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主要結合山東省濟南市冬季取暖實際情況,重點分析溫度變化對于取暖的影響,研究能源消費與溫度之間的關系,達到科學取暖,降低能源消耗、保護環境目的。
關鍵詞:濟南;氣象條件;冬季取暖;降溫耗能
中圖分類號:P46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95
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當前我國北方城市鍋爐集中,供暖面積逐年增加,但供暖管理落后,高耗能不但造成資源浪費,還加劇了城市大氣污染。濟南位于山東省中西部,冬季寒冷,固定取暖期為11月15日—次年3月15日。本文主要結合濟南1952—2010年的氣溫觀測數據資料,從氣象條件方面對取暖節能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為科學取暖提供重要指導依據。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通過計算1952—2010年濟南市取暖指標,結合《取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民用以及工業建筑選取的室外臨界溫度是5℃,本文取暖選取的室外溫度為5℃。在對取暖期的初日與終日進行確定的時候,使用≥5d的滑動平均法。度日法可以表征取暖強度,反映取暖期能源消耗高低,分成取暖度日和降溫度日。本文使用入冬與入夏的閾值溫度,將 10℃當成取暖度日的基礎溫度,將22℃當成降溫度日基礎溫度。年取暖度日總值是1a內,某日日平均溫度<10℃的溫度數據與1d相乘的乘積累加值;而年降溫度日總值是1a內,某日日平均溫度>22℃的度數與1d進行相乘的乘積累加值。將仿效CCSM3模式的全球A1B情景當成模擬區域氣候模式RegCM3對濟南2010—2039年的氣溫進行模擬,訂正近年氣溫差值系統性誤差,獲取氣溫預估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取暖期平均溫度變化趨勢
近59a濟南取暖期平均氣溫整體呈上升變化趨勢(圖1),氣候傾向率為0.25℃/10a,氣候趨勢相關系數0.374,達到0.05顯著性檢驗水平。20世紀50年代起20世紀末處于波動上升趨勢,20世紀70年代初和20世紀80年代初為2個低值期,1997年至21世紀初趨于波動下降,2005年為-0.4℃,為歷史第2低值。這與濟南冬季氣溫階段性變化表現一致。取暖期年平均氣溫1.7℃;最低值出現在1969年,為-0.6℃,最高值4.3℃(1999年)。
圖1 濟南取暖期平均氣溫變化趨勢
2.2 取暖期初終日年際變化
近59a濟南取暖期初日略呈延遲趨勢(圖2),最早出現于1981年11月6日,最晚2010年12月12日,相差36d,年平均為11月13日。取暖期終日呈提前趨勢,平均每10a提前1.32d,通過0.10顯著性水平檢驗。取暖期終日最早出現于1961年2月20日,最晚1991年4月2日,相差42d,年平均為3月15 日。
圖2 濟南取暖期初終日年際變化
2.3 取暖指標年代際變化
濟南取暖指標年代際變化分析可知,1952—1960年平均取暖期初日11月19日,20世紀60—80年代延遲7~8d,20世紀90年代為11月30日,延遲11d,2001—2010年最晚為12月2日,較1952—1960年推遲13d。
2.4 取暖與降溫度日的年際變化
1952—2010年濟南取暖度日呈減少趨勢,其中1952—1980年取暖度日整體變化趨勢不明顯,1981—2010年取暖度日以>50℃·d/10a的趨勢顯著減少。近59a濟南取暖度日中,21世紀初取暖度日較20世紀60年代減少23%。濟南降溫度日59a呈現增加趨勢,降溫度日以10℃·d /10a的趨勢增加,21世紀初較20世紀60年代降溫度日增加6%。1952—2010年,濟南取暖以及降溫總度日以高于45℃·d/10a的線性趨勢弱顯著減少。21世紀初取暖及降溫總度日與20世紀60年代相比較,下降11%。
2.5 取暖和降溫度日未來年際變化
通過分析2010—2039年濟南取暖度日年際變化可知,氣候模式預估的取暖度日呈逐漸減少的變化趨勢,氣候傾向率為-48.2℃·d/10a,未來近30a氣候模式預估的濟南降溫度日主要呈逐漸增加趨勢,氣候傾向率為61.4℃·d/10a,濟南取暖與降溫總度日在未來近30a變化趨勢不明顯。取暖及降溫度日未來年際變化幅度接近,未來溫度變化對于濟南居住的建筑耗能正負影響將會互相消除。
3 研究結果與優化建議討論
1952—2010年濟南采暖期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采暖期初日呈推后趨勢,終日顯著提前,采暖期天數、采暖期度日數趨于顯著減小。1952—2010年濟南取暖度日趨于略逐漸減少,濟南取暖同降溫度日年際變化與同期氣溫變化密切相關。
2010—2039年氣候模式預估的濟南取暖度日將以48.2℃·d/10a的趨勢顯著減少,降溫度日將以61.4℃·d /10a趨勢顯著增加;取暖和降溫度日變化幅度接近,未來氣溫變化對于濟南居住建筑耗能正負影響基本相抵消。
優化建議:依據多年平均溫度逐漸升高的具體狀況,對取暖期的初、終日時間進行合理安排;要對供暖能力及運行規范進行調整,實現城鎮集中供熱,提升供暖的效率,盡量減少能耗,降低廢氣的排放量,改善大氣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喜倉,白美蘭,楊晶,等.氣候變暖對呼和浩特地區采暖期能源消耗的影響[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0,6(01).
[2]黃鳳茹.錫林浩特市冬季采暖期氣溫變化特征與節能效應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22).
作者簡介:李娟(1975-),女,山東省濟南市人,本科,從事氣象服務與應用氣象工作。