、結語
建筑規劃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全方位的、綜合性的系統工程, 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設計師應在設計中多研究、多嘗試、多積累、多總結, 在有限的條件下將建筑規劃設計與藝術和技術更好地結合, 使建筑設計的各個方面都能體現節能的原則, 努力創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現代建筑和多效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